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症肝炎30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15例;另15例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加用人胎肝细胞悬液。综合治疗组病死比例为9/15例;胎肝组病死比例为4/15例,较综合疗法组明显为低。胎肝组存活11例平均退黄时间为55.4±25.4天;综合疗法组存活6例,平均退黄时间为119.7±54.9天,前者明显短于后者(P<0.01)。对胎肝组12例患者作输注前后凝血酶元时间活动度对比观察,输注后48h凝血酶元时间活动度可提高18.9%。  相似文献   
2.
<正> 胎肝细胞(Fetal Liver Cell,FLC)悬液静脉输注治疗重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和慢性活动型肝炎已有报道,近期疗效均较满意。我们以FLC悬液腹腔输注治疗重型肝炎4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4例均为男性,年龄11~55岁。病程7~45天。根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4例中急重肝1例,亚重肝1例,慢重肝2例(均经肝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慢重肝)。1例急重肝HBsAg、抗-HBC及抗-HAV-IgM均为阴性,余3例HBsAg1:16~1:1024,  相似文献   
3.
<正> 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升高见于多种疾病,而肝炎的有关资料国内尚少报告。我们对住院的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测定了血清FDP,现将测定结果予以报道。一般资料100例中男性98例,女性2例。年龄:9~11岁2例,19~43岁98例。根据杭州全国肝炎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对100例各型统计如下:急性黄疸型肝炎(简称急黄肝)66例(急  相似文献   
4.
<正> 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病损包括胆囊炎、胆管炎,有病毒性胆囊炎和胆管炎之称。我科自1985年10月至1986年12月对部分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胆道B型超声波(简称B超)检查,发现106例合并胆道病损,为加深对胆道病损的认识,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对象及方法 1.病例来源及诊断程序:本组280例病毒性肝炎均系住院患者。均符合1983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肝炎标准,属急性黄疸型肝炎(急黄肝)124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无黄)49例,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41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55例,重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再生刺激素治疗重型肝炎318例疗效分析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解放军第81医院和南京大学制药厂共同研制的国家一类新药──肝细胞再生刺激素(Hepaticregenerativestimulus,HRS),简称肝再生素治疗重型肝炎318例总有效率(即存活率)达69.2%(220/318)明显优于对照组30.3%(33/109)(P<0.001)。进一步分析表明:无论是双盲随机对照,非盲随机对照和非对照的开放性研究,各组用HRS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存活率均在70%左右,而对照组仅为30%左右,提示:HRS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7.
256例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合的原因。2 56例住院患者 ,年令 9~ 68岁 ,平均 31.7岁。采用经皮肝穿刺术。结果表明 ,2 56例肝穿刺临床与病理符合情况 :淤胆型肝炎、原发性肝癌和急性肝炎符合率为 10 0 %。其它符合率由高向低依次为 :活动性肝硬化( 90 .9% )、轻度慢性肝炎 ( 86.3% )、慢性重型肝炎 ( 73.9% )、急性重型肝炎 ( 66.67% )、中度慢性肝炎 ( 60 .4 % )、静止性肝硬化 ( 4 2 .9% )、重度慢性肝炎 ( 4 0 .4 % )和亚急性重型肝炎 ( 33.3% ) ,总符合率为 69.9%。影响临床诊断的原因 :( 1)部分慢性肝炎起病隐袭 ,肝脏具有…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1985年1月到1986年4月以胰高糖素和胰岛索(G-1)疗法及支链氨基酸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13例。为探讨G-1疗法的作用机理,12例在治疗开始、第7日及结束日检测了血浆环磷腺苷(cAMP)、环磷乌苷(cGMP)、血清胰岛素(In)和甲胎蛋白(AFP)等。发现给药后cAMP明显升高,间接提示G-1疗法有激活肝细胞膜受体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患者男,11岁,学生。1986年3月26日开始畏寒、发热、头痛、阵发性咳嗽、恶心、频繁呕吐、上腹部剧烈疼痛、尿色深黄。3月29日出现高热、谵妄、抽搐、大小便失禁而急诊入院。平素身体健康。体检:体温39℃,脉搏164次,呼吸32次,血压80/0,深度昏迷,全身散在大小不等出血点,皮肤无破溃,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巩膜轻度黄染,瞳孔左0.6cm,右0.4cm,对光反应迟钝,眼底未见异常,唇微发绀,颈软,两肺可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心音低钝。腹软,肝右肋下1cm,质软。脾未及。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合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 6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临床资料与病理资料。结果 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合率为 3 0 .1% ,其中以亚急性重型肝炎、重度慢性肝炎符合率较低。结论 影响临床诊断的原因与肝脏的代偿功能和再生能力、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使用降酶药物有关。影响病理诊断的原因与肝穿刺取材 ,死亡后穿刺 ,处于不同病期 ,慢性肝病各型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有时难以明确分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