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6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在全面有效推进,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加快筛选研发具有较好临床疗效的药物”“要加强医疗救治,继续巩固成果,坚持中西医并重”。我们要坚持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优势,尽快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和药物,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Roux-en-Y胆肠吻合手术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 1999年至 2 0 0 2年应用Roux en Y胆肠吻合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 38例、胆管癌 3例 ,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 4例 ,近期和远期效果均较满意。现就皮下盲襻设置、胆肠吻合口选择、T管支架外引流、吻合口周围双套管引流及抗返流等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同时讨论手术操作中技巧和要点。1 对象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4 5例 ,其中男 2 2例 ,女 2 3例 ,年龄 2 2岁 - 6 3岁 ,平均年龄 4 0岁 ;病程 1年 -2 0年 ;平均住院 36天 ;初次手术 36例 ,再次手术 9例。1 2 方法 :16例行胆管空肠端侧Roux en Y吻合 ,2 9例行胆管空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不同临床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及其与各种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集35例不同临床表现成年慢性HBV感染者(HBsAb+组5例、非活动肝炎组8例、活动肝炎组12例、免疫耐受期组10例)及12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D4+CD25high Treg含量,ELISA法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RT-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同时进行肝脏生化功能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V慢性感染者[(12.35±6.48)个/μl;(1.82 4-0.87)%)]及健康成人外周血标本[(8.91±3.11)个/μl,(1.35±0.39)%]中CD4+CD25highTreg绝对计数和其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分析发现,免疫耐受期组CD4+CD25highTreg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高于HBsAb+组、活动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免疫耐受期组CD4+CD25highTreg绝对计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CD4+CD25highTreg含量与临床指标间相关性发现,CD4+CD25highTreg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呈负相关(r=-0.418,P=0.038),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344,P=0.021),与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r=0.118,P>0.05);CD4+CD25highTreg绝对计数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360,P=0.015),与ALT水平及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r=-0.211,r=-0.060,P>0.05).结论 CD4+CD25highTreg在HBV慢性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疫病的主要病因是秽浊,因此芳香防治很关键,芳香类中药外用以防治疫病由来已久。诸多临床研究证实芳香外用可以起到防治传染病的作用。本文通过探讨得出,芳香外用中药可分为11类:悦脾开胃、化湿泄浊、疏肝理气、活血调经、逐秽辟疫、解表透邪、开窍醒神、通络止痛、温里散寒、清热解毒、祛风杀虫。芳香外用分别通过传统中医机制和现代医学机制起效。芳香外用可与现代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发新的产品或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的慢性发作性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多年来,对癫痫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而忽视了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社会适应行为的障碍是导致患儿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本文观察了72例癫痫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状态,并进行干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清泉  刘泽富 《医学争鸣》2000,21(7):792-792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 ,46岁 .因发热少尿伴恶心呕吐 4d,声嘶、构音不清、吞咽困难伴饮水呛咳 2 d于 1999- 11- 2 2入院 .患者患病前有鼠类接触史 .查体 :T37℃ ,P80次 / min,Bp15 / 10k Pa,双腋下可见少量出血点 .球结膜充血 度水肿 ,咽充血 ,软腭散在出血点 ,腹平软 ,肝脾未及 ,双肾区叩痛显著 .脊柱四肢无畸形 ,四肢肌张力高 ,肌力弱 ,上肢 3级 ,下肢 2级 .咽反射存在 ,跟膝腱反射亢进 ,膑震挛、踝震挛阳性 ,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 .化验血常规 :WBC 10 .1× 10 9· L- 1 ,N 0 .82 ,PL T 11收稿日期 :2 0 0 0 -3 -10 ; 修回日期 :2 0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争性肾功衰竭(ARF)患者血液透析(HD)前后的血液流变性及甲臂微循环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瑞曲Gambro公司生产的AK-10型血液透析机治疗患者45型,血液流变学及甲臂微循环指标分别采用成都仪器厂的NXE-1型锥板式粘度计和徐州光学仪器厂的MX-753B微循环显微镜检测,所得数据按田牛氏综合定量评价方法,计算综合加权积分值。结果 HD前后患者血中BUN,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多器官功能不全 (MODS)是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的疾病 ,病死率高 ,除综合监测患儿内环境变化外 ,目前尚缺少快速观察指标[1] 。为此我们检测新生儿MODS 2 5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变化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一、对象 观察组为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6月我院儿科患MODS新生儿 ,共 2 5例 ,男 16例 ,女 9例 ;日龄 5± 3 .3d ,胎龄 3 6.1± 2 .3周 ;出生体重 2 .9± 0 .4kg。由于MODS尚无统一标准 ,故采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急救组 1995年 5月多器官功能衰竭诊断标准[2 ] 。对照组 15例 ,男 10例 ,女 …  相似文献   
9.
刘清泉  刘泽富 《医学争鸣》2000,21(7):783-783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 ,46岁 .因发热 6 d后头痛、腰痛 ,少尿 7d,于 1999- 11- 2 0入院 .入院前 13d患者出现发热(40℃ ) ,伴轻度恶心、呕吐 . 7d前热退 ,但出现头痛、腰痛及少尿 (10 0~ 35 0 m L· d- 1 ) .头痛、腰痛为持续性钝痛 ,无放散 .患者发病前有鼠类接触史 .体检 :T 37.5℃ ,P 10 0次 /min,BP19/ 11k Pa.穿刺部位可见瘀斑 .球结膜 °水肿 ,无充血 .心肺无异常 .全腹胀 ,叩诊鼓音 ,肝脾未触及 ,双肾区叩击痛阳性 ,肠鸣音 4次 / min.双上肢前臂轻度肿胀 ,压痛 .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 .化验 :11月 2 0日血常规 :WBC15 .6×10 9…  相似文献   
10.
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及治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从1973年Tilney首次报道腹主动脉瘤破裂后出现序惯性系统衰竭.20年来,国内外对多脏衰的研究有许多新进展,尤其在病理生理、早期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使本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由于中医药的运用使我国在MODS(多脏器功能失调综合征)的治疗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尤其是近年来以王今达教授、雪琳教授等提出了"抗感染-抗内毒素-抗炎性介子"三联治疗方案[1],使MODS的治疗进入新的境界.但关于中医对MODS病机的认识报道鲜见.近年我们根据临床经验及古典医籍的理论提出了"气阴两虚、瘀毒痰浊、络脉阻滞"是MODS的重要病机,扶正祛邪是MODS防治的根本治法,就其病因病机及治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