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背景:以往有研究表明了腰骶矢状面参数与腰椎间盘突出重吸收现象的相关性,但腰骶矢状面参数包括了腰椎前凸角、腰骶关节角、骶骨倾斜角等众多参数,且各参数对椎间盘重吸收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另外目前对具体某一节段椎间盘突出重吸收的研究尚少,测量数据也多从数字化X射线摄影或CT中获取,而从MRI中测量的腰骶矢状面参数与L5/S1椎间盘突出后发生重吸收的相关性报道则较少见。目的:观察L5/S1椎间盘突出重吸收后腰椎矢状面参数的相应改变,筛选出椎间盘重吸收过程中变化最显著的腰骶矢状面参数。方法:选择具有完整MRI影像资料的5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且单纯接受非手术治疗L5/S1突出节段发生重吸收现象。MRI测量冠状面上的最大突出层面的突出面积、腰骶矢状面参数,包括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α)、L5/S1椎间盘角(β)、椎间隙高度、腰骶关节角、骶骨平台角、骶骨倾斜角、下腰椎前凸角,将腰骶矢状面参数在R软...  相似文献   
2.
<正> 故障现象:在做普通X线摄影和直线轨迹断层时,影像密度减低。做圆和椭圆轨迹断层时,影像失真严重,曝光量不足,分辨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普济方》治疗肢体痹症的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普济方》中治疗肢体痹的组方。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统计组方中中药的使用频次,以及药性、药味、归经的频次分布;针对高频中药(使用频次≥30次的中药),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建立可视化网络关联图,并采用Aprior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中的CHAID、CRT、QUEST决策树方法进行规律识别的挖掘。结果 共筛选271首方剂,涉及272味中药;高频中药有24味,使用频次位居前5的中药依次为肉桂、防风、附子、当归、川芎。272味中药的药性以温性、寒性为主,药味以辛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肾经、肺经常见。网络关联图提示防风、当归、川芎、肉桂、附子与其他药物的关联性较强,其中防风是核心用药。聚类分析将高频中药聚为5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5组2味药有效组合和3组3味药有效组合。以当归为因变量的决策树筛选出川芎、防风,其中川芎为最佳识别中药。结论 《普济方》中治疗肢体痹的组方以防风、川芎为核心配伍药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