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拇外翻是一种复杂的畸形,尚无治疗金标准,截骨治疗目前得到推崇,但并发症较多,能否进行不截骨矫正拇外翻是作者所在课题组进行的一项新尝试。目的:探讨Endobutton钢板悬吊固定治疗拇外翻畸形的效果。方法:2013年4月至2018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骨科采用Endobutton钢板悬吊固定治疗拇外翻26足,不截骨。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术前、术后测量拇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角,术后12个月评估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均获满意随访,随访周期8-38个月;②术后患者拇外翻角[(14.15±3.60)°vs.(28.95±4.12)°,P<0.01]及第1,2跖骨间角均显著小于术前[(7.88±0.90)°vs.(15.82±1.81)°,P<0.01]:③术后12个月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为(89.15±7.81)分,显著高于术前(62.08±7.10)分(P<0.01);④提示Endobutton钢板悬吊固定第1,2跖骨间是治疗拇外翻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球囊扩张及椎体支柱块椎体成形术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月~2009年6月,我们通过球囊扩张骨水泥灌注及椎体支柱块椎体成形术的对比研究,探讨老年胸腰椎骨折更为有效安全的术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GSS-Ⅱ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腰椎骨折在创伤骨折中约占3%~5%,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损伤。自2001年6月~2003年6月采用国产GSS-Ⅱ型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26例,术中采用横突间、小关节突植骨,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不佳25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接受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选择关节面复位不佳者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7例,年龄21~63(平均42)岁。按照Schatzker分型[1],Ⅱ型骨折11例,Ⅲ型6例,Ⅳ型2例,Ⅴ型2例,Ⅵ型4例。1.2方法本组主要通过X线片,特别是正位X线片对关节面复位效果进行分析。在本组骨折中除2例Ⅳ型骨折外,复位差的部位主要是胫骨平台外侧关节面。因胫骨上端的后外侧有腓骨头的阻挡,所以给外侧胫骨平台的复位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胫骨平台外后部的复位。2结果2.1移位的骨折块本身有压缩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并对30例患者术后应用国际通用疼痛目测分级评分法(VAS)进行评分,观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中,缓解明显29例,缓解不明显2例。术后2例患者骨水泥渗漏但没有表现任何不适。术后1个月VAS评分为0~2.20分,平均2.0分。术后未发生神经根、脊髓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维持椎体稳定性,足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肱骨髁间骨折手术入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髁间骨折是创伤骨科中难治疗的关节内骨折之一。随着骨折治疗理论、技术的提高、手术器械及内固定物的发展,多数学者认为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宜选择手术治疗,最大程序地恢复肘关节功能。手术时应充分暴露肱骨远端,力求解剖复位及坚强固定。手术入路的选择明显影响手术的成功及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现多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但对于哪种入路是最佳选择仍存争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单胫骨隧道联合免打结锚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纳入12例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7~71岁,平均(44.8±14.3)岁。8例为摔伤、2例为交通事故、2例为运动伤。依据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9例、Ⅲ型3例,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2例、合并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镜下通过2根Orthocord缝线复位骨折块,在胫骨结节内侧通过单胫骨隧道拧入可吸收免打结锚钉收紧缝线,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术后应用X线及CT评价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应用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应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伤口感染、关节腔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12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2.6±4.9)个月。术后及随访期间患者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膝关节无伸屈功能受限。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IKDC评分由术前的(39.17±3.56)分改善为(90.33±1.61)分,Lysholm关节评分由术前的(42.92±1.96)分改善为(93.08±1.88)分(均P<0.01)。结论 关节镜下单胫骨隧道应用Orthocord缝线结合可吸收免打结锚钉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无金属内置物等优点,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颈椎薄层断层标本的制作,对颈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更直观更精细的了解,用于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正常颈椎进行生物塑化标本制作,经硬化处理的标本与塑化剂固化为一体,将其固定于钻石切割仪上,分别按水平面和冠状面以钻石锯线切割,并与CT,MRI进行相应对比。与邻近的椎动脉和颈神经的位置关系,选择对应平面的MRI断面图像对照分析。结果颈椎薄层断面清晰显示颈椎周围结构,与MRI比较,塑化颈椎标本更清晰,更直观。结论横断薄层断面上较好地显示了正常解剖结构及其毗邻关系,为临床提供了完整、连续的薄层断面解剖学资料,对病变的诊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经皮椎弓根操作C臂X线机下的引导方法。方法制作一金属网格座标,固定在术野皮肤上,在X线正位透视下,显示椎弓根在座标内的位置,快速准确地进行经皮椎弓根内操作。结果应用网格座标后,手术取得预期效果。结论此金属网格座标,在经皮椎弓根操作中,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照射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经皮椎弓根操作C臂X线机下的引导方法。方法制作一金属网格座标,固定在术野皮肤上,在X线正位透视下,显示椎弓根在座标内的位置,快速准确地进行经皮椎弓根内操作。结果应用网格座标后,手术取得预期效果。结论此金属网格座标,在经皮椎弓根操作中,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照射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