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设计一种应用于血液透析机的温度控制系统。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和PI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在偏差较大时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偏差较小时采用PI控制算法来调节PWM的占空比,从而调节加热棒的功率,实现对血液透析机的温度控制。结果:模糊-PI控制下系统温度超调为0.5%,稳态误差为±0.2℃,控制调整时间约为2 min。结论:该控制方法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稳态精度高,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定度,实现对透析液温度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鼻咽癌容积调强剂量验证γ通过率与计划复杂性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106例鼻咽癌容积调强计划,采用二维电离室矩阵Matrixx进行剂量验证,比较测量的和计划的剂量分布,评价在不同标准(3%/3 mm、3%/2 mm、3%/1 mm、2%/2 mm)下的通过率。采用调强复杂性指数(MCS)定量评价计划的复杂性,并分析计划验证γ通过率与MCS间的关系。 结果:鼻咽癌容积调强计划在3%/3 m、3%/2 mm、3%/1 mm、2%/2 mm标准下的通过率分别为(98.49±0.95)%、(95.92±1.71)%、(89.74±2.44)%、(90.58±2.87)%。计划的平均MCS值为0.210±0.019,与通过率间(3%/3 m、3%/2 mm、3%/1 mm、2%/2 mm标准)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333(P<0.001)、0.303(P=0.002)、0.347(P<0.001)、0.267(P=0.006)。 结论:鼻咽癌容积调强计划验证γ通过率与MCS之间有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中采用光子优化(PO)算法与常规的剂量体积优化(DVO)算法的 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例接受宫颈癌术后IMRT的患者。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后,分别设计基于PO算法和DVO算 法的两种IMR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特性、剂量验证通过率和治疗计划的效率。结果:两种计划中计划靶区 (PTV)的D98%、靶区覆盖率和均匀性指数无明显差异,但是PO计划在PTV的D2%、Dmean均低于DVO计划(P=0.019, 0.016), 同时PTV的适形度指数优于DVO计划(P=0.005)。在危及器官保护上,PO计划的膀胱V30和左股骨头V20低于DVO计划 (P=0.000, 0009),但是小肠V15、直肠V30和左右侧股骨头V30高于DVO计划(P=0.000, 0.001, 0.000, 0.000)。PO计划在正 常组织V30的受量上低于DVO计划(P=0.005),但在V5和V10的受量上高于DVO计划(P=0.000, 0.000)。两种计划的剂量 验证通过率均能满足治疗的要求,其中PO计划通过率为(98.06±0.81)%,优于DVO计划通过率(96.05±1.09)%。PO计划 相比DVO计划,机器跳数平均减少10.7%,治疗时间平均减少10.5%,优化耗时平均缩短35.4%。结论:PO计划和DVO计 划都能满足临床要求。PO算法应用于宫颈癌术后IMRT在靶区剂量分布上略有优势,能够提高靶区适形度,减少机器跳 数,缩短计划设计时间和治疗时间,同时剂量投照更准确。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研究多叶准直器(MLC)叶片系统误差对鼻咽癌容积调强(VMAT)计划和普通调强(IMRT)计划剂量学影响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例鼻咽癌患者,分别设计VMAT计划和IMRT计划。通过MATLAB 2009a只修改计划文件中MLC运动叶片的位置,人为引入0.2、0.5、1.0 mm的系统误差,导入治疗计划系统中重新进行剂量计算。对两种调强技术,比较靶区和危及器官生物学剂量(gEUD)受叶片位置误差影响的差异,并研究gEUD差值与叶片误差之间的关系。结果:靶区和危及器官两种计划gEUD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GTV、PTVnd、PTV1、PTV2、脑干、脊髓、左侧腮腺、右侧腮腺等gEUD的变化与叶片误差成线性关系,VMAT计划分别变化为3.6、3.8、4.0、3.0、5.6、5.6、6.8、6.8 %/mm(P<0.001);IMRT计划分别变化为10.7、10.5、11.2、10.7、16.6、15.0、14.6、14.4 %/mm(P<0.001)。结论:MLC叶片系统误差对VMAT计划剂量的影响比IMRT计划小。为保证PGTV的gEUD变化控制在2%以内,VMAT和IMRT叶片系统误差应分别小于0.6和0.2 mm。  相似文献   
5.
背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液的浓度直接决定了透析的效果。目的:旨在设计一种应用于测量透析液浓度的pH值和电导率的装置,并通过试验对测量仪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方法:开发用于测量透析液的pH值和电导率测量仪,提出一种频率可调的双极性间歇脉冲激励方法应用于电导率测量,极大地减少极化效应和电容效应对测量的影响,同时对电导率测量值进行温度校正。采用两点校正法对pH值进行标定,提高测量的精确度。结果与结论:测量仪样机在实际的透析液中进行相关试验。测量仪的pH值测量值和标准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电导率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小于0.5%。通过对比试验说明,可调频率的间歇双极性脉冲法比双极性脉冲法的误差小,能及时地跟踪透析液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测量仪能够实现对透析液浓度的精确测量,满足血液透析机对透析液的实时检测要求,可以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机中透析液的浓度检测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独立三维剂量验证在鼻咽癌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1例鼻咽癌患者的VMAT计划,采用Bland-Altman统计方法对基于独立三维剂量分布和实测重建三维剂量分布的一致性进行分析,从而论证独立三维剂量验证应用于鼻咽癌VMAT计划中的可行性。根据独立三维剂量验证的DVH图和γ通过率分类绘制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鼻咽癌VMAT计划中独立三维剂量验证的最佳γ通过率阈值。结果:鼻咽癌患者的VMAT计划中,两种验证方法有95.34%的测试点落在一致性界限内,因此两种验证方法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根据ROC曲线和AUC值,选取结构PTV2参数用于γ通过率评价时效果最好,其最佳阈值为95.41%。结论:独立三维剂量验证可以检验计划系统计算的准确性,快速地对计划进行治疗前的验证。最佳阈值有助于对放疗计划进行筛查,为放疗计划的准确实施提供安全、有效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8.
负压伤口治疗是促进伤口愈合的前沿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应用和发展。本研究结合负压伤口治疗的两个关键技术——封闭负压引流和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研制了一种智能负压伤口治疗仪。其自由选择治疗模式,可灵活地控制负压大小、使用时间及其脉动的间隔,实现了治疗多种类型的创口。同时,利用数字压力传感器MS5561C监控治疗过程中负压的范围,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的效果。本治疗仪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安全可靠、低功耗等优点,在创面治愈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负压伤口治疗是促进伤口愈合的前沿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应用和发展.本研究结合负压伤口治疗的两个关键技术——封闭负压引流和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研制了一种智能负压伤口治疗仪.其自由选择治疗模式,可灵活地控制负压大小、使用时间及其脉动的间隔,实现了治疗多种类型的创口.同时,利用数字压力传感器MS5561C监控治疗过程中负压的范围,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的效果.本治疗仪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安全可靠、低功耗等优点,在创面治愈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背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液的浓度直接决定了透析的效果。 目的:旨在设计一种应用于测量透析液浓度的pH值和电导率的装置,并通过试验对测量仪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方法:开发用于测量透析液的pH值和电导率测量仪,提出一种频率可调的双极性间歇脉冲激励方法应用于电导率测量,极大地减少极化效应和电容效应对测量的影响,同时对电导率测量值进行温度校正。采用两点校正法对pH值进行标定,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结果与结论:测量仪样机在实际的透析液中进行相关试验。测量仪的pH值测量值和标准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电导率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小于0.5%。通过对比试验说明,可调频率的间歇双极性脉冲法比双极性脉冲法的误差小,能及时地跟踪透析液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测量仪能够实现对透析液浓度的精确测量,满足血液透析机对透析液的实时检测要求,可以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机中透析液的浓度检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