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年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和苍白球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和了解成年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和苍白球在脑中的立体形态和相互关系 .方法 在大鼠脑的连续冠状切片 Nissl染色的基础上通过 Onyx2超级图形工作站应用计算机图形技术进行了三维重建 .结果 边缘区位于尾壳核和苍白球之间 ;尾壳核的立体形态呈近似的内凹半球形 ,从嘴侧到尾侧随着脑平面的增宽尾壳核逐渐向外侧 (即靠近外轮廓的方向 )移位 ,体积为 (37.77± 9) m m3,最大嘴尾径为 6 .2mm;最大背腹径为 4.9m m;最大内外径为 3.5 2 9mm.苍白球呈块形 ,位于尾壳核的内侧 ,除内侧外其他三个方向均被尾壳核包绕 ,体积为 (4.0 5± 0 .0 6 ) mm3,最大嘴尾径为 4.41mm,最大背腹径为 2 .6 45 mm ,最大内外径为 1.5 44 m m.边缘区呈现一个片状扇形结构 ,体积为 (0 .48± 0 .0 2 ) mm3,最大嘴尾径为 1.6 m m,最大背腹径为 2 .15 8m m,最大内外径为0 .17mm;同尾壳核和苍白球一样从嘴侧到尾侧随着脑平面的增宽边缘区亦逐渐向外侧 (即靠近外轮廓的方向 )移位 ,其移位的幅度亦明显大于脑平面增宽的幅度 ;整个边缘区从嘴侧到尾侧呈均匀变化 ,其片状逐渐变宽 ,长度 (背腹径 )逐渐变小 ,从而形成一个盘状结构 .结论 建立了大鼠脑纹状体、边缘区和苍白球的三维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传播性。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受治者大多为感染HIV、HCV及梅毒的高危群体,免疫力低下,存在较高的新冠感染风险。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沙酮门诊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组织管理、人员管理、物资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的疫情防控方案,避免发生医患纠纷及感染事件,保证受治者就诊需求和医患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障疫情期间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工作稳健有效运行。本文可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在应对新冠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X线片的选择为了获得满意的复制照片、幻灯片和投影片,应该注意所用的X线片是不过期限、不发霉的。已有静电感应和药膜溶解的片子不宜复制。也不要用有明显划痕和污染斑痕的X线片来拍摄。放射科在给病人拍摄X线片时要求准确地曝光,要求病人的投照部位正确,要求病人稳  相似文献   
4.
<正> 纹状体边缘区是纹状体尾侧边缘内一薄层由梭形细胞组成的结构,梭形细胞的长轴呈背腹方向排列,该区富含P物质、神经降压素等多种阳性纤维和终末.我们注射秋水仙素到成年大鼠的侧脑室以阻断轴浆转运,2天后灌注固定,作神经紧张素、P物质、谷氨酸脱羧酶、胆囊收缩素、脑啡肽等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梭形细胞所含的神经递质.结果发现在边缘区内存在中等大的神经降压素反应阳性梭形细胞,呈中度染色,两端突起指向背腹方向,个别大的多极细胞染色很深.边缘区内也存在中等大P物质反应阳性梭形细胞,并伸出长突起呈背腹走向,腹侧纤维指向杏仁核.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大鼠纹状体内的神经活性物质与边缘系统重要结构杏仁核和终纹床核内相应神经活性物质之间的关系。对大鼠脑的连续冠状切片进行了 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亮氨酸 -脑啡肽、胆囊收缩素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等的免疫细胞化学反应 ( ABC法 )。结果证明 :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胆囊收缩素在纹状体中主要分布在边缘区 ;亮氨酸 -脑啡肽主要分布在苍白球 ,其次分布在边缘区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则主要分布在尾壳核和边缘区。上述神经活性物质同时也集中分布在杏仁核和终纹床核 ,而且边缘区内的这些神经活性物质与杏仁核和终纹床核内的相同物质存在着纤维联系。本研究结果说明 :边缘区与边缘系统之间存在着神经化学的相互关系 ,边缘区可能属于边缘系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大鼠纹状体内分布的生后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鼠纹状体内的钙离子基因相关肽(CGRP)在纹状体和苍白球内分布的生后发育变化。方法:对出生后1天至1年的大鼠脑行冠状组织切片,尔后进行CGRP的ABC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CGRP在纹状体的近尾侧部主要分布在纹状体的边缘区,为大量的密度很高的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在纹状体的远尾侧部几乎遍布整个尾壳核,但以其外侧缘和腹侧为多,在尾壳核的外侧部形成一条浓密的阳性纤维带。苍白球内可见少量的CGRP免疫反应纤维存在,多靠近苍白球的内侧缘。CGRP在纹状体内分布的生后发育特征为:P01时边缘区有少量阳性纤维分布,P05时形成带状纤维分布,P10时尾壳核腹外侧部有阳性纤维分布,P30以后同成年。结论:CGRP在纹状体和苍白球内具有独特的分布特征和生后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家庭无创通气并家庭氧疗的疗效.方法 将25例COPD稳定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2例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每日治疗4~8 h,治疗间期给予低流量吸氧,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加上低流量吸氧总时间15 h以上.对照组13例给予长期家庭氧疗,每日低流量吸氧15 h以上.结果 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min行走距离、FEV1%、FEV1/FVC、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分别为(230.2±15.8)m、(42.2±9.6)%、38.0±3.4、(69.1±2.7)分,与对照组的(217.4±8.3)m、(38.1±8.7)%、35.3±2.4、(71.8±2.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值、Pa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无创通气并家庭氧疗是治疗COPD稳定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积极和有效的治疗措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鼠P物质在纹状体和苍白球的生后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鼠纹状体和苍白球内的P物质(SP)分布的生后发育变化。方法:对大鼠脑进行连续冠状组织切片,尔后进行P物质的ABC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正常成年大鼠SP主要分布在纹状体的中部和尾部,其中以边缘区的含量最高,主要为免疫阳性纤维,呈背腹方向走行,在背侧与丘脑终纹的SP纤维发生联系,而在腹侧与杏仁核的SP纤维发生联系;同时在苍白球的内侧缘和尾壳核的近尾侧的背外侧亦有少量的SP阳性纤维呈背腹方向分布。大鼠P物质在纹状体内分布的生后发育变化为:P01时其阳性纤维仅在纹状体的边缘区分布,P10时在苍白球的内侧缘开始有阳性纤维带,P30时尾壳核的背侧出现阳性纤维分布,P60以后同成年。结论:P物质非均匀性地分布在纹状体和苍白球内,纹状体和苍白球内P物质的生后发育与其他神经递质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阑尾血吸虫病并继发产酸克雷伯菌感染致阑尾脓肿临床罕见,且该类疾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右髂窝腹膜后肿瘤或附件肿块,手术后病理报告是诊断的关键。本文报道1例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阑尾血吸虫病并继发产酸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该患者早期被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个月后因阑尾脓肿再次入院,后依据手术病理结果最终明确为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阑尾血吸虫病并继发产酸克雷伯菌感染形成阑尾脓肿。期望通过分享,提高临床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大鼠纹状体P物质的分布及其与脑内其他重要结构如基底神经节和边缘系统内P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 对大鼠脑进行连续冠状和矢状组织切片,尔后进行ABC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冠状切面上大鼠纹状体内SP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纹状体的边缘区内,主为为背腹走向的阳性纤维,苍白球的内侧绷亦有一条呈背腹走向的SP免疫阳性纤维带。杏仁枋的SP免疫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杰仁中央核和杏仁内侧核;其中可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