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吴秋莲 《护理学杂志》2006,21(13):47-48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18例抑郁症患者和19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脑血流灌注显像,抑郁症者加做乙酰唑胺负荷试验.显像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显像和负荷试验中密切配合,注意观察乙酰唑胺的不良反应.结果健康体检者显像正常,抑郁症患者中13例阳性.结论高质量的护理配合对于安全和有效地开展抑郁症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和乙酰唑胺负荷试验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7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30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健康教育1年后比较2组血糖控制率、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患者满意度和自我管理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和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自我管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8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例)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联合一般护理,观察组(n=44例)在对照组治疗和一般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依从性及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按时服药、运动锻炼、饮食控制、戒除烟酒率、控制体重和血糖达标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DR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病毒性心肌炎进行门控^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显像。结果 门控^99mTc-MIBI心肌显像异常者28例.占心肌炎患者的74%(28/38)。其中放射性分布Ⅱ度(明显放射性分布稀疏区)24例,占86%;Ⅲ度放射性分布缺损区4例.占14%。病灶呈Ⅰ型单灶性损害3例.占11%;Ⅱ型多灶性损害21例,占75%;Ⅲ型大面积损害4例.占16%。结论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能较直观地表现病变心肌的部位、形态、范围和程度,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提供较为敏感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DXA测量正位腰椎、股骨局部脂肪含量评估腹部、髋部和全身脂肪含量的可行性。方法成年受试者共833例,其中男性203人,女性630人。所有受试者分为两组:回归方程组和验证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所有受试者全身、腹部Android区域(A区)、髋部Gynoid区域(G区)、正位腰椎(L1~L4)和双侧股骨的脂肪体重百分比(%fat)。回归方程组受试者按性别分组,分析正位腰椎和双侧股骨%fat与A区、G区和全身%fat的相关性,并建立局部%fat与A区、G区和全身%fat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验证组受试者实际测量值用来验证回归方程的准确性。结果①男、女性正位腰椎和双侧股骨的%fat与A区%fat、G区%fat和TBF%之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r=0.72~0.94,P〈0.001)。②腰椎、股骨、年龄和BMI的共同作用对全身%fat的预测贡献最大(男性R^2=0.88,女性R^2=0.84)。③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从正位腰椎、股骨局部%fat得到的男、女性A区%fat、G区%fat和TBF%的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r=0.72~0.96,P〈0.001)。结论可以根据DXA腰椎和股骨局部脂肪测量评估腹部、髋部和全身的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及正常人血清饥饿素和瘦素水平,并探讨它们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46例未接受治疗甲亢患者(甲亢A组)、15例131I治疗有效的甲亢患者(甲亢B组)、21例甲减患者和1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饥饿素及瘦素水平,同时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 (1)甲亢A组的血清饥饿素水平明显低于甲亢B组(t=3.21,P<0.01)、甲减组(t=3.02,P<0.01)和正常对照组(t=3.39,P<0.01);甲亢B组、甲减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血清饥饿素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2)甲亢A组血清瘦素水平与甲亢B组、甲减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甲亢B组、甲减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血清瘦素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3)血清饥饿素水平与血清兀FT3(r=-0.29,P<0.05)和FT4(r=-0.26,P<0.05)呈负相关,与TSH呈正相关(r=0.36,P<0.05);血清瘦素水平与血清FT3、FT4和TSH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血清饥饿素水平在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不同,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而血清瘦素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双侧股骨近端相应部位骨矿密度的差异性,探讨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量双侧股骨近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1-11/2005-12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骨密度测量的广州地区受试者1055例(女性组789例、男性组266例)。①所有受试者进行了双侧股骨近端(股骨颈、股骨转子区、股骨颈上部和整体髋关节)双能X射线吸收法骨密度测量,比较双侧股骨近端骨密度。②从受试者中筛选出绝经后妇女500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制定的方案,依据双侧股骨近端各测量部位的最低T值进行诊断,比较双侧股骨近端骨密度测量结果在诊断水平上可造成的差异。③从受试者中随机选取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21~72岁,平均42.1岁)同时进行了两次骨密度测量,计算各测量部位的精密度和最小显著变化值。结果:①女性组和男性组双侧股骨近端各测量部位骨密度值呈高度正相关(r=0.88~0.97,P<0.001)。男性组各部位骨密度值双侧差异均不显著;女性组中整体髋关节的骨密度值存在较小的但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骨密度差值=0.030g/cm2,t=2.387,P=0.017),右侧高于左侧。②在500例绝经后妇女中,左右侧股骨近端结果一致者83.2%(416/500),84例(16.8%)双侧测量结果可产生不一致的诊断。经精密度校正后7.0%(35/500)双侧测量结果可产生不一致的诊断。③股骨近端不同部位的单侧测量精密度在0.7%~2.2%,而相应部位的双侧测量精密度在0.6%~1.2%。双侧测量精密度比单侧测量提高20%~45%。结论:①广州地区女性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值存在较小的但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②双侧测量精密度比单侧测量提高,有助于监测骨矿物质密度变化。③有部分的个体双侧测量会改变单侧测量的诊断结果,单侧测量存在有漏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后骨质疏松症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 20例肾移植后受者进行骨密度测量,同时捡测其血清骨代谢指标,如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甲状旁腺素和25经维生素D。结果 35%(7例)存在骨质疏松症,其成骨细胞活性和破骨细胞活性均增高,但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维生素D代谢异常。结论 高质量的护理配合对肾移植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甲亢患者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测量结果分析,并探讨DXA骨密度测量的护理对策。方法72例未接受治疗的甲亢患者进行了DXA骨密度测量,测量部位为全身、正位腰椎及双侧股骨上端。结果在72例甲亢患者中,骨矿含量异常者69.4%(50/72),其中骨量减少者38.9%(28/72),骨质疏松者30.6%(22/72)。结论高质量的DXA骨密度测量的护理配合对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早期发现、防治及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酰唑胺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的护理措施.方法制定和实施乙酰唑胺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的护理措施.结果提高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乙酰唑胺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中的护理是关键性的护理措施.结论高质量的护理对于安全和有效地开展乙酰唑胺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