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巨噬细胞可以极化为两种表型:经典激活巨噬细胞(M1)和替代激活巨噬细胞(M2),前者分泌促炎细胞因子来促进炎性反应,而后者分泌炎性抑制因子抑制过量炎性反应、促进血管生成、组织修复和肿瘤生长等。作为重要的第二信使,活性氧(ROS)不仅导致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而且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在不同刺激条件下,ROS可调控巨噬细胞的极化过程,使其向不同表型转换,从而发挥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围绝经女性阴道微环境并进行干预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妇科进行体检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270例。患者均进行药物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的阴道微环境以及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参与本次调查患者pH值检测结果优于干预前,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参与本次调查患者干预前阴道微环境检查结果为:有210患者有阴道微生态有异常现象,检出率为77.77%,干预后有162例患者有阴道微生态异常现象,检出率为60%,组间有明显差异χ2=19.9078、P 0.05。结论在围绝经女性患者中治疗可采取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药物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宫内组织残留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宫内组织残留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诊断为难治性宫内组织残留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予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及生化汤加减并辅予宫腔上碘甘油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1周后复查B超.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及生化汤加减并辅予宫腔上碘甘油治疗难治性宫内组织残留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甲氨喋呤(MTX)和米非司酮辅以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用MTXS0mg/m^2单次肌注,米非司酮50mg口服,每日两次,共3天。并口服少腹逐瘀汤加天花粉7天,对照组单用MTX50mg/m^2单次肌注,米非司酮50mg口服,每日两次,共3天,定期监测血8-HCG及彩超监测包块大小等。结果:观察组治愈93例,治愈率为93%;对照组治愈82例,治愈率为82%。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B—HCG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及包快消失所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MTX和米非司酮辅以中药治疗非破裂型异位妊娠安全有效,优于单用MTX和米非司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收集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70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根据分子标志物和激素受体状态,将其分为多种亚型。对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数据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χ2检验,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生存曲线显示,TNBC 患者(n=85)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患者(n =615)的10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并低于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P=0.001),与其他亚型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NBC与nonTNBC患者在绝经状态、组织类型、AJCC肿瘤病理状态、AJCC淋巴结病理状态和年龄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综合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是TNBC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1)。伴随肿瘤患者生存时间也短于无肿瘤患者(P=0.009)。结论 TNBC临床病理特征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差异较大。手术完全清除肿瘤对TNBC患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氨甲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  余韬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5):508-509
目的:探讨氨甲蝶呤(MTX)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米非司酮100mg/d,共3d口服,MTX1mg/kg静注1次,第2天肌注甲酰四氢叶酸0.1mg/kg解毒1次;同样方法单用MTX的病人及单用米非司酮的病人设为对照组。结果:MTX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的成功率为80.3%,明显高于对照组。现察治疗期间病情变化,发现疗效与血β-HCG高低及有无心管搏动有关。结论:MTX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适用于生命体征平稳,无剧烈腹痛、无心管搏动及血β-HCG<50IU/L的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  相似文献   
8.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变异所引起的脱氧核糖核酸序列多态性。SNP多为双等位型标记,具有分布密度高,突变率低,位置不均匀等特点。在法医领域,SNP广泛应用于身份鉴定、系谱推断、始祖推断和表型推断等场景。但目前第一代测序技术对SNP的分析效率尚不理想。而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逐步发展,SNP的处理效率可以得到极大提升。因此,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分析SNP在法医学应用上有着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内镜、腹腔镜下对于5 cm以内小型间质瘤治疗临床评估,拟对小型胃间质瘤探寻最佳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近4年术后病理确诊的胃间质瘤(肿瘤直径≤5 c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39例行内镜治疗(138例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1例行内镜下全层切除术),55例行独立腹腔镜治疗,针对临床特点、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病理、术后随访等多角度对比分析。结果内镜组与腹腔镜组比较,内镜组在不同瘤体大小组间年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间质瘤最常见部位为胃底(68%vs.49%),其次为胃体(29%vs.42%);腹腔镜组瘤体直径大于内镜组[(1.22±0.72)cm vs.(2.96±1.36)cm,P<0.05]。围手术期间术后出血、发热、穿孔、腹膜炎发生比例接近,术中出血腹腔镜组出血量及手术耗时以及治疗费用均大于内镜组(P<0.05)。术后随访上,只有内镜治疗组内出现病灶溃疡1例(1/139)(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切除直径5 cm以内的胃间质瘤是安全可靠的,内镜治疗与腹腔镜治疗疗效接近,但创伤更小、出血等并发症更少,患者治疗负担更轻。  相似文献   
10.
周争立  余韬 《药物与人》2014,(12):194-195
目的:探讨经阴道宫颈扩张引流术+宫颈管放置碘仿砂条治疗绝经后宫腔积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20例绝经后宫腔积脓患者,经阴道宫颈扩张引术+宫颈管放置碘仿砂条的治疗经过.结果:20例患者阴道分泌物明显减少、消失;腹痛消失;体温及血象正常;复查阴道B超未见明显积液.治愈率为100%.结论:经阴道宫颈扩张引术+宫颈管放置碘仿砂条可以达到控制炎症,防止颈管粘连,充分引流的作用,治疗绝经后宫腔积脓效果满意;而且副作用小,价格便宜,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