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正>ABO血型鉴定的准确性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的前提[1]。血型是由特定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一般不会轻易改变,但一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或其他实体器官恶性肿瘤(如膀胱癌、肺癌等)可能会造成ABO血型抗原减弱或消失[2-4,22],而给血型鉴定带来困难。本文报告1例血型抗原减弱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1 病例患者高某某,男,81岁,因头晕、乏力,上肢反复出现瘀点瘀斑,下肢浮肿且逐渐加重就诊于某医院,治疗无效后转诊至我院。  相似文献   
2.
各种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手术关键点及特点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治性宫颈切除术(RT)是一种较新的手术方法,在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同时允许患者保留生育功能.RT主要有阴式和腹式两种术式.文章就不同术式的手术适应证、手术关键步骤、肿瘤学安全性和术后生育结果等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应用于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后,肿瘤的复发率大大降低。但是仍有10%~40%的患者在初治后复发,这些患者的预后明显不如其他患者。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影响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年4月~2004年12月间收治的145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运用Kaplan—Meirer法计算术后复发率,应用Log—rank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术后复发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的复发率为21%、36%、43%。单因素分析显示:非无性细胞瘤、FIGOⅡ-Ⅳ期、肿瘤〉15cm、术后残瘤〉1cm以及术后未行标准BEP/PVB方案化疗的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性较其他患者高(P〈0.05),但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15cm并非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术后残瘤大小与术后化疗是影响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治疗应以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为主,非无性细胞瘤、FIGOⅡ—Ⅳ期、术后残瘤〉1cm等有复发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后应该及时、足量地应用标准BEP/PVB方案化疗。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仍是全球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死因,目前国内开展根治性宫颈切除术(radical trachelectomy,RT)手术的医院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中,适合行保留生育功能的腹式根治性宫颈切除术(abdominal radical trachelectomy,ART)的患者比例。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000年1月—2007年12月,腹式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尚未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泛开展前,因浸润性宫颈癌在本院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患者病历。根据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患者的指征,研究适合行ART的潜在患者人群。结果:经筛选,2000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共有3 220例患者因为浸润性宫颈癌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其中1 638例患者年龄≤45岁。根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标准,653例(39.87%)患者初步符合行ART的FIGO分期、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的标准,但其中49例患者最终因肿瘤播散而放弃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本研究最终确定604例(36.87%)患者可能适合接受ART手术。结论:在年龄≤45岁的宫颈癌患者中,有一定比例的人群符合ART的指征。对这部分患者,如能在术前充分告知患者手术的风险和获益,将有可能接受ART,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保留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已成为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的标准选择,肿瘤学安全性可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相媲美,术后妊娠率达到了30%。影响妊娠的因素除了手术方式、生理因素外,还涉及社会、家庭、心理等因素。为了提高孕产成功率,应增加患者对该手术知晓度和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需要分析不孕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本文就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后影响妊娠的相关因素及提高孕产率的措施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颈癌患者贫血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4例FIGO分期ⅠB~ⅡA期的子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将患者分为贫血组(HB<110g/L)和非贫血组(HB≥110g/L),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差异,并作相关生存分析。结果 99例(21.8%)子宫颈癌患者术前伴有贫血。贫血与FIGO分期晚(P=0.001)、肿瘤大于4cm(P<0.001)、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VSI,P=0.028)、宫旁浸润(P=0.030)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P<0.001)均显著相关,并且是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和88%(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贫血(P=0.027)、LVSI(P=0.002)和盆腔淋巴结转移(P<0.001)是早期子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贫血与ⅠB~ⅡA期子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且预示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