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药品快检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谭道春  吕卉 《中国药事》2007,21(6):399-400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由于基层群众医药基础知识欠缺,医疗和用药水平偏低,使得假劣药品在基层出现的频率较高。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制假水平的不断提高,假劣药品在基层呈现出范围广、流通快、制售手段和形式多变的趋势,给基层稽查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2年编写并下发了《药品快速鉴别手册》。  相似文献   
2.
<正> 高黄疸系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严重症状之一,为此,我们从1989~1990年试用大黄赤芍汤治疗高黄疸病毒性肝炎取得明显疗效,现将疗效总结如下。 1 病例选择病例选自符合198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诊断标准,胆红素定量>171μmol/L(相当于10mg)或黄疸持续3周以上不退者。男36例,女54例。年龄14~61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平均年龄37.5岁。胆汁瘀积型21例,  相似文献   
3.
张惠芸  吕卉  宋修光  韩少磊 《新医学》2002,33(6):337-338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NF-α)的抗纤维化作用。方法:应用IFN-α1b治疗中度,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及早期肝硬化116例,每次3MU,肌内注射,隔日1次,疗程6个月。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部分慢乙肝病人分别于治疗前(37例)及后12个月(19例)地肝穿刺活检,常规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测炎性分度,网状纤维染色测定肝纤维化的分级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LN,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治疗前患的血清透明质酸,LN,Ⅳ型胶原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的程度一致,治疗后所有病例血清透明质酸,LN,Ⅳ型胶原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直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LN,Ⅳ型胶原的表达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IFN-α1b慢乙肝可明显抑制纤维的生成与沉积,具有减轻或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不同治疗效果组其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变化。方法:2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48周,据治疗结束和随访24周病毒学的结果分为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组和非SVR组。应用两步法对治疗前后肝组织中α-SMA及TIMP-1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其结果采用BI-2000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SVR组,治疗后肝组织中的α-SMA及TIMP-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在非SVR组,治疗后α-SMA及TIMP-1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SVR组和非SVR组之间,α-SMA及TIMP-1表达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以通过降低α-SMA及TIMP-1的表达而具有抗纤维化的作用。获得SVR者其肝纤维化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二氧化锆修复体在修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材料不同分为采用进口二氧化锆修复体的观察组和采用镍铬合金修复体的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的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含量、咀嚼功能。结果二氧化锆组患者龈沟液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含量低于镍铬合金组(P0.05),二氧化锆组患者的咬合力及咀嚼效率均高于镍铬合金组(P0.05)。结论二氧化锆修复体在牙周健康、咀嚼功能方面整体疗效优于金属修复体,是口腔修复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患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 年 6月至2009年3月在沈阳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需行全冠修复的患者38例(患牙52颗),采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患牙。于修复前及修复后1年行牙周状况检查。分别取患牙修复前、后的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进行GCF量测定,并对GCF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修复体边缘的深度符合临床要求,修复后患牙的牙周指标(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GCF量、GCF内TNF-α及IL-6含量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1年内对患牙牙周组织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常见病,约占腰腿痛病人总数的5%,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笔者自1998年采用椎间融合器(TFC)与RF系统治疗本症3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应用干扰素αlb(IFNα1b)对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检测血清Ⅳ型胶原(C Ⅳ)、层黏蛋白(HA)、透明质酸(LN)并进行肝活组织检查,确立其抗肝纤维化效果。 1.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慢性乙型肝炎(CHB)116例为1998年2月~2000年6月在我院的住院和门诊患者,男94例,女22例,年龄17~49岁,平均35.2岁。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其中CHB中度46例、重度40例,早期肝硬化30例。血清ALT均异常,HBsAg、HBeAg、HBV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延长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疗程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5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其中A组(20例)患者治疗24~48周,B组(33例)患者治疗疗程大于48周采用酶免疫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抗-HBs和HBeAg/抗-HBe.结果 在治疗结束时,A组HBsAg阴转率为10.0%,显著低于B组的39.4%(P=0.023);在治疗结束随访24周时,A组HBV DNA阴转率为50.0%,显著低于 B组的78.8%(P=0.031),A组HBeAg血清转换率为35.0%,显著低于B组的63.6%(P=0.045),A组HBsAg阴转率为10.0%,显著低于 B组的36.4%(P=0.037),A组ALT复常率为70.0%,低于B组的90.9%(P=0.052).结论 延长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疗程可以提高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阴转率,能帮助更多的患者获得理想的治疗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