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神经元微环境及其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元是脑内信息处理的主要部位,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迁移与定位、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联系、神经突起的生长与回缩、突触的可塑性变化及产生神经冲动等诸多正常神经活动均发生在特定的微环境内。神经元微环境的特性因神经元自身机能、代谢的不同而不同;反之,神经元微环境的特性又决定神经元机能、代谢乃至形态结构的变化,严重的微环境异常可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因此,探讨神经元微环境改变的规律,有望阐明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为脑缺血性损伤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树鼩血栓性脑缺血时海马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微环境相互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光化学反应诱导树鼩血栓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单泵等速微灌流系统及荧光分光法检测脑缺血后4、24及72h海马细胞外液异硫氰基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luorescein thiocarbamoyl dextrans,FITC-D)含量及血浆FITC-D的清除率(Clearancerate of FITC-D,Cf),Cf的高低反映海马BBB的通透性。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海马灌流液的氨基酸递质水平,并观察缺血海马微血管超微结构。结果树嗣血栓性脑缺血后4h海马BBB通透性开始升高,缺血24h最为明显,Cf=(0.526±0.130)/μl(P〈0.01),72h通透性有所恢复。脑缺血后24h海马细胞外Glu及GABA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5.71±0.39)μmol·L^-1和(3.81±0.14)μmol·L^-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马微血管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星形胶质细胞肿胀,毛细血管周围水肿形成。结论脑缺血可导致海马BBB通透性增高,而海马微环境紊乱对BBB通透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每年的马拉松赛事都会吸引人们的眼球,不少人把参加乐跑、半马、全马作为显示自己身体健康的一项体育活动。不过在跑马拉松前还是听一听专家指点,如果出现状况,知道如何处理。关节疼痛难忍跑马拉松时,如果姿势不对,脚掌直接垂直蹬地,膝盖就会直接承受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关节受到冲击;如果身体重心不稳、踩空或绊倒,都会扭伤踝关节。应对技巧:跑前学习正确的跑步姿势。伤后适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树鼩局部脑缺血后4h、24h、72h缺血侧与缺血后24h对侧海马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神经元微环境的变化,探讨脑缺血时海马BBB损害与缺血微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为阐明缺血条件下海马神经元继发性损伤的可能机制提供新依据.方法建立光化学透导树购皮层脑缺血模型,使异硫氰基荧光素匍糖(分子量70KDalton,FITC-D-70K)作示踪剂检测BBB通透性,利用单泵等量微灌流系统(SPPPPS)借助人工脑脊液(ACSF)对缺血后不同时点海马神经元微环境进行微灌流,留取灌流液同时采集血浆标本.利用离子分析仪及血气分析仪分别检测灌流离分子和血气参数;  相似文献   
6.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救治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EMSS)是把急救医疗措施及时送到危重患者身边,送到发病和事故现场。探讨EMSS在救治严重多发伤中的效果。方法对9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诊手术及重症监护治疗的EMSS一体化救治。结果96例患者中,存活77例,占80.21%,死亡19例,占19.79%。结论严重多发伤的患者应用EMSS一体化救治,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唐代彬 《中原医刊》2011,(14):16-17
目的探讨抗生素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疗效。方法分析23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应用抗生素与饮酒的关系及临床表现,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干预并辅以GICK液、补液扩容等治疗的疗效。结果本组23例患者中15例在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后10~30min内症状缓解,其余8例在使用GICK液辅助治疗过程中(30—180min)恢复。结论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双硫仑样反应显效快,笔者认为有研究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观察一种长效消毒剂对急诊科抢救区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观察长效消毒剂对急诊科抢救区高频接触物体消毒效果的持续时间,并和医院常用的含氯消毒剂做效果对比。结果 长效消毒剂和含氯消毒剂两组物体表面在消毒前的菌落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使用长效消毒剂消毒后和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分别与各自消毒前的菌落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长效消毒剂在消毒后不同时间点的采样结果与含氯消毒剂消毒2 h后比较,其菌落数差异大多有显著意义(P<0.05)。通过使用长效消毒剂对急诊科抢救区的物体表面一次消毒后,其消毒时效可以持续长达两个月,物体表面菌落数均≤5 cfu/cm2,且无致病菌检出。结论 长效消毒剂消毒效果持续时间优于含氯消毒剂,长效消毒剂对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显著且可持续2个月之久,无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且使用过程比较简单,直接喷涂即可。在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作用突出,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物体表面消毒试剂。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