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自愿接受的镇痛方式将120例于胸腔镜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术中TPVB联合术后PCIA进行镇痛;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术后PCIA进行镇痛.对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PICA按压次数、术后6 h、12 h、24 h、48 h的静息状态及咳嗽状态下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前1 d及术后48 h时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血清皮质醇(Cor)、前列腺素E2(PGE2)、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在术后48 h内,研究组患者的PICA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各时点,研究组患者静息及咳嗽状态下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效应、组内效应、组间组内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48 h时,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较术前下降(P<0.05),而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比例及血清Cor、PGE2水平却均较术前上升(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而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比例及血清Cor、PGE2水平、术后镇痛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单独采用PCIA,在胸腔镜NSCLC根治术中采用TPVB联合PCIA的方式能够在术后早期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缓解术后免疫功能损害,降低应激水平,减少PCIA的使用频率,降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情感气质对双相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纳入53例双相障碍患者,用气质自评量表评估气质类型。采用用药态度量表(Drug Attitude Inventry -10,DAI -10)和视觉模拟评分问卷(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患者服药的依从性。结果 VAS 评分结果治疗依从性评分为(8.2±2.6)分,时间依从性为(7.4±3.5)分,剂量依从性为(8.5±7.2)分。 DAI -10评分为(2.2±4.5)分,VAS 评分与易激惹气质评分呈负相关,与教育程度呈负相关;DAI -10评分与男性、抑郁气质分数和旺盛气质评分呈正相关。结论伴有易激惹气质的双相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伴有抑郁气质或旺盛气质、教育水平高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残留症状对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 面研究,选取 2019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门诊的 81 例纳入符合 ICD-10 诊 断的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其进行人口统计学调查,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轻躁狂 量表(HCL-32)、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量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残留情绪症状,采用霍普金斯词汇 学习测验 - 修订版(HVLT-R)、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 - 修订版(BVMT-R)、连线测试 A(TMT-A)部分实验、 数字广度测试评估残留的认知症状,使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估心理社会功能。根据功能大体 评定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 GAF=9 组(27 例)和 GAF < 9 组(54 例)。采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 析。结果 GAF<9组的女性[40.7%(22/54)]明显多于GAF=9组[33.3%(9/27)],受教育年限[12.00(9.00, 13.00)年]明显少于 GAF < 9 组[16.00(12.00,16.00)年],无职业者[40.7%(22/54)]明显多于 GAF=9 组 [18.5%(5/27)],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剂量[(10.48±5.40)mg]明显高于 GAF=9 组[(7.99±5.65)mg],HAMD 评分[6.00(3.75,10.00)分]明显高于 GAF=9 组[3.00(0,6.00)分],BVMT-RT1 评分[4.00(1.00,8.00)分] 明显低于 GAF=9 组[6.00(3.00,10.00)分],BVMT-RDR 评分[7.50(3.00,11.25)分]明显低于 GAF=9 组 [11.00(8.00,12.00)分],DST 评分[14.00(12.00,16.00)分]低于 GAF=9 组[15.00(13.00,18.00)分]。两 组患者的性别、受教育年限、婚姻、职业、吸烟、饮酒、既往史、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苯二氮?类药 物的使用、HAMD 评分、DST 评分、BVMT-RT1 评分、BVMT-RDR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缓解期的整体功能与受教育年限(r=-0.34,95%CI:-0.53~-0.12,P< 0.01)、 HAMD 评 分(r=0.37,95%CI:0.16~0.56,P < 0.01)、BVMT-RT1 评 分(r=-0.23,95%CI:-0.41~ -0.02,P=0.04)、BVMT-RDR 评分(r=-0.24,95%CI:-0.45~-0.02,P=0.03)、数字广度测验总分(r=-0.23,95%CI: -0.42~-0.01,P=0.04)、抗精神病药物(r=0.23,95%CI:0.02~0.44,P=0.04)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缓 解期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残留抑郁症状(χ2 =5.33,OR=1.58,95%CI:1.07~2.33,P=0.02)、使用抗精神药 物(χ2 =4.77,OR=1.37,95%CI:1.03~1.82,P=0.03)是其心理社会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长 是其保持良好心理社会功能的保护因素(χ2 =5.31,OR=0.34,95%CI:0.14~0.85,P=0.02)。结论 缓解 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心理社会功能的损害危险因素包括残留抑郁症状、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保护因素 包括受教育年限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模式下竖脊肌与神经阻滞麻醉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胸科手术肺结核患者镇痛效果、细胞因子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以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麻醉科202...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疾病影响脑部血液的正常供应所引起的疾病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躯体疾病 ,其临床表现为神经、精神和神经心理的各种症状[1 ] 。国外文献报道脑血管病患者有 4 7%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2 ] 。脑血管病本身就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功能活动 ,加之抑郁症状的伴发 ,会更加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功能康复。本文采用赛乐特对脑血管病伴发的抑郁进行治疗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凡是 2 0 0 0年至 2 0 0 2年在我院神经科确诊的患者 ,符合以下条件 ,都可入组。①经头颅CT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塞 ;②符合C…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药方剂加针刺疗法,配合西医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患者辨证施治的治疗效果。方法:①选取2004-01/2005-05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00例抑郁症住院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抗抑郁剂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基本相似(P>0.05)。②抗抑郁剂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片剂(中美史克天津药业公司生产,批号0401351,商品名赛乐特)进行治疗,20mg/片,20~40mg/d。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除给予等量帕罗西汀片剂进行治疗外,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每天口服中药方剂1剂 针刺1次(针刺留针30min/次),15d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期间休息5d,以3个疗程为宜。③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包括肝郁痰结型(方药以柴胡疏肝散为主,针刺合谷、太冲、中脘、丰隆、内关穴)、气郁化火型(方药以丹栀逍遥丸为主,针刺合谷、太冲、期门、神门穴)、气滞血瘀型(方药以血府逐瘀汤为主,针刺肝腧、膈腧、血海、三阴交穴)、肝肾亏虚型(方药以滋水清肝饮为主,针刺太溪、照海、三阴交、百会、肝俞、肾俞穴)、肝郁脾虚型(方药以越鞠丸为主,针刺太冲、太白、中脘、足三里、神门穴)。④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8周由经过培训的统一人员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包括焦虑/躯体化、体质量、认识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7类因子,5级评分法: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4分为极重度)、汉密顿焦虑量表(分为躯体性和精神性焦虑两大类因子,分级与评分标准同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抑郁、焦虑疗效评定,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后副反应。结果:100例抑郁症住院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与焦虑情况的比较:治疗前,两组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分基本相似[(37.75±5.51),(36.71±5.59)分,t=0.937,P>0.05;(31.74±3.78),(32.96±4.75)分,t=1.421,P>0.05];治疗8周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抗抑郁剂对照组[(13.12±2.14),(16.33±4.37)分,t=4.665,P<0.01;(13.46±4.75),(16.33±5.21)分,t=3.139,P<0.01]。②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临床效果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低落情绪明显改善,活动增加,睡眠良好。抗抑郁剂对照组患者低落情绪有改善,在督促下参加活动,有时出现睡眠不踏实现象。③不良事件和副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出现口干、恶心各3例,排尿困难2例,食欲减退、便秘各1例。抗抑郁剂对照组出现失眠5例,口干、恶心各4例,排尿困难2例,食欲减退、便秘2例。结论:根据活血化郁、宁心安神、舒经活络等辨证施治原则,中医药方剂和针刺疗法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有利于症状缓解,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郁症与糖尿病共病后的治疗反应以及疗效与血糖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住院的抑郁症患者,其中抑郁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8例,设为共病组;配对抽取未合并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17例,为非共病组。疗前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17,HAMD-17)评定抑郁的严重程度。随后对两组患者采用西酞普兰片(喜普妙)进行治疗,治疗剂量和疗程均相同,治疗后采用HAMD减分率评价两组疗效。并检测共病组疗后的HbA1c水平,按照HbA1c水平再将共病组分为HbA1c达标组(HbA1c〈6.5%,n=18)和HbA1c不达标组(HbA1c≥6.5%,n=10)2个亚组,并对2个亚组的疗效和其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1治疗后共病组HAMD减分率明显低于非共病组(t=-5.049,P〈0.01);2共病组中HbA1c达标组和HbA1c不达标组相比,达标组疗前HbA1c水平较低,达标组HAMD减分率明显低于非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6,P〈0.01)。结论抑郁症与糖尿病共病患者抗抑郁治疗的效果明显差于非共病组,血糖控制不良的共病患者疗前的血糖水平较高,同时该组患者抗抑郁的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8.
观察丙戊酸钠(VPA)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 材料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质量160~180 g(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42只,简单随机抽样,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酒精模型组、VPA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4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执行功能损害以及结构性磁共振的变化。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40例抑郁症患者(研究组),20例正常对照(对照组)。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系统和Stroop色词测验评定执行功能,以磁共振静态三维结构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评分治疗前后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完成分类数(3.35±1.98)个vs(4.55±1.70)个;错误应答数(52.15±18.83)个vs(37.75±21.27)个;持续性应答(33.75±17.49)个vs(26.55±20.10)个;持续性错误数(28.30±13.43)个vs(27.35±5.91)个;卡片A反应时间(55.28±7.46)秒vs(53.23±6.24)秒;卡片B反应时间(85.78±7.45)秒vs(80.78±8.12)秒;卡片C反应时间(117.32±9.58)秒vs(111.67±8.95)秒;Stroop干扰效应(50.33±12.14)秒vs(46.78±11.54)秒(P<0.05)。治疗后,完成分类数、持续性错误数和卡片C反应时间与治疗前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额叶灰质体积明显小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执行功能损害可能是一个持续存在的独立症状,额叶脑结构异常与其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酒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丙戊酸钠(VPA)的干预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酒中毒模型组、VPA干预组、VPA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以乙醇浓度梯度递增式的方式灌胃8周制作慢性酒中毒模型,而第5周始酒中毒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VPA干预组于第5~8周腹腔注射VPA,VPA对照组灌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4周后第5~8周给予VPA。8周后每组随机选取7只采用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余7只用Westernblot检测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的表达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酒中毒模型组大鼠水迷宫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空间探索次数显著减少(P0.05);Y迷宫中2d的错误次数显著增加(P0.01);海马BDNF含量下降(P0.05)。与酒中毒模型组相比,VPA干预组大鼠的行为学成绩均得到改善(P0.01),海马BDNF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A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酒中毒可以导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而VPA对酒精诱导的学习记忆损害有干预作用,海马BDNF表达增加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