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笔者于87年、89年先后用左下腹壁筋膜皮瓣逆行、顺行转位修复腹壁缺损各一例,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男,10个月,因右上腹壁海绵状血管瘤于87年3月住院。局部有10×5cm 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31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并与早期或同期和研究组条件一致、损伤程度相当的未进行此治疗的23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采用MP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的速度和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MP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ASCI,对于抑制继发性脊髓损伤的发生、发展以及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治疗ASCI有确实疗效。  相似文献   
3.
影响人股骨的力学性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应变电测技术,对扭转载荷下人体股骨的力学性质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讨论了股骨的选材,几何结构形态,表观密度对股骨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这些数据为医学上骨折愈合,关节替换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交锁加压髓内钉固定股骨骨折的生物力学试验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院研制的新型交锁加压髓内钉能广泛应用于股骨干稳定与不稳定骨折,且具有动力稳定性。本生物力学试验采用七具男新鲜湿润尸体股骨,使用新型交锁加压髓内钉固定,与国外GK钉比较,并与国内广泛采用的梅花钉比较。结果表明其极限承载能力、强度、刚度均高于GK钉与梅花钉。三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新型交锁加压髓内钉经临床应用三十余例证明疗效显著,无生物应力遮挡作用,且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组合式骨牵引(CTBT)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对跟骨骨折固定的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6具新鲜跟骨骨折模型,对其进行组合式骨牵引固定,并作应力分析,并对组合式骨牵引支架进行强刚度测定。结果组合式骨牵引治疗跟骨骨折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均满足生物力学的性能要求,达到并超过正常足承载能力(P〈0.05)。组合式骨牵引支架的强、刚度和承载能力完全能够满足正常足的要求,创伤小,安全可靠。结论组合式骨牵引治疗跟骨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原理,不但强、刚度高,承载能力大,而且固定坚强,贴合,稳定性好,是目前治疗跟骨骨折理想的外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6.
近阅贵刊1981年第二期98页“阑尾切除术残端处理的改进”一文后,不胜受益。经典的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术式不单间或发生轻重不一的肠粘连,而且偶有甚者出现肠瘘。在胃大切并幽门窦旷置术处理十二指肠残端的启发下,我们采用尽贴阑尾基底分离贯扎阑尾系膜,在贯扎线上1~1.5cm处剪断系膜,在距根部0.5cm处将阑尾向下锥型环切透浆肌层,于浆肌层与粘膜下层间向下轻度剥离,用1—0丝线尽靠基底结扎或贯扎粘膜,在其上0.2cm处断离阑尾,常规消毒,借lembert氏法用1号丝线间断地上下缝合阑尾浆肌层3~4针,打结使残端内翻,并将阑尾系膜残端复盖其上再打结,消灭创面。多年来,我们用这种锥型切除阑尾、Lembert氏  相似文献   
7.
后路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器(Cage)融合和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对27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全椎板减压、Cage加节段性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所有患者都获得了椎体间完全融合。术后1年及最终随访时JOA评分恢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发症有脑脊液漏1例,1例足趾背伸功能减弱。结论后路椎管减压、Cage加节段性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可增强稳定性,提高疗效。熟练掌握该项技术,可减少或避免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非平行不相交两枚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非平行不相交两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 8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 ,采用两枚空心加压螺钉以非平行不相交的空间分布方式行内固定治疗。对治疗后股骨颈骨折愈合率、股骨头坏死率及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平均随访 3年 2个月 ,股骨颈骨折愈合率为 93 3% ,股骨头坏死率为 4 8%。髋关节功能评价为优 4 8例 ,良 30例 ,可 5例 ,差 6例 ,优良率为 87 6 %。结论 闭合复位 ,非平行不相交两枚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操作容易、创伤小、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骨折愈合率高、髋关节功能恢复理想 ,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颅骨弓牵引钻孔导向同步器吴维才,王明才,刘维霞颅骨牵引弓广泛应用治疗颈椎不稳定性损伤。在牵引过程中常出现牵引弓脱钩的严重问题。为此我们自行研制了一种颅骨弓牵引钻孔同步器,应用于临床35例,效果良好。原理与构造除把颅骨牵引弓的牵引钧换成长度短3...  相似文献   
10.
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除用点式接触加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或者用外固定架外,用的最多的是交锁髓内钉,此类内固定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的病例还不是个别.对比之下,现在仍感觉到Ender氏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许多好处和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