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生物工程材料。近年来,国内已有较多应用。我院自1987年1月开始,将碳纤维作为远隔肌替代腱用于儿麻后遗症肌力重建,效果满意,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历文华  黄明  王开明 《淮海医药》2000,18(4):267-268
笔者1988年4月~1998年12月共施行髋臼翻修术21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6例,女5例;左髋7例,右髋14例;年龄54~78岁,平均64.5岁。翻修距第一次手术时间2~12年,平均7年5个月。翻修原因:①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伴髋痛,不能行走4例(其中2例为双动股骨头);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术后,骨水泥固定的髋臼因外伤造成单纯性脱位,术前X光片表现为髓自外上方翻转2例;③骨水泥固定的人工髋臼,因骨水泥磨损和聚乙烯碎屑的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或切开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人按骨折类型分为两组:A组12例为SchatzkerⅠ型、Ⅱ型和Ⅲ型,在关节镜下手术;B组为SchatzkerⅣ型、Ⅴ型和Ⅵ型,共26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结果:随访13~36个月,平均26个月。按Rasmussen评分标准,A组优8例、良4例,B组优9例、良11例、可6例。结论:关节镜下治疗SchatzkerⅠ型、Ⅱ型和Ⅲ型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SchatzkerⅣ型、Ⅴ型和Ⅵ型高能量损伤,既要注意解剖复位,亦要重视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利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4.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生物工程材料。近年来,国内已有较多应用。我院自1987年1月开始,将碳纤维作为远隔肌替代腱用于儿麻后遗症肌力重建,效果满意,报导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我院所用碳纤维绳由安徽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供应。本组选用碳纤维绳每股为40K(100根单丝为1K),抗拉强度为92kg。二、病例:本组19例,男9例,女10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30岁,平均年龄20.4岁。腹直肌、腹外斜—碳纤维代屈髋伸膝装置术14次,骶棘肌—碳纤维代臀肌术6次,共20次手术。三、手术方法 (1)腹直肌、腹外斜肌—碳纤维代屈髋伸膝装置术:沿髌骨外缘作5cm长弧形切口,显露髌骨后,在髌骨上根钻一骨隧道穿过双股碳纤维绳,与骨膜缝合固定二针,在大腿中段前侧作3cm长纵切口,将四股碳纤维绳经皮下隧道由第二切口引出。在腹直肌旁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73年9月至1986年9月收治股骨颈骨折386例,其中男170例,女216例;年龄55~84岁,平均60.63岁:囊内骨折(头下或颈中)300例,囊外骨折(基底或粗隆部)86例;新鲜骨折355例,陈旧骨折31例。总结报告如下。治疗方法①三翼钉内固定36例,其中12例加带蒂骨肌瓣移植术。②多针内固定22例,其中多根螺纹针12例,多根克氏针10例。③加压螺丝钉内固定加带蒂肌骨瓣移植9例。④股骨粗隆区截骨髓内角针内固定36例。⑤开放复位梅花针内固定加钢丝  相似文献   
6.
自1984年7月以来,我们先后收治了在外院或我院已治疗过的11例脊髓损伤晚期患者,进行了手术减压治疗。其中2例为伤后保守治疗,直至晚期才进行第一次减压手术。9例为推扳切除减压后疗效不满意又进行二次手术减压治疗。9例中4例为椎体后缘切骨减压,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6-1996年.选择性采用锁骨下带蒂皮瓣治疗手指外伤48例(52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脾肾双补十四味建中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古方十四味建中汤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68例患分成脾肾双补组(34例)和补肾组(34例),分别采用十四味建中汤和六味地黄汤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骨密度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脾肾双补组运用古方十四味建中汤治疗后在提高骨密度和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均显高于补肾六味地黄汤组(P<0.05)。结论 脾肾两虚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运用脾肾双补治疗本病优于单纯补肾治疗。  相似文献   
9.
卓巍  王开明  历文华 《中国骨伤》2002,15(10):623-623
自1994年以来,作者应用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6例,皮瓣全部成活,功能、感觉和外形均达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自1984年7月以来,我们先后收治了在外院或我院已治疗过的11例脊髓损伤晚期患者,进行了手术减压治疗。其中2例为伤后保守治疗,直至晚期才进行第一次减压手术。9例为推扳切除减压后疗效不满意又进行二次手术减压治疗。9例中4例为椎体后缘切骨减压,5例行第二次推扳切除减压。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11例中男9例,女2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年龄59岁,平均33岁9个月。损伤原因及部位:11例中,10例为外伤性截瘫,其中C_6损伤高位瘫1例,T_6损伤脱位截瘫1例,T_(11)骨折脱位截瘫2例,T_(12)骨折脱位2例,L_1骨折脱位截1例,L_2骨折脱位截瘫3例,另1例为T_6结转并发截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