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猪卵透明带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热溶猪卵透明带抗原免疫BALB/C 小鼠,取其脾细胞和SP2/O 细胞融合产生的杂交瘤。用间接免疫荧光和ELISA 方法筛选,经四次克隆化后,获得三株分泌猪卵透明带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LPD_8,LPC_4,LPD_2)。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其中二株单克隆抗体(LPD_8,LPC_4)与人卵透明带有交叉反应。但它们在猪与人卵透明带上呈现的荧光部位有明显的不同,LPD_8位于整个透明带上,而LPC_4只见于透明带外层。LPD_2荧光位于透明带内层且与人卵无交叉反应。我们认为这种差别是由于抗原决定簇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1987~1990年对10例老年阳萎患行Jones银丝绞柱硅腔假体植入术,术后10年随访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3.
人工授精已有200年历史。主要适用于男性生精,射精障碍,染色体遗传缺陷等,成功率约40%。Steptoe1978年报道第1例试管婴儿的成功。其适应证包括女性无卵不排卵,输卵管疾患及子宫内膜异位等。成功率为6%~12%。显微授精,适应于体外人工受精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AZ基因突变对男性生殖的影响及表型特征。方法:筛选无明显诱因的男性非梗阻性无精及少精患者,首先排除染色体核型异常病例,进一步在AZFa、AZFb、AZFc和AZFd区域均匀选择缺失高发位点排除缺失,设130例正常男性与10例女性做对照,对DAZ1~4基因进行突变性研究。包括DAZ1~4共缺失性研究和基因内点突变研究。选择同时存在于DAZ1~4基因内部的STS位点sY587,结合其PCR扩增产物中DraI酶切位点的差异判断DAZ1~4共缺失情况;选择DAZ1~4高度同源保守的1~6外显子、接头以及上下游调控区域,采用PCR-SSCP、限制性酶切(RFLP)、PCR产物测序以及特异性基因型nest相结合方法对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设sY14(SRY)基因作为阳性内参照。结果:经筛选得到80例先天非梗阻性无精与20例少精病例,所有患者及男性对照sY14(SRY)检测均为阳性,女性对照均为阴性;共发现16例DAZ共缺失患者,发生频率为20%;无精患者11例,DAZ1~4共缺失及DAZ1/DAZ2共缺失分别为1例和10例;少精患者5例,DAZ1~4共缺失及DAZ1/DAZ2共缺失分别为2例和3例;分别在3个不同患者的DAZ1的第2、4内含子发现3个变异位点,DAZ基因的调控序列、外显子及接头处未发现突变,而在130例正常对照中未见缺失及变异发生。结论:DAZ基因缺失是引起男性生殖异常的主要原因;共缺失的部位及长度与表型的严重程度未见相关性;基因组比较确定DAZ1第2内含子第64碱基处发杂合变异G→A为新的变异,是否是新的SNP位点、是否能够造成无精或少精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DAZ基因突变发生情况也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含100mg/L过氧乙酸的溶液浸泡鸡翅10min,可将其表面细菌总数由349000cfu/cm2减至970cfu/cm2;浸泡30min者,减至251cfu/cm2。而以含50mg/L过氧乙酸的溶液浸泡30min,细菌总数仍有1086cfu/cm2,未达商检合格规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解决先天性输精管缺如梗阻无精问题。方法:采用睾丸鞘膜、硅胶帽和硅胶管等材料制成人工贮精囊(artificialspermatocele,ASC)。结果:睾丸鞘膜4例,硅胶帽和硅胶管各1例,术中涂片均见精子,术后抽吸3例出现精子(2例2次,1例3次)、结论:为配合体外人工授精(IVF)或显微授精(ICSI),人工贮精囊是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无精子和严重少精子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PCR筛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Y染色体上AZF微缺失与精子生成的遗传效应关系,建立对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筛查方法。方法;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患者进行Y染色体上AZFa,AZFb,AZFc等5个基因片段的微缺失检测。结果:在64例无精子患者中,AZFb,AZFc,RBM人率分别为4.69%、17.19%、4.69%、未发现AZFa缺失。在53例严重少精子患者中,除1例同时伴有RBM缺失外,均为AZFc缺失,未发现AZFa和AZFb缺失,缺失率为18.87%。30例正常对照组未发现5个区域缺失。结论:精子发生与Y染色体上的多个基因有关,AZFb,AZFc的微缺失是导致无精子和严重少精子的重要原因,AZFc区微缺失可作病因筛查主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8.
人工授精已有200年历史。主要适用于男性生精.射精障碍.染色体遗传缺陷等.成功率约40%。Steptoe1978年报道第1例试管婴儿的成功。其适应证包括女性无卵不排卵.输卵管疾患及子宫内膜异位等。成功率为6%~12%。显微授精,适应于体外人工受精失败.梗阻无精或仅有精子细胞等,其受精率可达到67%,后有划时代突破性进展现将人类辅助生育技术的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Jones硅胶假体植入治疗阳萎10年随访刘树君1张秀清1杨克学2刘奎我院于1987~1990年对10例老年阳萎患者行Jones银丝绞柱硅胶假体植入术,术后10年随访情况如下。1临床资料年龄52~67岁,均65岁,与其妻年龄相差2岁~15岁,均7岁,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