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扁平足X线片测量法与比值法、三线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X线法测量足弓,并与足印比值法和三线法的方法比较,为扁平足提供新的测量方法。方法:以足印比值法选择Ⅰ~Ⅳ型分布相对均匀的48人共96支足印,通过X线片测量,再与两种足印法进行评定。结果:X线片测量显示,内、外侧纵弓角对照比值法Ⅰ~Ⅳ型和三线法正常、轻、中、重顺序依次增加,舟骨结节距离依上述顺序而递次减小;比值法、三线法测出扁平足发生率分别为42.7%、43.6%,其中轻型比例分别为43.9%、50.0%,中型比例为31.75%、42.9%,重型比例分别为24.4%、7.1%。结论:两种足印测量方法与X线片测量结果之间密切相关,但在扁平足分型比例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种训练方法对低体力活动伴不良身体姿态大学生的健康促进效果,为不良姿态大学生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方式提供参考。  方法  经评估后将秦皇岛市某高校30名久坐伴有典型上交叉综合征特征者随机分成无负荷等张训练组(IT)、等张阻力训练组(RIT)、健康教育对照组(C),对实验组实施12周的等张训练。于训练前、后测试两组受试者的Heath-Carter体型、颈椎夹角、颈椎伸展、肩胛骨内收幅度、颈肩肌表面肌电信号数据。  结果  训练后IT、RIT、C组Heath-Carter的体型内、中、外3因子分别为[(3.68±1.01)(5.68±1.05)(3.17±0.54),(2.84±0.84)(5.87±1.45)(1.34±0.10),(3.82±0.18)(4.83±1.03)(3.30±0.22)],两实验组的中胚层增加,内、外胚层减小。训练后IT、RIT、C组的颈椎夹角分别为(32.70±9.20)(20.78±2.24)(11.24±3.21)°,颈椎伸展角度分别为(3.21±1.82)(2.24±0.60)(1.24±0.01)°,肩胛骨内收幅度分别为(3.44±1.28)(3.08±1.35)(6.08±1.57)cm,两实验组的3个指标均明显提高(F值分别为8.43,7.29,8.04,P值均 < 0.05)。训练后IT、RIT、C组的颈、肩部拮抗肌共激活比值分别为(0.11±0.01)和(0.34±0.02)(0.31±0.01)和(0.56±0.03)(0.36±0.11)和(0.69±0.04),两实验组的共激活比值均降低(F值分别为27.39,5.85,P值均 < 0.05)。颈肩部肌-骨系统活动特征以IT组的变化更为显著(P < 0.05)。  结论  等张阻力训练增加肌-骨系统体积和减脂的效果更明显,无负荷等张训练对改善和纠正上交叉综合征姿势效果要优于等张阻力训练。久坐伴有不良姿态的大学生可优先选择无负荷等张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及协调性后再增加训练负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扁平足及其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足印比值法和运动能力测定法,对沧州市某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男性扁平足发生率为24.42%,女性为24.11%,两性差异无显著意义。总体扁平足发生率为24.24%,相当于40年前报道的6.42%的3.8倍。扁平足组与常态足组运动比较,无论是男性立定跳远、50 m短跑、1 000m长跑;或是女性立定跳远、50m短跑、800m长跑。各项成绩两组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扁平足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40年来大学生足弓高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负重超等长训练后下肢及髋、膝、踝关节动力学和刚度的变化。方法:对16名不间断常规力量训练的男子篮球运动员实施8周下肢负重超等长训练,每周进行3次肩负杠铃原地垂直下蹲跳训练,采用30%1RM负荷。每个训练周结束后测量一次最大重复重量(onerepetition maximum,1RM)以调整下周负荷。分别于训练前后采用VICON系统和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纵跳动作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并经逆向动力学方法计算净关节力矩。根据弹簧-质量模型计算下肢刚度和下肢关节刚度。结果:与训练前相比,8周负重超等长训练后纵跳高度和最大地面反作用力显著增加;髋、踝关节峰值力矩、峰值功率、做功均显著提高;下肢刚度和髋、踝关节刚度显著提高。训练前后膝关节峰值力矩、峰值功率、做功和刚度无显著改变。结论:8周负重超等长训练能提高纵跳成绩,提高下肢及髋、踝关节动力学和刚度,可作为提高篮球运动员弹跳能力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扁平足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为扁平足的相关研究积累基础性资料。方法采用足印比值法和体能测定法对沧州市某体校13~18岁学员208名进行测试,其中男生110名,女生98名。结果男生扁平足检出率为30.00%,女生为2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P>0.05)。男生扁平足组与非扁平足组立定跳远、100 m跑、3000 m跑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扁平足组与非扁平足组立定跳远、100 m跑、3000 m跑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扁平足对体校学生的弹跳、速度、耐力等运动能力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男子篮球运动员不同负荷下负重蹲跳(WCMJ)的动力学和肌电图变化。方法: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8名。先测试受试者半蹲时的最大等长肌力:受试者双脚站立于测力台,上身保持挺直,屈膝约100度,将杠铃杆调整至合适高度,以最快速度和最大力量蹲举固定不动的杠铃约5秒,从测力台软件上读取地面反作用力最大值,记录为下肢最大等长肌力(MVC)。以10%、20%、30%、40%、50%和60%MVC负重,进行WCMJ。采用三维测力台记录受试者纵跳时的下肢动力学数据,利用力量-时间曲线,判断离心阶段与向心阶段,并计算最大速度、离心及向心阶段相对爆发力等衍生数据。同步测试收集受试者半蹲跳时肌外侧肌和股二头肌肌电数据,依此对蹲跳(CMJ)及不同负荷WCMJ的肌电信号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WCMJ动作对最大速度、相对爆发力、腾空时间和高度、积分肌电的影响。结果:(1)离心阶段:负荷增加至30%MVC,最大速度开始下降,40%、50%MVC负荷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最大爆发力随负荷增加而增加。股外侧肌标准化积分肌电值随负荷增加而上升,股二头肌标准化积分肌电值随负荷增加先升后降。(2)向心阶段:最大力量随负荷增加而增加,相对最大爆发力随负荷增加而增加,30%MVC负荷时达到峰值,之后下降。所有负荷之间股外侧肌积分肌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二头肌积分肌电值随负荷增加而上升,50%MVC负荷时下降。结论:随着负荷增加,机体通过提高运动单位的募集提高相对最大爆发力,负荷过高则募集运动单位的能力下降。提高下肢肌肉爆发力,应采用低于30%MVC负荷的WCMJ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