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薇  朱滔 《浙江医学》2019,41(2):197-201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早期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好,淋巴结切除并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反而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行淋巴结切除以及切除范围,目前尚无统一标准。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技术是一项能显示可疑转移淋巴结的新技术,在子宫内膜癌诊治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被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妇科肿瘤专家用于临床实践。本文对SLN活检技术在子宫内膜癌分期及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包括相关检测技术、临床检出率、微转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3.
Ⅰb和Ⅱa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明  朱滔 《中国肿瘤》2002,11(8):489-490
回顾性分析296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Ⅰb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其盆腔淋巴结清除数、阳性数及转移频度。结果表明,盆腔淋巴结检出率受临床与病理多种因素影响。盆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宫颈肿瘤大小、间质浸润深度及脉管侵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更好地满足肿瘤患者治疗后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对年轻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放疗前行腹腔镜下卵巢移位术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 对27例45岁以下ⅡB~ⅢB期宫颈鳞癌患者在放疗前实行腹腔镜下卵巢移位术,术后恢复日常活动即开始放化疗.治疗后监测患者围绝经期症状情况,卵巢激素情况及肿瘤情况.结果 27例患者均无发生严重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开始放化疗时间平均4.9(3 ~8)天.治疗后在对最终入组的26例实验对象定期随访中,18例(69.2%)患者未出现FSH的升高,另外8例(30.8%)患者出现了FSH的升高,其中5例年龄>40岁患者中4例出现了FSH的升高.随访期间无病例发生卵巢转移.结论 年轻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特别是年龄< 40岁的患者,放疗前行腹腔镜下卵巢移位术是安全、有效的,其可能为临床保留卵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术后常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膀胱功能障碍、肛门直肠功能紊乱和阴道功能障碍等。随着肿瘤外科的发展,在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中通过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由于缺乏传统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与保留盆腔神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疗效和并发症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所以尚不能广泛推广。近年开展的大量手术实践有相关技术创新和随访数据。现就近年保留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步骤、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进展进行综述,并阐述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雯  朱滔 《肿瘤学杂志》2016,22(12):988-992
摘 要:[目的] 研究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对卵巢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 原代培养人卵巢正常成纤维细胞( NOF)和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并收取条件培养基NOFcm和CAFcm。用无血清的培养基DMEM、NOFcm和CAFcm分别处理SKOV3细胞,诱导SKOV3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通过形态观察和Western blot 验证。形态上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SKOV3细胞,用transwell小室及三维培养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CAF的条件培养基能在体外诱导卵巢癌细胞SKOV3在形态上发生改变:细胞连接疏松,部分细胞呈梭形,且明显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Vimentin蛋白表达量。Transwell 侵袭实验显示CAFcm处理后的SKOV3穿透matrigel胶的细胞数(284.00±32.86)相比于无血清的DMEM组(60.60±11.72)和NOFcm组(116.60±14.22),数量明显增多(P=0.000374和P=0.001258);三维培养实验中只有CAFcm组和NOFcm组能形成克隆球,而在无血清的DMEM组不能形成克隆球,CAFcm组(37.75±1.70)相比于NOFcm组(14.5+±1.29),形成的克隆球明显增大,向外侵袭能力增强,数量增多(P<0.001)。[结论]卵巢癌CAF通过诱导卵巢癌细胞发生EMT,进而促进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7.
卵巢交界性肿瘤是一类组织病理学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恶性之间的卵巢肿瘤。患者多年轻、有生育要求,早期多见,且总体预后好。影响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分期、是否存在腹膜浸润性种植、术后是否存在肿瘤残留等。早期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不影响总生存率与生存时间;而对有生育要求的晚期患者,可在全面分期手术的基础上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对于复发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仍可酌情考虑。腹腔镜手术增加复发率,但并不影响生存率,对于早期患者,腹腔镜的保守手术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朱滔  于爱军 《浙江医学》2016,38(6):383-388
目的研究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筛选方法、治疗方案及生育后的处理。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4年6月符合入组标准的9例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对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孕激素治疗反应率为100%,6例(66.7%)完全反应(CR),3例(33.3%)部分反应(PR)。达到CR的中位服药时间为6个月。其中1例成功怀孕并分娩,1例妊娠中,3例复发。复发患者中1例行分期手术,1例再次服用孕激素保守治疗并获得二次完全缓解,停药12个月复发而行手术治疗。3例PR患者中1例接受分期手术治疗,2例拒绝手术者接受二线保守治疗。9例患者长期随访,均无瘤生存至今。结论口服大剂量孕激素保守治疗年轻妇女早期子宫内膜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的必要性、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分别应用生物活性染料亚甲蓝和99Tcm-硫胶体检测SLN,阴性SLN及非SLN行CK19免疫组化检查.结果:80例患者中76例成功检测出227枚SLN,蓝染法、放射性同位素法和联合法检出率分别为80.0%、90.0%...  相似文献   
10.
朱滔  张平  郑伟 《中国癌症杂志》2016,26(3):201-207
背景与目的:卵巢癌预后较差,发现时通常是晚期,需找寻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相关的诊治方法。该研究检测miRNA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清及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外周血清中表达情况的差异,筛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miRNA并分析其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等的关系。方法:定制研究相关的48种miRNA表达谱芯片,通过TaqMan低密度微阵列芯片,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法验证筛选的miRNA在卵巢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选择具有统计学意义的miRNA行大样本验证并分析其与肿瘤分期、组织病理及预后等的关系。结果:通过TaqMan低密度微阵列芯片筛选和RTFQ-PCR验证,发现miR-125b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P=0.039),miR-125b在早期患者中的表达量高于晚期患者(P=0.003),术后无残余肿瘤患者表达量高于术后有残余肿瘤患者(P=0.013)。血清miR-125b高表达有利于卵巢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延长(P=0.003),但对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明显影响(P=0.069)。结论:miR-125b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与患者预后相关,是预测卵巢癌复发的潜在基因,但在肿瘤不同期别的表达情况发生变化,在早期作用比较明显,在晚期或肿瘤残余较多的患者表达较不明显,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