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丙酸睾丸酮加强米非司酮终止50~68天早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讨丙酸睾丸酮(简称丙睾)加强米非司酮终止50~68天早孕的作用,本文以68例丙睾、米非司酮、卡孕栓(PG05)药物流产为加丙睾组,30例米非司酮、卡孕栓药物流产为对照组,比较其临床效果及药效机制。临床两组间比较,加丙睾组完全流产率95.59%,对照组为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加丙睾组流产后出血天数为11.17天,对照组15.39天,少于对照组(P<0.05)。从流产物病理及组化改变上观察,对照组有绒毛水肿、滋养层细胞变性、坏死,周围有糖蛋白包绕,蜕膜轻度坏死。加丙睾组除有上述绒毛病变外,突出的改变是蜕膜细胞连同滋养层柱细胞大量坏死,残存的蜕膜细胞间的胶原纤维肿胀、变性,并有网状纤维破坏。结果显示序贯应用该三种药,对终止50~68天早孕确有高效。并皆作用于受体,系分子水平药物,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新制缓释18-甲基炔诺酮宫内节育器(LNGR-IUD)对大鼠子宫及主要脏器的影响。实验分四组:1.含药IUD组;2.不含药硅橡胶IUD组;3.手术对照组;4.正常对照组。结果表明,含药IUD组子宫内膜早期(15及30天时)有轻度炎症反应,60天时炎症反应逐渐消退,90天恢复正常。与不含药IUD组及手术对照组无差异。含药组子宫内膜呈乳头状增生与分泌,亦随时间延长而渐减轻。内膜血管仅早期呈现充血反应,30天后逐步消失。各组全身主要脏器皆未见病变,含药IUD组各期卵巢中见到正常卵泡发育及黄体形成。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研究了双侧短期人为隐睾大鼠睾丸的形态及抑制素的变化。结果发现隐睾一周和四周的大鼠睾丸和付睾重量均减轻。曲细精管直径缩小(平均直径:对照组250μm±43.75μm,1周组,159.5±32.25;4周组139.25±22.5;与对照组比P均<0.01)。Leydig细胞切面面积比明显增大(对照组为(%)6±2.4,1周组为21.83±7.4,4周组为23±11.38,P均<0.01)。电镜发现隐睾组leydig氏细胞线粒体和内浆网数量均增多,局部呈囊性扩张。睾丸间液和血清抑制素含量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P分別<0.01和<0.05),表明曲细精管破坏与leydig细胞呈一定的负相关。支持精管控制leydig氏细胞的理论,是否抑制素参于这一过程有待证实。  相似文献   
5.
6.
长期放置TCu220C宫内节育器子宫内膜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长期放置TCu220C宫内节育器(IUD)的子宫内膜病变情况,探讨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放置TCu220CIUD5-12年的妇女100例为IUD组,用宫腔定位取IUD压迹外及压迹外1cm处的子宫内膜,以年龄配比选取100例未首放置IUD妇女的子宫内膜为对照。两组内膜常规制片,HE染色后光镜下进行形态计量。结果:压迹外1cm处子宫内基本正常,所见病变毕奶于压迹处,炎中例皆有,以淋巴细胞浸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Nashed等人建立的大鼠腹膜细胞短期致癌试验法检测了现市场上应用的外用杀精子避孕药烷苯醇醚的潜在致癌性。实验结果:生理盐水、壬苯醇醚、以及烷苯醇醚的两个剂量(4 mg/kg和40 mg/kg)处理的大鼠,其腹膜细胞经体内外短期培养均未见有大于9个细胞的集落产生。而甲基亚硝基胍处理的大鼠,则可见9~30个细胞的集落(13.5±8.6个/20个高倍视野),且还可见100个细胞以上的巨大集落。依据判定指标表明烷苯醇醚无明显潜在的致癌作用。结合致畸和致突变实验结果证明该药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宫内节育器(IUD)的使用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较其它避孕方法显著升高已引起了临床医生的注意。据 Vessey 等~2报道异位妊娠与 IUD 有关,且异位妊娠发生率并随放置 IUD 时间延长明显升高。本文从病理形态学角度分析带与不带 IUD 输卵管妊娠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旨在了解 IUD 与输卵管妊娠是否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一、材料和方法本组材料选用天津医学院病理教研组1982年和1983年病理档案中全部输卵管妊娠组织切片75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