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1例早产儿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4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7.5mg/kg,静脉注射,次/6 h,连用7 d.结果治疗组患儿NRDS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15%与40%),呼吸窘迫消失的时间〔(77.6±9.1)h与(83.3±10.5)h〕、氧疗时间〔(69.2±7.6)h与(74.2±8.9)h〕及住院时间〔(12.5±2.9)d与(14.7±3.4)d〕明显较对照组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对预防和治疗NRDS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意义。方法32例RDS患者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监测呼吸参数、血气分析、血电解质、X线胸片等。结果23例患儿痊愈出院,9例治疗失败,改用其他机械通气模式,总成功率达72%。结论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抢救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生儿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DiaPhragmaticHerniaCDH)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对1981~1994年21117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工作中的282例围产儿(其中164例为新生儿)死亡做了尸体解剖,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对检出的CDH10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本组CDH发生率为4.74/万,其中胸腹裂孔疝8例(1例为膈膨出),食管裂孔疝2例,疝入胸腔的腹腔脏器多寡不一,临床表现均有呼吸困难,诊断为呼吸系统疾病及颅内病变,仅2例诊为CDH。结论:CDH多发生于左侧,部分伴有其他器官畸形。肺发育不良,心纵隔右移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宜争取手术治疗。今后可借助B超作为产前诊断的一种手段,有利于及早安排治疗措施.为患儿提供生存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7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3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益生菌,0.5 g、3次/d,连用21 d.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达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但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益生菌可以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缩短其达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且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黄连素栓剂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连素在国内用于治疗腹泻已有近 3千年的历史 ,但多为口服制剂 ,小儿口服困难 ,疗效不理想。为探讨和提高黄连素的治疗效果 ,我们将黄连素制成栓剂 ,通过肛门用药治疗儿童腹泻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2年 2月在我院门诊 (6  相似文献   
6.
我科1999年至2009年先后收治26例灭鼠剂中毒的患儿,其中3例为氟乙酰胺中毒,7例为磷化锌中毒,9例为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其余7例毒鼠药的具体毒源不明,但经积极有效的救治,本组26例患儿除3例治疗2天后好转出院,其余23例均治愈出院。通过上述病例阐述灭鼠剂急性中毒常见临床表现,并根据各灭鼠药虽毒理不同,救治过程中有所侧重,但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快捷、准确、综合的应用各类解救措施。在查明毒源后及早、足量、足程应用特效解毒剂也是较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甲襞微循环检查帮助临床确诊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分型和诊断。方法 对确诊的42例儿童过敏性紫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具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为明确诱发病因的病例经甲襞微循环检查,提示以广泛性毛细血管炎性损害改变为主要病理变化,同时因临床分型不同,微循环改变也有所不同。结论 甲襞微循环检查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确诊及分型有重要的协诊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过敏性紫癜甲襞微循环及其周围组织状况,为临床治疗选药提供基础病理变化的实验室资料。方法应用微循环检测仪,观察甲襞微循环(nailfold microcirculfion,NFM)管袢状态、血液流态、袢周状态,取其均值,分为轻、中、重3度。与本机所测100名健康儿童均值比较。结果管袢状态明显扭曲畸形,管径缩小,静脉淤张。血液流态呈粒缓流或粒摆流,流速减慢,红细胞聚集,自细胞增多。袢周有出血斑及渗液。分度多为中度改变。结论甲襞微循环所见,提示毛细血管网内物质变换功能不畅。属中度改变者,可能存在肾脏及胃肠损伤。该项检查为选用抗凝活血药,如潘生丁、复方丹参,强力抗炎免疫抑制剂雷公藤皂苷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意义。方法 32例RDS患者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监测呼吸参数、血气分析、血电解质、X线胸片等。结果 23例患儿痊愈出院,9例治疗失败,改用其他机械通气模式,总成功率达72%。结论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抢救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7年和2008年9~12月昆明地区部分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散发病例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感染,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rotavirus,RV)混合感染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9~12月及2008年9~12月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96份,其中2007年有46份,2008年有50份.用"胶体金法"检测A群轮状病毒(RV)抗原.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标本中诺如病毒核酸.结果 96份标本共有60份检出RV阳性,阳性检出率为62.5%;12份检出NoV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2.5%,其中5例同时两种病毒阳性,混合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5.2%.结论昆明地区秋冬季腹泻病原以轮状病毒多见,诺如病毒次之,也出现两种病毒的混合感染.混合感染时临床症状加重,病程延长,并发症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