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的认知、态度及影响护士实施术前访视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围术期护理内容及参考有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53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缺乏全面正确的认知,仅45人(29.4%)愿意进行术前访视,37.9%护士能够认识其角色;愿意进行术前访视、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及术前访视过程中需运用专业知识及临床相关知识为影响护士对术前访视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护士对术前访视工作中应承担的角色认识片面.这种片面认识易影响护士术前访视工作的开展。护理管理者需加强对术前访视工作继续教育的培训,并鼓励护士积极参与术前访视.以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认知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的认知、态度及影响护士实施术前访视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围术期护理内容及参考有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53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缺乏全面正确的认知,仅45人(29.4%)愿意进行术前访视,37.9%护士能够认识其角色;愿意进行术前访视、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及术前访视过程中需运用专业知识及临床相关知识为影响护士对术前访视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 护士对术前访视工作中应承担的角色认识片面,这种片面认识易影响护士术前访视工作的开展.护理管理者需加强对术前访视工作继续教育的培训,并鼓励护士积极参与术前访视,以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孙建  王彦玲  于泊 《河北医学》2016,(10):1610-1612
目的::研究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手术在微创整形外科领域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治疗40例患者予回顾性分析,对比治疗前后手术效果、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本研究40例患者中,通过1~3次颗粒注射后,皱纹减轻,乳房填充处柔软,且每侧隆乳注入40~80mL/次,面部各部位填充量4~30mL/次,两次填充的时间间隔为3~6个月;治疗后,患者各注射部位满意度均较高,和治疗前(0.00%)相比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40例患者治疗后无并发症出现,随访1年发现局部硬结1例(2.50%),通过按摩与热敷后逐渐消失,皮肤瘀斑1例(2.50%),经局部理疗后消退,未出现皮肤坏死、脂肪液化与感染现象。结论:于微创整形外科领域中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手术全期护理新理念的提出与发展,术前访视已成为手术全期和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我国“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普遍开展了术前访视。术前访视拓展了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骨创伤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该院骨创伤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之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采用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采用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用于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结果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创伤手术患者,采用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知识掌握的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本省5所三甲医院手术室护士153名,外科手术病人48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术前访视知识护士问卷平均分为43.18分,不同教育背景,年龄,职称得分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同年龄段,工作在不同医院,以及是否参加过术前访视相关知识培训班的护士得分有统计学意义。病人问卷平均得分为48.9分。结论大多数护士缺乏足够的术前访视相关学科的知识,建议加强对手术室护士进行相应的术前访视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培训课程的继续教育及在校护生外科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育,并鼓励护士积极参与术前访视的工作,共同促进术前访视工作更好的落实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奥曲肽同泮托拉唑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开展研究,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以泮托拉唑治疗为主,研究组以奥曲肽同泮托拉唑联合治疗为主,对比用药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用药治疗时间、出血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不同药物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用药治疗时间、出血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奥曲肽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治疗有效率高,可使出血尽快停止,并缩短患者的用药治疗、住院等时间。  相似文献   
8.
影响术前访视实施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术前访视实施的因素。方法根据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及参考有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53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护士对术前访视缺乏全面的认知,仅45人(29.4%)愿意术前访视病人,58人(37.9%)的护士能够认识其角色地位;(2)护士对术前访视的态度:愿意进行术前访视者45人(29.4%),不愿意30人(19.6%),无所谓78人(51.0%);(3)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44人(28.8%)认为术前访视应由护士承担,109人(71.2%)则认为应由麻醉师承担;(4)影响护士实施术前访视的主要因素为:愿意进行术前访视(Q1),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Q2),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Q3),且(Q1%@ 1008-6692  相似文献   
9.
1 病例资料男 ,31岁。因进冷食后感上腹隐痛 ,约 3小时后转至右下腹呈持续性疼痛 ,伴恶心 ,无腹胀、腹泻、反酸、嗳气 ,无发冷、发热及黄疸 ,未予任何治疗 ,后腹痛波及整个下腹入院。患者 13年前患过阑尾炎 ,经保守治疗痊愈。查体 :体温 37 8℃ ,脉搏 92 /min ,血压135 / 75mmHg。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腹平坦 ,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下腹压痛伴反跳痛 ,腹肌紧张如板状 ,未触及包块 ,无移动性浊音 ,肝肾区无叩击痛 ,肠鸣音减弱 ,腰大肌试验阳性。血白细胞 12 7×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74 9,血红蛋白 14 4g/L。尿常规未见异常。X线立位腹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护理配合进行分析。方法以该院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之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采用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采用临床护理品配合用于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的术中各项指标和并发症,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大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配合能改善患者术中各项指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