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晓敏  朱美莲  应小飞 《中成药》2003,25(5):U001-U002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妇科的常见病。它主要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病原体引起的[1] 。慢性盆腔炎病程迁延 ,反复发作。临床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有口服中药、西药及注射抗菌素或物理疗法 ,但效果不能尽如人意。特别是口服药物 ,因药物有效成分难以到达病灶 ,疗效欠佳 ,还容易引起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为此 ,我院研制了中药制剂复方红藤汤。使用时加入 2 %普鲁卡因溶液和庆大霉素注射液 ,进行灌肠治疗。经过我院多年的临床使用 ,疗效显著。现将 1998~ 2 0 0 1年情况总结如下 :1 处方与制备1.1 处方 红藤 15 0g ,紫花地丁草…  相似文献   
2.
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21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价值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4年10月212例CIN患者在阴道镜辅助下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治疗情况。结果:阴道镜下宫颈异常结构处取活检病理结果为CIN者212例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LEEP术后病理检查:宫颈粘膜慢性炎症13例(6.1%)、CINⅠ90例(42.5%)、CINⅡ77例(36.3%)、CINⅢ24例(11.3%),原位癌累及腺体伴早期浸润癌8例(3.8%)。术后195例(92.0%)宫颈标本边缘病理学检查未见CIN病变;术后降级者70例(33.0%),等级者122例(57.5%),升级者20例(9.4%);治愈率达89.2%。结论:LEEP治疗CIN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并发症少、避免了二次手术和过度治疗,能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在治疗的同时能进行诊断。但术后仍需定期和规范的随访以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取340份乙肝血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VM),并根据HBVM测定分为A、B、C、D、E 5组,A组44例,HBs Ag、HBe Ag均(+);B组75例,HBs Ag、HBe Ag、HBc Ab均(+);C组68例,HBs Ag、HBc Ab均(+);D组115例,HBs Ag、HBe Ab、HBc Ab均(+);E组38例,全阴或HBs Ab单项(+)。结果 A、B、C组检测HBV DNA阳性率显著高于D组,A、B组检测阳性率高于C组(P<0.05),A组稍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未检测到HBV DNA阳性。HBV DNA阳性中,HBs Ag阳性率高于HBV DNA阴性标本中HBs Ag阳性率(P<0.05)。HBV DNA与HBs Ag、HBe Ag相关性明显,与抗HBs、抗HBc、抗HBe无相关性。结论 HBs Ag对HBV感染的灵敏度较高;采用FQ-PCR定量进行HBV DNA检测可作为血清学方法的补充,对乙肝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本院存在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临床检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6株。改良Hodge实验、EDTA协同试验检、改良三维实验检测其耐药表型;引物特异性PCR法检测其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及外膜蛋白基因存在情况。结果 1株大肠埃希菌中改良Hodge实验弱阳性,EDTA协同试验阳性,改良三维实验结果可被CLA单独抑制,PCR扩增结果IMP4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5株产气肠杆菌改良Hodge实验,阴性3株,阳性两株,EDTA协同试验阴性;改良三维实验中,5株均可被CLO+CLA混合液完全抑制,PCR未扩增出目的基因条带和膜蛋白基因。结论本地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可能与IMP4型金属碳青霉烯酶存在有关,产气肠杆菌耐药机制可能与ESBLs和AmpC酶同时存在、膜蛋白表达缺失及其他未检测到的碳青霉稀酶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5.
武晓敏  王佐 《实用全科医学》2014,(10):1602-1605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5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热11例(73.3%);嗜睡、反应低下7例(46.7%);少吃、少哭或拒奶5例(33.3%),黄疸5例(33.3%),前囟紧张、饱满8例(53.3%);肌张力增高4例(26.7%);眼神呆滞、凝视3例(20%);惊厥3例(20%);腹胀6例(40%),呼吸暂停伴皮肤青紫1例(6.67%)。肺出血1例(6.67%)。治愈9例,好转4例,转上级医院1例,自动出院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在败血症的基础上,细菌侵入脑膜而患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诊断识别有赖于细致的临床观察、血培养及脑脊液检查,合理应用有效抗生素、有力的支持疗法和积极周密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分析肠杆菌科细菌ESBLs和Amp C酶,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明确耐药特征与耐药机制。方法抽取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患者标本培养的120株肠杆菌,经双纸片确证试验检测细菌ESBLs,经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检测Amp C酶,最后经MIC法测定菌株的13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结果 120株肠杆菌中,ESBLs菌检出率为50.0%,Amp C酶菌检出率为45.0%。单产ESBLs菌、单产Amp C酶菌,产ESBLs+Amp C酶菌对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耐药率与非产酶菌的耐药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产Amp C酶菌的4重耐药率与8重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组(P<0.05)。结论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为ESBLs和Amp C酶,可指导临床对症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尿液分析仪测定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该市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应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试验试剂盒对60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和鉴定,并进行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60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264例,阳性率为43.42%;男、女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22.7%、48.4%。支原体感染主要以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为主,阳性率为83.71%。对支原体感染产生敏感性较高的抗菌类药物主要包括强力霉素、四环素、交沙霉素、原始霉素。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以Uu为主,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经验用药可选用交沙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和原始霉素。  相似文献   
9.
文章回顾分析300例足月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观察可能导致孕妇羊水过少的相关因素,并分析羊水过少对于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显示胎儿畸形、胎盘功能减退、羊膜病变、母体因素均会增加孕妇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的概率;羊水过少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胎儿畸形)的概率增加,选择性剖宫产、急诊剖宫产和中转剖宫产的孕妇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出血性休克型宫外孕的疗效。方法将60例出血性休克型宫外孕患者分为腔镜组(行腹腔镜手术)及剖腹组(行剖腹手术),各3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腹腔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发热例数、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剖腹组(均<0.05)。结论出血性休克型宫外孕宫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