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空心钉联合同种异体腓骨内固定(改良术式)和单纯行空心钉内固定(传统术式)在治疗中青年PauwelsⅠ、Ⅱ、Ⅲ型股骨颈骨折中的力学稳定性差异。方法建立传统及改良术式固定的PauwelsⅠ、Ⅱ、Ⅲ型股骨颈骨折模型,分析模型股骨头皮质骨壳负重区、股骨颈骨折端应力分布情况,以及股骨头皮质骨壳与股骨颈骨折面剪应力分布情况,并根据预测数据绘制股骨冠状位最大主应变云图,比较两组股骨颈骨折端位移。结果股骨头皮质骨壳在S12、S13方向剪应力分布均显示采用改良术式优于或相近于采用传统术式。此外,股骨颈骨折面S12、S23方向剪应力情况亦显示采用改良术式固定优于传统术式。PauwelsⅡ、Ⅲ型传统术式固定的股骨颈骨折端位移大于改良术式,其中PauwelsⅡ型传统术式固定的位移明显大于改良术式,而PauwelsⅠ型改良术式固定的位移显著大于传统术式。结论改良术式相对适用于PauwelsⅡ、Ⅲ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而传统术式则适用于PauwelsⅠ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靶点进行预测与机制探讨。方法:利用中药网络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出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有效成分和相关靶标蛋白;运用网络可视化软件Cytoscape 3.5.1构建黄芪桂枝五物汤有效成分-靶标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借助STRING在线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从Uniprot数据库中获取靶标蛋白的基因名称后,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功能富集分析,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在治疗DPN上的作用机制及原理。结果: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核心化合物有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7-O-甲基异丙醇胺(7-O-methylisomucronulatol),异鼠李素(isorhamnetin)等,核心靶标有前列腺素G/H合酶2(prostaglandin G/H synthase2),热休克蛋白HSP90(heat shock protein HSP90),核受体共激活因子2(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2)等;PPI网络图显示黄芪桂枝五物汤有效成分中关键蛋白主要有CJun氨基端激酶(JUN),肿瘤蛋白p53(TP53),FO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转录因子P65(RELA),白细胞介素-8(IL-8)等;KEGG结果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主要作用与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有关。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主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信号通路作用于多种靶点发挥其药物功效,利用网络药理学通过多种数据库与统计分析软件可以有效预测与分析药物的潜在作用与起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半夏厚朴汤是治疗梅核气的经典名方,具有散结行滞、降逆化痰之功。举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痰气互结证之验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系统生物学方法探讨针灸治疗中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系统检索PubMed、 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收集关于针灸治疗中风机制的实验研究文献,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筛选出与针灸治疗中风机制相关的靶标、基因和通路;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对靶标进行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从Uniprot数据库中获取靶标蛋白的基因名称后,借助DAVID数据库进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针灸治疗中风的作用机制。结果:PPI网络图结果表明针灸治疗中风的核心靶标有IL8、TNF、IL6、IL1B、ICAM1、C3、POMC、PTGS2、CRP、NPY等;GO分析结果表明针灸治疗中风的作用主要通过干预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8生产的正调节、细胞凋亡的积极调节等发挥生物学功能;KEGG结果表明针灸治疗中风主要作用与TNF signaling pathway、NF-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MAPK signaling pathway、NOD-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Adipocytokine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有关。结论:由此可见,针灸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补体激活等多种途径、多种信号通路来发挥其治疗中风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兰柔  刘韵韵  肖秋凯  李月梅 《中国针灸》2023,(12):1405-1410
目的:在常规激素替代周期方案行冻融胚胎移植基础上,观察“通元针法”联合精玉药灸治疗肾虚血瘀型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拟行冻融胚胎移植的肾虚血瘀型RIF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0例)和西药组(30例)。西药组在移植周期采用常规激素替代方案进行子宫内膜准备;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治疗组采用“通元针法”加精玉药灸治疗,“通元针法”取“通督调神”A组穴位(大椎、肝俞、肾俞等督脉腧穴及背俞穴为主)及“引气归元”B组穴位(中脘、气海、关元等任脉腧穴及腹募穴为主),两组穴位交替针刺,每次取一组穴位,于针刺后隔药灸神阙穴(药粉由养精种玉汤方化裁调配而成),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至移植日。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指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血清雌二醇(E2)及孕酮(P)含量、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子宫内膜血流指数[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临床妊娠率为40.0%(12/30),高于西药组的16.7%(5/30,P<0.05);两组患者β-HC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