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林洁  黄美莲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1992-1992
为了解本市区儿童铅污染情况,我们对2003~2004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210例儿童进行了血铅含量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 ,精神因素与肺结核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在肺结核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后 ,多数病人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 ,使得病情加重 ,形成病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我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 ,根据结核病的特点 ,对肺结核病人施行了必要的心理护理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 根据每个病人的性格特征施行心理护理由于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 ,多数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如焦虑、惧药、失落孤独、消极自悲心理等。初发病人对肺结核病感到害怕 ,复发病人又担心不能治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清远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采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对照组患儿未采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影像学恢复情况、体征和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肺炎影像学恢复的时间、发热消失的时间、咳嗽消失的时间、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都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以较快改善患儿症状和体征,缩短病程,并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金属基托和塑料基托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金属基托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治疗优势。方法:对我院口腔科牙齿缺失患者280例分别进行塑料基托和金属基托的全口义齿修复治疗,对患者带基托6个月后的义齿咀嚼功能咀嚼率、义齿引发的口腔炎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就医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统计,分析金属基托对口腔义齿修复的治疗优势。结果:金属基托作用下全口义齿修复后患者的咀嚼功能评价显著优于塑料基托义齿修复下的咀嚼功能(P〈0.05),且金属基托组患者的口腔炎症发生率17.14%显著低于塑料基托组的95%(P〈0.05),患者的就医满意度评分(84.78±7.01)分显著高于塑料基托组评分(66.31±5.32)分(P〈0.05)。结论:金属基托全口义齿修复对患者咀嚼功能的修复,避免口腔炎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信心,对义齿修复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建立口服苯丙氨酸负荷实验筛选苯丙酮尿症(PKU)杂合子的方法。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观察4例PKU杂合子(为已确诊PKU患儿的父母)和4例年龄、性别、体质量与前者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空腹、口服苯丙氨酸后1、2、3、4、6、24 h,血清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浓度及其比值(Phe/Tyr)的变化。血清Phe、Tyr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结果口服Phe 2 h,PKU杂合子与对照者的Phe/Tyr均达到峰值,两者间血清Phe浓度和Phe/Tyr呈现显著差异(P<0.05);且两者之间的数值范围无重叠,其中Phe/Tyr的差距更大。结论口服苯丙氨酸负荷实验有助于筛选人群中的PKU杂合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提高抑郁症患者自我照护能力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疗法。比较两组焦虑、抑郁、自我照护能力、应对方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自我照护能力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增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积极应对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增高(P0.05),其消极应对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可有效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神经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0是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细胞因子,与毛发的生长调控密切相关。实验拟观察白细胞介素10和神经生长因子在斑秃患儿斑秃周围毛囊中的表达。选取2006-03/2007-02于本科首次就诊的60例原发性斑秃患儿,取斑秃周围1 cm 范围内松动毛发约30根;另取20名无毛发疾患儿童的欲脱落头发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所有受试者毛囊中白细胞介素10 mRNA和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显微镜下见所取毛发毛囊均处于退行期样改变。斑秃组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为阴性,而对照组的表达为阳性;白细胞介素10 mRNA的表达对照组亦高于斑秃组(P < 0.05)。白细胞介素10 mRNA和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异常与斑秃有关,其表达的减弱可能参与斑秃的发病。  相似文献   
8.
谭菜军  黄美莲 《全科护理》2016,(34):3635-3637
[目的]分析女性住院精神病病人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制定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暴力行为的39例女性住院精神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病人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病人发生暴力行为的类型、原因从4个分类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生暴力行为的39例女性精神病病人均包含系统、个人、环境等多个原因所致,其发生的可能性会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分析病人发生暴力行为的根本原因,加强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从多方面、多渠道进行管理,才能减少女性住院精神病病人暴力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程生理盐水密闭式回血法在血液透析(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300例H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单向开放式回血法,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回血法;比较两种回血方法的临床效果,评价回血时间、回输生理盐水量、患者凝血状况差异,检测两组开始透析时与透析治疗3个月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回血时间、回输生理盐水量及凝血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CRP水平、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生理盐水密闭式回血法与传统单向开放式回血法比较,能够降低HD患者体内CRP水平和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神经梅毒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性病在我国的再度蔓延,梅毒这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病也再度席卷而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以往罕见的神经梅毒也不断浮出水面。神经梅毒是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机体对残余螺旋体发生变态反应引起的[1]。该类患者大都因婚外性行为传染,因受社会舆论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神经梅毒患者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现就我科收治的11例神经梅毒患者,探讨他们的心理意向,作出相应的护理对策。1临床资料自2003年12月~2005年月8月,共收治11例神经梅毒患者,10例为男性,1例女性。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为38岁。已婚9例,未婚1例,但已同居,离婚1例。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而确诊,无精神病史。2例为麻痹性痴呆患者,临床表现为判断力、记忆力、计算力下降,言语欠清,有人格障碍。8例为脑血管梅毒,有偏瘫,偏感觉障碍,伴有人格改变和智力降低。2心理特征的表现2.1恐惧心理。神经梅毒的患者多因有神经科的症状如头痛,偏瘫,抽搐而入院,且患者较为年轻,或多或少都有经济压力,有的还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害怕自己以后不能自食其力,害怕孤独,害怕影响家庭、工作及前途等,亦有1患者害怕自己会死亡。2.2羞愧、负罪感。当他们得知自己患的是神经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