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产妇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诊断与探讨治疗措施.方法 21例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给予常规吸氧、输血的基础上,给予对症治疗,如补充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等,死胎者进行引产或剖宫产,出血不止者使用纱条子宫腔填塞,治疗结束后观察新生儿存活率、产妇抢救成功率.结果 2007年~2009年收治9例D I C,其中产后6例产前3例;活产新生儿6例,围产期儿死亡3例,新生儿成活率66.67%;产妇在给予急救后,抢救成功5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55.56%.2009年至今收治12例D I C,活产新生儿10例,围产期儿死亡2例,新生儿成活率83.33%;产妇抢救成功8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66.67%.结论 早发现、对症治疗是抢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关键,肝素临床使用尤应慎重.  相似文献   
2.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又称为良性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常问的出血性疾病,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可因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危及母儿生命,因此尽早发现,严格监测,作好预防抢救措施,及时进行综合治疗,对减少严重产后出血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将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本院收治的42例PA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在护理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应注重赛前科学的训练.笔者通过对参加国赛选手连续三年的辅导,采用强化心理素质,调整作息时间,攻克技术难点,提高应变能力等措施.得出,科学的赛前训练能提高比赛成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我市地处山区.盛产柿、山楂等植物,植物性胃石的发病率多年来一直较高。近几年,随着我们对植物性胃石疾病重视的加强,在易发人群中进行了广泛的防病宣传,对可疑病人进行早检查、早治疗。由于采取了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使最近几年的发病率又明显下降。保守治疗的治愈率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可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健康[1].为了解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状况,笔者在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6月~2008年3月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智能电针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4例。2组均采用常规药物联合智能电针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指导患者用药,并嘱咐其谨遵医嘱,向患者家属强调家庭照护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观察组则给予认知行为干预,2组均连续治疗3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医证候量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等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P ANSS总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后与治疗结束后3月后2组GSE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后与治疗结束后3月2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评分及SQLS总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智能电针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提升其自我效能感的同时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8.
缓解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教育能缩短精神病患者恢复期的疗程和平均住院时间,消除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各种心理负担,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恢复和增强他们的生活能力,对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预防病情复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解缓解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心理健康护理教育对产后抑郁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48例患者进行研究,予以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在干预前后各进行1次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以及出院3个月的依从性情况评定。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的SAS、SDS得分均明显降低,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患者住院期间,在医护人员监督下均能按医嘱服药及心理调适,出院3个月后,按时服药患者为42例,占87.50%。结论心理健康护理教育对于产后抑郁症预后较好,且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