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延长给药间隔周期治疗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疗效.方法 子宫腺肌病、内异症患者共60例,随机分成两组(n=30).按药方传统给药方法,每4周肌肉注射曲普瑞林3.75 mg,共6次,疗程均为24周,设为对照组;以延长给药间隔周期的新方案作为研究组,每6周肌肉注射曲普瑞林3.75 mg,共4次,疗程亦为24周,但总用药量减少两次.观察治疗前后痛经程度、子宫体积、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痛经缓解率均为100%;研究组与对照组子宫体积平均缩小分别为37.6%与39.2%.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雌二醇(E2)水平 ,均明显降低(P<0.001),E2降至绝经期水平,分别为(65.6±8.7)pmol/L和(60.0±6.3)pmol/L;用药前,第1次用药后及治疗后12周、24周,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GnRH-a延长给药间隔的新方案治疗子宫腺肌病、内异症,同样能达到与传统方案相同的疗效,即低雌激素状态的抑制效应,但治疗费用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及血清CA125测定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120例疑为子宫腺肌病或子宫肌瘤患者,行术前腹部B超和血清CA125测定;术后切下组织送病理学检查确诊并与之对照。结果:经术后病理学证实:子宫腺肌病组术前血清CA125检测阳性率74.4%,特异度73.5%;B超诊断该病的灵敏度55.8%,特异度61.8%;以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均阳性为诊断标准,则灵敏度52.3%,特异度99.9%。结论:测定血清CA125水平,对子宫腺肌病是较好的辅助诊断指标;B超检查对该病有一定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的正确性,且方法简便、快捷、无创伤,是目前较为实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与分析上皮细胞钙粘蛋白(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CD44变异体6(CD44 varient 6,CD44 v6)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探讨其在A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AM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E—cadherin,CD44v6的表达,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cadherin在AM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表达,较正常子宫内膜弱。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D44 v6在AM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表达,较正常子宫内膜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M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E—cadherin和CD44 v6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正常内膜中,Ecadherin和CD44 v6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E—cadherin,CD44 v6在AM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细胞中表达异常,提示其可能在AM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E—cadherin,CD44 v6在AM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细胞中表达有相关性,提示二者在AM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及其合并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0例EMS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术后选择诺雷德(GnRHa)或内美通治疗,用药周期3~6个月。结果经手术及药物联合治疗后2年,50例合并不育症患者临床妊娠率70.00%,EMS复发率2.22%。结论腹腔镜手术及术后联合GnRHa等药物治疗,将明显改善和提高EMS合并不育症的疗效,显著降低EMS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卵巢癌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因早期卵巢癌常无临床症状,而出现症状时往往已有腹腔内广泛播散,所以其病死率占各种女性生殖道肿瘤的第一位。因卵巢癌多在腹腔内播散,远处转移者少,卵巢癌的腹腔化疗(腹化)日益被临床重视。既往采用腹腔保留导管给药的方法,并发症多。近年来,我院逐渐采用单针穿刺腹腔化疗的方法,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1995~1999年收治卵巢癌患者共58例,全部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年龄最大86岁,最小20岁,平均487岁。原发性卵巢癌34例,临床Ⅰ期15例,Ⅱ期5例,Ⅲ期8例,Ⅳ期6例。12 化疗方案 一般采用PC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RhoA基因沉默对人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生长、侵袭及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21只裸鼠随机分为HO8910-RhoA-shRNA组、HO8910-RhoA-NC组和HO8910组,每组7只。细胞接种法建立人卵巢癌腹腔移植瘤模型,每2天测量腹围。4周后解剖裸鼠,大体观察,测定腹水量,统计肿瘤播散器官数及瘤结节数。称量瘤体重量,并计算抑瘤率。镜下观察,应用HE染色分析移植瘤病理形态学特点。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RhoA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TUNEL技术检测移植瘤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结果:与HO8910-RhoA-NC组和HO8910组比较,HO8910-RhoA-shRNA组裸鼠腹围增长明显滞后(P<0.05),腹水量明显减少(P=0.01),肿瘤播散器官数、瘤结节数及瘤体重量均明显减少(P均<0.001),抑瘤率达70.62%。RhoA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01)。凋亡指数AI明显升高(P<0.001)。结论:慢病毒靶向沉默RhoA基因能显著抑制人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对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后月经间期不规则阴道流血和点滴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38例因月经过多而放置LNG-IUS的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予放置LNG-IUS的同时联合使用米非司酮100 mg,以后每30 d口服1次,连服3个月,停药后继续观察3个月;对照组19例单纯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RT对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疗效。方法:HRT对6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应用Kupper-man症状评分标准判定临床疗效,并抽血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E2、FSH、LH、P、AKP、TC、TG等各项指标,进行治疗前后对照观察。结果:经3个周期治疗后,患者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Kupperman评分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0.01)。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激素与生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E2、P明显升高,而FSH、LH、AKP、TC、TG等指标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T能够有效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症状,调节更年期妇女的体内激素水平,对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的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并可预防骨质疏松,防止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慢病毒和质粒作为RNA干扰载体在沉默卵巢癌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方法 分别将慢病毒及质粒载体携带的针对RhoA基因的siRNA序列感染或转染卵巢癌HO8910细胞,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定沉默RhoA基因的细胞株.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血管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研究两种载体随着细胞培养代数的增加在抑制卵巢癌RhoA基因表达及侵袭和转移能力上的差异.结果 采用质粒载体及慢病毒载体分别建立人RhoA基因稳定沉默卵巢癌细胞株,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质粒组细胞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率随培养代数的增加而下降;第15代、第25代时表达率分别为70%、45%,而慢病毒组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率维持在95%以上,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发现质粒组和慢病毒组细胞在第3代时Rho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差异;随培养代数的增加,慢病毒组RhoA mRNA及蛋白持续低表达,而质粒组RhoA mRNA及蛋白的表达逐渐增高;细胞划痕实验及血管形成实验表明慢病毒较质粒作为载体介导siRNA对RhoA基因沉默更能持续稳定地抑制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转移(P<0.05).结论 慢病毒较质粒作为载体介导RNA干扰能更好沉默目标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及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21-1(Cyfra21-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A组)及46例正常子宫内膜者(B组)术前血清CA125及Cyfra21-1的水平,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A组术前血清CA125及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B组;血清CA125及Cyfra21-1诊断子宫内膜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26.53%及28.57%,联合检查能提高诊断,敏感度为40.82%。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A125及Cyfra21-1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早期患者(P<0.05)。结论术前联合检测血清CA125及Cyfra21-1有助于子宫内膜腺癌的诊断,术前检测血清CA125及Cyfra21-1的阳性结果反应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期别晚及预后不良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