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IL-33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活性的细胞因子,属于IL-1家族新成员,可作为核内定位分子发挥转录因子的作用,亦可作为一种前炎性细胞因子参与组织特异性免疫病理损伤.IL-33还被认为是细胞坏死后释放的一种“警报素”,在激发免疫系统引起组织损伤或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证实,IL-33通过与其受体ST2结合,活化胞内核转录因子(NF)-κB等信号通路,参与调节炎症反应、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SPE-UPLC法分析养血清脑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C18固相萃取柱去除养血清脑颗粒中的基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含量。采用Acquity BEHC18(50 mm×2.1 mm,1.7μm)色谱柱,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0.2 mL.min-1,柱温40℃。结果:SPE-UPLC法测得芍药苷浓度在5.0~80.0μg.m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n=6)为99.4%(RSD=2.83%)。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并能有效去除药物基质保护色谱柱,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北京医院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本院灯盏细辛注射液(活血化瘀中药)临床应用的情况及安全性.方法 调查本院193例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住院患者(男127名,女66名)的病历资料,填写研究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主要诊断、症状、用药剂量及疗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对患者原患疾病的影响及转归,经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平均剂量分别为(39.17±3.73)mL,疗程平均为(8.8±5.2)d,每日通过静脉滴注给药1次;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2%;用药前后,WBC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LT、AST、BUN、CREA、GLU及Hb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院灯盏细辛注射液使用较合理,按说明书推荐方法使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异常而引起视网膜的微循环损害,造成的眼部严重并发症。长期的高血糖环境会损伤视网膜血管的内皮,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变,如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体增殖甚至视网膜脱离。DR通常分为非增生性和增生性两类。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征是血管膨胀、微动脉瘤(血管变弱)、视网膜出血,以及视网膜浮肿。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征是新生血管形成。DR从视网膜的微小血管出现轻微的退化开始,血管壁的一些部分向外膨出,液体从血管渗出到周围的视网膜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立不耐受患儿晕厥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确诊为直立不耐受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晕厥事件发生分为晕厥组及非晕厥组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136例直立不耐受患儿中,晕厥组77例(56.62%),非晕厥组59例(43.38%);两组患儿的体质指数、诱因中持久站立比例、伴随症状中视物模糊/眼前发黑、冷汗和面色苍白比例、晕车史、两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及平均血流速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质指数偏低,持久站立为诱因,伴随视物模糊/眼前发黑、冷汗和面色苍白,有晕车史,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快的直立不耐受患儿容易发生晕厥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人工通便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将76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在蓝光照射的基础上给予人工通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其余的护理措施2组均相同.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胎便排净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持续天数和光疗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生后第1天到第9天经皮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人工通便能促进早产儿早日排完胎便,有显著降低早产儿黄疸指数和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肺炎心衰患儿血管内皮活性因子水平变化与动脉血氧分压的关系,探讨心衰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Geriss硝酸盐还原酶两点法测定不同程度肺炎患儿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一氧化氮(NO)水平,同时测定动脉血氧分压,并以正常小儿作对照.结果肺炎组血浆ET、Ang Ⅱ、NO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肺炎心衰组血浆ET、Ang Ⅱ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肺炎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NO较正常对照组和肺炎组明显降低(P<0.01).心衰纠正后,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恢复,但仍未恢复到正常范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肺炎患儿PaO2与血浆ET、Ang Ⅱ及NO无相关性(P>0.05),肺炎心衰患儿PaO2与血浆ET、Ang H呈负相关(r=-0.73、-0.67,P<0.01),与血浆NO呈正相关(r=0.71,P<0.01).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ET、Ang Ⅱ和NO共同参与了肺炎的病理生理过程,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引起重症肺炎时心力衰竭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肺功能的交互作用。方法选择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2例为先心组,健康体检儿童40例为对照组,进行肺功能检查与血气分析(PaO2、PaCO2、pH值)及血C-反应蛋白(CRP)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先心组患儿的呼吸频率(RR)高于对照组,每千克体质量潮气量(VT/kg)、潮气呼吸峰流速(PTEF)、达到峰流速的时间与呼吸时间的比值(TPTEF/Te)、达到呼气峰流速时呼出的气体容积与呼气容积的比值(VPEF/V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从单纯先天性心脏病到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到合并肺炎与心力衰竭,RR水平越来越高,VT/kg、PTEF、TPTEF/Te、VPEF/Ve水平则越来越低;单纯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合并肺炎与心力衰竭患儿与对照组比较,PaO2水平逐渐降低,CRP水平逐渐升高。结论肺功能测定能够反映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肺功能的病理生理特点,血气分析及血CRP测定能反映患儿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le to right shunts,CLRS)患儿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儿科住院确诊的CLRS患儿62例为试验组,门诊健康体检儿童4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其红细胞2,3-DPG的含量,同时检测其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液酸碱度(pH)和血氧饱和度为50%的氧分压(P50O2),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试验组红细胞2,3-DPG含量(2.76±0.98μmol/mL)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动脉血PaO2、pH、Hb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室间隔缺损患儿的2,3-DPG含量最高,其次为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且各类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红细胞2,3-DPG水平与PaO2水平存在线性关系[2,3-DPG=12.007 8–(0.154 7×PaO2)],P50O2水平与2,3-DPG水平也存在线性关系[P50O2=26.303 6+(1.799 2×2,3-DPG)]。结论 CLRS患儿体内存在低氧现象。红细胞2,3-DPG含量、血气分析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的检测对进一步了解CLRS病情转归机制,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免气腹与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龙英  章青  倪倩  曹蕾  陈丹妮 《医学综述》2011,17(14):2200-2201,2204
目的通过对免气腹与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对比分析,探讨免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行免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免气腹组)患者26例,及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气腹组)31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发生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免气腹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气腹腹腔镜组[(97.6±24.7)min vs(120.9±26.4)min,(P<0.05)]。免气腹组术中出血量[(227.4±84.5)mL vs(339.6±98.7)mL,(P<0.05)]明显少于气腹组。气腹组术后发生5例皮下气肿,而免气腹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气腹腹腔镜子官肌瘤切除相比,免气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循环呼吸影响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但其对术后再次妊娠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