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儿,女,3小时.因发绀2小时就诊.小儿足月自然产.出生体重3.85 kg.Apgar评分1分钟和5分钟均正常.生后1小时出现颜面青紫急来我院.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3小时。因发绀2小时就诊。小儿足月自然产。出生体重3.85 kg。Apgar评分1分钟和5分钟均正常。生后1小时出现颜面青紫急来我院。患儿父母均体健,非近亲婚配。母孕2产2。第1胎女孩,足月顺产,已4岁,智力及体力发育正常。体检:体温36.9℃,呼吸42次/分,心率116次/分。无  相似文献   
3.
低出生体重儿应用人乳蛋白制剂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添加以人乳为原料的母乳强化剂(HMF)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87例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及对照组:人乳+HMF9307组(添加蛋白6 g/L)及人乳组;配方奶+HMF9308组(添加SIgA 500 mg/L)及配方奶组.结果 人乳+HMF9307组平均每日体重增长13.8 g,人乳组增长9.4 g(P<0.01),前者粪氮排泄亦明显增多.粪SIgA排泄量人乳+HMF 9307组(1.37 mg/g)及配方奶+9308组(1.38 mg/g)较两组对照组(0.62 mg/g及0.68 mg/g)明显增多(P<0.05).结论 单纯人乳喂养的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较缓慢,添加人乳蛋白制剂可促进其生长,增加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产单核细胞李斯特氏菌败血症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男,2h。因呼吸促伴呻吟2h于2004年9月7日入院。患儿系孕35+3周因“宫内窘迫”剖宫产,脐带绕颈3周,胎盘钙化,羊水Ⅲ度污染,Apgar评分正常,出生体重2.2kg。患儿娩出后全身皮肤苍白,呼吸促,呻吟,即来我院,以“早产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宫内感染”收治。查体:T36℃,P160/min,R70/min,体重2.152kg,头围29.5cm,早产儿貌,发育正常,营养欠佳,精神反应弱,皮肤苍白,躯干及四肢皮肤可见粟粒大小充血性皮疹,颈软,前囟平、触软,呼吸浅促,三凹征明显,胸廓饱满,双肺呼吸音低,心腹查体无异常,四肢肌张力可,新生儿反射弱。其母于孕32周起开始发热,持续…  相似文献   
5.
抗生素对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11例日龄7天以上新生儿肺炎住院病儿分别于没用头饱呋肟治疗前、治疗后1天、4天、7天做肠道菌群分析,同时检测10例持续应用抗生素3-8周病儿的肠道菌群。结果显示抗生素对肠道厌氧菌群的影响以治疗后1天最明显,对需氧菌的影响在第7天最明显,而对长期使用抗生素者表现在肠道菌群比例的严重失调及敏感菌量的再次增多,提示长期应用抗生素可能造成微生态平衡紊乱及耐药性的产生,为继发感染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贫血9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期发生贫血易造成缺氧而影响脏器功能 ,严重者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长期贫血还可影响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尽快找出贫血原因 ,对因治疗至关重要。通常把生后2周内毛细血管血红蛋白<145g/L或出生2周后毛细血管血红蛋白<115g/L诊断为新生儿贫血[1]。现将我们1999年1月至1999年8月收治的90例新生儿贫血原因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男59例 ,女31例 ;足月儿76例 ,早产儿14例 ;日龄天~7天38例 ,~28天52例 ;顺产38例 ,剖宫产44例 (其中早产儿4例 ) ,产钳助产和会阴侧切8例 ;出…  相似文献   
7.
4月龄以下小婴儿川崎病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4月龄以下小婴儿川崎病的临床发病特点。 方法对1999-01—2005-12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月龄以下川崎病患儿30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结果4月龄以下小婴儿川崎病以男孩多发,无季节差异;以典型病例多见,但仍有约20%患儿为非典型病例,平均确诊时间长,误诊率较高。 结论冠状动脉异常可作为小婴儿非典型川崎病惟一确诊的金指标。同时对于发热>5d,在感染性疾病恢复期再次高热,有明确病毒或细菌感染 存在,有预防接种后不明原因发热持续不退的4月龄以下小婴儿应警惕川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小婴儿化脓性脑膜炎7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小婴儿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的临床表现、转归及早期识别方法。方法对73例确诊为化脑的3个月龄以下婴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发病年龄分为新生儿、小婴儿组,对二组临床症状、惊厥发作类型、并感染情况、病原学检测结果、头颅影像学检查情况、并发症、感染项目检测结果及临床转归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儿、小婴儿化脑均以体温改变、精神反应异常、纳差、惊厥为主要表现,惊厥发作类型中新生儿组微小发作较婴儿组显著增多(P〈0.01),婴儿组强直和阵挛型发作较新生儿显著增多(Pa〈0.01);新生儿组并败血症者较婴儿组显著增多(P〈0.01);小婴儿化脑并发症发生率较新生儿显著增高(P〈0.01);婴儿组发生硬膜下积液者较新生儿组显著增多(P〈0.01)。二组预后不良患儿就诊时间较痊愈患儿就诊时间晚,有显著性差异(Pa〈0.01)。结论新生儿、小婴儿化脑危害严重,化脑的早期识别依赖于临床观察,及时脑脊液检查。婴儿易发生硬膜下积液。  相似文献   
9.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表现7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肺炎支原体 (MP)感染引起肺外各系统受累的临床特点。选择 2 0 0 0年 7月 1日~ 2 0 0 1年 6月 30日住院的78例 (男 32例 ,女 4 6例 ,平均年龄 6 .9岁 )MP感染的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确定MP感染的标准选用日本FujirebioLnc生产的Seroodia MycoⅡ试剂盒 ,用特异性免疫凝集试验方法检测血IgM抗体 ,滴度≥ 1:80为阳性 ,提示近期存在MP感染。结果全年MP感染者共 2 36例 ,其中肺外感染占同期MP感染的 33.1% ,以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皮肤粘膜受累为主 ,分别占 4 4 .9% ,19.2 % ,8.9% ,10 .3%。提示MP感染以学龄期儿童多见 ,无明显性别差异 ,可多系统受累 ,预后良好。发病机制认为与免疫因素相关。由于MP感染的肺外症状呈多样化 ,需引起重视 ,防止漏、误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表现78例$首都儿科研究所!100020@曲东 $首都儿科研究所!100020@秦雨春 $首都儿科研究所!100020@张悦 $首都儿科研究所!100020@王静霞 $首都儿科研究所!100020@王娅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一年住院新生儿疾病特点。方法 将2002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的全部新生儿据病因、病种进行分析。结果全年814例患儿中感染性及非感染性疾病各占42.1%、57.9%,抗生素使用率高于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院内感染率7.4%。结论充分了解疾病、细心观察病情、让家属理解疾病过程、对因施治才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