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从1988年以来对1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施行了肝动脉栓塞结扎与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资料及方法一、一般资料:男9例,女1例。年龄45~55岁。10例病人均经手术所见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HCC),伴有肝硬化,但肝功均尚好,血清白蛋白在30g/L 以上,无腹水,无黄疽,血清总胆红素在2mg 以下,凝血酶原时间均未超过对照值的25%。肿瘤的部位,治疗前、后的范围及大小,根据手术中的测量和治疗后的 CT 或超声显像检查结果见附表。  相似文献   
2.
目前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术式繁多,诸如各种分流术,断流术,联合性手术(分流加断流术)以及单纯性睥切除术等。其主要目的是处理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等,而对引起门静脉高压症的基础病变肝硬化无直接治疗作用。因而,各种手术虽然在控制、预防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并不令人满意,其术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1990年9月起,应用大连中药保健胸罩研制组研制的中药保健胸罩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160例,经临床随诊观察,其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现将随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年龄:160例中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51岁,平均年龄38岁。(二)观察方法及时间,明确乳腺囊性增生病诊断后,每一受试者、停止一切其它治疗,然后投给中药保健胸罩二付,责其自行随意洗换,一般共穿戴45天为标准观察疗程,其间每隔10~15天观察收集穿戴后疗效与反映。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8岁,1989年5月23日住院。于1969年以来,经常有心窝部不适、隐痛,有午夜痛史,进食后即缓解,好发于每年春秋季节,时有黑便,有返酸、暧气史。1989年4月26日经电子胃镜及病理诊断:胃角溃疡。入院后,经术前检查,准备行胃大部切除术。1989年6月1日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下腹剧痛,迅速波及全腹,呈持续性;T38.8℃,P90次/分,呈急性痛苦病容,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音消失,白细胞13.8×10~9/ L,中性86%。腹透:见膈下游离气体。诊断:胃溃疡并发急性穿孔,泛发性腹膜炎。于1989年6月1日急诊手术。术中见腹腔内有混浊性粘稠液,约500ml,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78年6月至1979年6月,采用脾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5例,随访一年,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文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26~43岁。4例为坏死性肝硬化,1例肝外淋巴结增生压迫梗阻。5例均有大量呕血及黑粪史,且经X线钡餐检查有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5例中术前2例有轻度腹水,检查肝功二例正常。3例中、轻度改变,均无黄疸。脾腔静脉分流前后测定门静脉压力,吻合前为34~36厘  相似文献   
6.
7.
病例:女,40岁,职员,住院号9180。1970年12月偶尔发现左上腹内一包块,约成人拳大,有触痛,不活动。1971年2月15日,在某医院因诊断胰腺囊肿行囊肿空肠吻合术——路氏(Roux)Y 式。术中所见在横结肠系膜根部左后方有一肿物,表面光滑,血管丰富,囊性感,穿刺抽出黄粉色稀薄液体300毫升。术后经常发冷发烧,腹壁切口不愈合,一年后又见左上腹内包块,日趋增大,时常阵发性腹疼、腹胀、便次增多,常见柏油样便。1974年7月25日住中山区人民医院。入院检查:体温39℃,脉搏每分钟110次,巩膜  相似文献   
8.
我院从1985年7月—1988年12月采用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并行脾大部切除或全脾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共30例,本文对胃冠状静脉栓塞有关技术问题和术后5年的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全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9~6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