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及受体在皮脂腺细胞系SZ95细胞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SZ95细胞中PEDF及受体的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EDF及受体蛋白的表达,同时免疫荧光法定位其在SZ95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使用不同浓度双氢睾酮(DHT)作为刺激因子作用于SZ95细胞,实时定量PCR (q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PEDF 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RT-PCR发现PEDF及受体在SZ95细胞中均有表达,蛋白免疫印迹发现PEDF及受体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0KD和55KD。PEDF主要表达在细胞浆内,PEDF受体主要表达在胞膜上。10μmol/L和100μmol/L DHT作用48h后,SZ95细胞PEDF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SZ95细胞均表达PEDF及受体,雄激素可降低SZ95细胞PEDF表达。  相似文献   
2.
冷脱敏疗法并6—氨基己酸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冷性荨麻疹为荨麻疹一特殊类型 ,采用传统抗过敏治疗疗效不确切。从 1997年来采用 6 -氨基已酸并冷脱敏疗法对 30例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病史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15~ 41岁 ,病程 3月~ 3年 ,均无家族史 ,冰块激发试验阳性 ,患者否认有其它疾患。妊娠患者除外。1 2 分组与疗法  30例患者随机分成二组 ,各 15例。治疗组给予息斯敏 1#,1次 /日 ;西咪替丁片 0 2 ,3次 /日 ,服10天 ;并 6 -氨基己酸 0 5 ,3次 /日 ,服 2 0天和冷脱敏疗法 ,开始采用约 2 0℃…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理因素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观察心理康复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以及其对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9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焦虑药和辅助心理康复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SDS和SAS评分。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83.7%,对照组67.4%,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SDS和SAS评分:两组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的发病与心理因素有关,是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同样重要,在治疗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5岁.左前额部白癜风局部皮下注射曲安奈德混悬液后双眼失明、头晕7h就诊.7h前患者因左前额部白癜风在当地医院行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混悬液(40 mg:1 ml),随即出现头晕,双眼视物不清,约5 min后视力剧降至无光感,立即予吸氧及药物治疗(具体药名不详),数小时后仍无明显好转,转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慢性病史.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乳腺癌HER2蛋白表达阳性的基因状态及其与P53蛋白相关性,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内在关系。方法选取257例HER2蛋白表达阳性的浸润性乳腺癌样本,分别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和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对标本中的HER2基因和P53蛋白、ER和PR受体进行检测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①HER2基因扩增率64.59%(166/257);其中IHC(2+)56.48%(109/193),(3+)89.06%(57/64);HER2基因扩增和其蛋白阳性表达比较有显著相关性(P〈0.01)。②P53蛋白表达率52.92%(136/257),P53蛋白表达率、HER2基因扩增率与ER、PR受体表达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肿瘤大小、病理学类型、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基因扩增率与P53蛋白表达率呈正相关,两者指标的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转移、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7.
8.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左下肢红斑和水疱伴疼痛1周,颜面和躯干水疱4d。1周前无明显诱因左下肢出现疼痛,后出现呈带状分布的红斑,其上可见簇集水疱,未予处理;约4d前颜面和躯干出现散在分布的水疱和丘疱疹,周围伴有红晕,疼痛加剧,但能入睡。既往体健,否认有类似病史。体检:T36.5℃,系统检查无异常,左下肢见带状分布的簇集性张力性水疱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0在光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photo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PAC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用BALB/C纯系雌性小鼠建立氯丙嗪(chlorpromazine,CPZ)所致的PACD模型,采用腹腔或皮内注射重组小鼠IL-10的方法,于激发48h后检测小鼠耳肿度,局部皮损活检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单一核细胞浸润数。结果:小鼠皮内和腹腔注射重组小鼠IL-10后,耳肿度值、单一核细胞浸润数均较阳性对照组(单纯的PACD模型)低。结论:小鼠体内IL-10对CPZ诱导的PACD的光诱导和光激发阶段均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接触性超敏反应为T细胞对接触皮肤抗原所产生的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表达改变,迁移至局部皮损,发挥着效应和调节双重功能。综述了与T细胞募集皮肤相关的黏附分子和细胞趋化因子,以及在接触性超敏反应中效应性和调节性T细胞及其分泌细胞因子与该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