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情况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03年10月~2004年9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子痫前期患者、正常妊娠孕妇各20例,分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并体外培养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RT-PCR检测Mcl-1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子痫前期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率(16.51%±3.84%)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30.62%±6.27%),子痫前期组中性粒细胞Mcl-1 mRNA表达增加,caspase-3蛋白活化降低。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存在凋亡延迟,Mcl-1表达上调和caspase-3活化抑制可能是凋亡延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卵巢移位术是保留卵巢功能最常用的方法,且在早期(FIGO IB~ⅡA期)宫颈癌患者中广泛应用.为更好地满足肿瘤患者治疗后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研究年轻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前卵巢移位的安全性、有效性,发现中晚期宫颈癌卵巢转移率较低,特别是绝经前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放疗前行卵巢移位术保留卵巢功能的方法,值得关注,因为其可能为临...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更好地满足肿瘤患者治疗后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对年轻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放疗前行腹腔镜下卵巢移位术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 对27例45岁以下ⅡB~ⅢB期宫颈鳞癌患者在放疗前实行腹腔镜下卵巢移位术,术后恢复日常活动即开始放化疗.治疗后监测患者围绝经期症状情况,卵巢激素情况及肿瘤情况.结果 27例患者均无发生严重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开始放化疗时间平均4.9(3 ~8)天.治疗后在对最终入组的26例实验对象定期随访中,18例(69.2%)患者未出现FSH的升高,另外8例(30.8%)患者出现了FSH的升高,其中5例年龄>40岁患者中4例出现了FSH的升高.随访期间无病例发生卵巢转移.结论 年轻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特别是年龄< 40岁的患者,放疗前行腹腔镜下卵巢移位术是安全、有效的,其可能为临床保留卵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卵巢移位术是保留卵巢功能最常用的方法,且在早期(FIGO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中广泛应用。为更好地满足肿瘤患者治疗后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研究年轻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前卵巢移位的安全性、有效性,发现中晚期宫颈癌卵巢转移率较低,特别是绝经前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放疗前行卵巢移位术保留卵巢功能的方法,值得关注,因为其可能为临床上年轻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患者保留卵巢功能及生育能力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浸润宫体的Ⅰb~Ⅱa期宫颈癌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在分期中未考虑是否侵及宫体,但近来有研究报道了宫颈癌宫体浸润可能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凼素.故本研究探讨了浸润宫体的Ⅰb~ⅡA期宫颈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科2006年9月-2008年4月收治的406例初始治疗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的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临床与病理资料,根据癌灶有无浸润宫体分为研究组(浸润宫体的宫颈癌共69例)和对照组(未浸润宫体的宫颈癌共33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肿瘤情况,包括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脉管内瘤栓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临床分期晚、肿瘤直径大、浸润深度深、淋巴结转移情况多见,差异均有显著型(P<0.01),且病理类型中非鳞癌(non-squamous cell cancer,non-SqCC)比例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logistical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晚、肿瘤直径大、浸润深度深、非鳞癌是宫颈癌浸润宫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临床分期晚、肿瘤直径大、浸润深度深、非鳞癌可能是宫颈癌浸润宫体的主要危险因素,宫体浸润可能为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治疗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青心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下游分子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青心酮治疗子痫前期等病理性妊娠的药理作用机制及TLR4信号系统在病理妊娠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脐静脉内皮细胞TLR4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抑制性κB(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 10-7、10-6、10-5 mol/L青心酮可显著降低LPS诱导的内皮细胞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抑制IκBα蛋白的降解(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青心酮能够抑制LPS诱导的内皮细胞TLR4表达及其相关信号转导,这可能是青心酮治疗子痫前期等病理性妊娠时活血化淤药理作用的通路之一.TLR4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对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科2005年1月-2009年3月收治的123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病例组)和同期90例健康体检妇女(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年龄、绝经与否、体质指数(BMI)]及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腰隔、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压及空腹血糖],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对病例组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病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年龄相似[分别为(54.3±0.6)和(54.2±0.9)岁,P>0.05];绝经比例(分别为67.5%、48.9%)、BMI过大(≥25 kg/m~2)比例(分别为45.5%、23.3%)均升高,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合并代谢综合征比例(分别为43.9%和18.9%)、腰围过大(>80 cm)比例(分别为50.4%、27.8%)、高TG(>1.7 mmol/L)比例(分别为40.7%、21.1%)、血压异常[≥130/85 mm Hg(1 mm Hg=0.133 kPa)]比例(分别为40.7%、25.6%)、血糖异常(空腹血糖≥5.6 mmol/L)比例(分别为53.7%、21.1%)及低HDL(<1.30 mmol/L)比例(分别为63.4%、32.2%)均升高,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内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中心性肥胖、高TG、低HDL、空腹血糖异常是子宫内膜癌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代谢综合征可能成为筛查和防治子宫内膜癌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8.
代谢综合征(MS)是多种代谢物异常集结的病理状态,与其有关的远期不良结局日益受到关注。MS已成为乳腺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发病的高危因素。MS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环节与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关系密切,且存在共同的细胞因子表达异常。MS亦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危险信号,由此,其可能成为早期筛查子宫内膜癌的新途径,对其综合治疗可能成为防治子宫内膜癌及增加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代谢综合征(MS)是多种代谢物异常集结的病理状态,与其有关的远期不良结局日益受到关注。MS已成为乳腺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发病的高危因素。MS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环节与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关系密切,且存在共同的细胞因子表达异常。MS亦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危险信号,由此,其可能成为早期筛查子宫内膜癌的新途径,对其综合治疗可能成为防治子宫内膜癌及增加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