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采用膜片钳技术以全细胞方式在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记录到一种延迟外向电流.机械力作用下可引出一外向电流,膜电位为30mY时其大小为(54.12±53.23)pA,60mV时为(106.13±47.42)pA,90mA时为(154.01±53.22)mV.说明血管内皮细胞上存在机械敏感性通道,并且这种通道不同于以往在内皮细胞上发现的机械力激活的内向整流性通道.不同的流动剪切力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fos和c-myc蛋白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c-fos蛋白表达在静态时非常低,在4dynes/cm2和10dynes/cm2的剪应力都可诱导c-fos蛋白水平迅速增加,尤其是10dynes/cm2的剪应力.并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到1.0h时达到高峰,随后下降,2.5h时接近基础水平.c-myc蛋白在静态时表达也非常低,经剪切力作用后缓慢增加.  相似文献   
2.
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和凋亡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通过建立HUVEC(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以LPS(脂多糖)刺激,观察其损伤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施加两种大小剪切力,以探讨流体动力学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观察此过程中IL-6及IL-8的变化。结果显示,LPS加入细胞培养中可明显诱导HUVEC的凋亡,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也相应增加。在此基础上,将两种大小剪切力与LPS共同作用于细胞,发现剪切力(15dyn/cm^2)可以抑制LPS诱导凋亡,而剪切力(4dyn/cm^2)效果则不明显。同时,剪切力与LPS这两种均能单独诱导IL-6及IL-8分泌的刺激因素并不能协同作用,剪切力会抑制LPS诱导的IL-6分泌。且剪切力(15dyn/cm^2)比剪切力(4dyn/cm^2)时的抑制作用要强。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蛋白C对凝血酶激活的纤维蛋白抑制剂(thrombin activatable fribrinolysis inhibitor,TAFI)的作用的影响,近而更深一步弄清楚血凝块形成初期TAFI对纤维蛋白溶解的调节机理,根据生物试验建立了一个关于蛋白C和TAFI的凝血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动力学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到:凝血酶激活的纤维蛋白抑制剂刺激因素必须大于一个阈值纤溶系统才能发挥作用;当TAFI少量缺乏时,对血液凝固的影响不是太大;只有当TAFI的缺乏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但当TAFI过量时对系统的影响很大;系统对TAFI的需求随着蛋白C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取一些能够体现基因序列中编码区和非编码区这两个功能域特征的序列片段--特征序列,本文提出了一个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搜索特征序列的新方法.然后应用聚类分析方法验证特征序列提取方法的可靠性.聚类结果表明我们提取的特征序列能够反映基因序列中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的特性,从而说明提出的提取特征序列的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正反馈和负反馈反应在凝血放大中的动力学作用。方法 运用模型化方法就凝血的中心反应建立动力学模型。结果 当β≥β0(存在但不易由模拟结果得到)时系统才有正平衡解;逐渐增加κ2的值,发现因子Xa的浓度从轻微的振荡到一个正平衡解改变为逐渐增加到一个正平衡解;当κ3超出正常生理意义的8倍,系统开始出现极限环解。结论 很显然Xase必须大于一个阈值凝血反应才能放大,此阈值随APC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通过进一步分析系统的震荡及周期性与APC的关系,发现震荡有可能发生在病理情况下,另外根据数学动力学原理,尝试着给出了血友病治疗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心瓣膜置换术远期死亡因素的Logistic 回归模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导致病人术后远期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模型分析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训练集,进行残差分析,并用刀切法加以检验,得到:患者有糖尿病史、术后射血分数小于35%、主动脉阻断时间在61~90min、患者年龄小于15岁和大于65岁为术后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