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醋酸氯已定溶液 (醋酸洗必泰溶液 ) ,具有相当强的广谱抑菌杀菌作用 ,临床使用不产生耐药菌株 ,当阴道内有血清血液存在时仍有效 ,阴道冲洗不影响正常的酸碱平衡。我院应用于妊娠晚期患者 ,在产科门诊及病房进行了临床观察 ,并做阴道涂片进行用药前后的对比 ,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采集2000年5~7月在产科门诊就诊的妊娠期孕妇和住院的病例共110例 ,孕妇自述白带增多或分泌物有异味、外阴瘙痒者作为观察和治疗对象 (胎膜早破、产前出血者不列为观察对象 )。孕妇年龄21~39岁 ,平均 (27±2 4)岁。妊…  相似文献   
2.
田叶  刘梅  宋誌 《天津药学》2005,17(1):21-22
目的:制备复方丙睾软膏并进行质量检查,观察其用于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依《天津市医院制剂规范》制备,选择外阴白色病变患者98例,使用复方丙睾软膏进行治疗,每日早晚各1次外用涂于患处,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制剂处方合理,质量易于控制;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有效率为90.8%。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对外阴白色病变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抑那通与孕三烯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15例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住症保守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抑那通组45例,B:孕三烯酮组45例,C:术后未用药物者为对照组25例,定期随访,比较3组患者术后疗效、术后复发、妊娠及用药副反应等情况.结果 3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A组和B组的术后有效率、术后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术后有效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Ⅲ~Ⅳ期患者中,A组和B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抑那通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纯手术缓解率高、复发率低且可提高Ⅲ~Ⅳ期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胎儿水肿的病因及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儿水肿可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大类。免疫性胎儿水肿系指母儿血型不合 ,而产生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 ,系一种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可发生于胎儿和新生儿的早期 ,全身皮下组织成高度水肿、贫血、心脏扩大 ,胸腹水 ,肝脾肿大 ,严重者胎死宫内 ,出生后可发生溶血反应、核黄疸等一系列症状。目前已发现每个人体内有 2 6个血型系统 ,40 0多个血型 ,人红细胞抗原 60种以上[1 ] 。但造成母儿溶血病主要为ABO血型抗原和Rh抗原 ,其它血型占极少数。非免疫性胎儿水肿系指无同族免疫的全身软组织水肿 ,不论是有渗液或是胎盘水肿。1 病因1 …  相似文献   
5.
消肿散防治妊高征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水肿是产科常见的疾病 ,也是妊高征发病的早期症状 ,如何防治妊高征的发生与发展 ,控制体液的异常潴留 ,是防治妊高征的首要措施 ,本文应用消肿散治疗妊娠水肿 ,为防治妊高征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8年 1~ 12月来自门诊产前检查诊断为妊娠水肿的孕妇 ,进行前瞻性的研究。随机抽样 142例 ,经用消肿散治疗并追踪观察到住院分娩完整的病例 ,其中初产妇 132例 ,经产妇 10例 ;年龄 2 2~ 41岁 ,平均 (2 8 81± 4 79)岁 ;孕周为 17~ 39周 ,平均 (31 74± 4 83)周 ,为治疗组 ;按同样病例未经消肿散…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mRNA及其蛋白表达变化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的关系.方法 子宫内膜异住症癌变9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均采用RT-PCK和Western-Blot检测AQP1 mRNA及其蛋白在各组患者病理标本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 AQP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最高,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次之,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低,各组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通道蛋白1(AQP1)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的良性疾病。子宫腺肌病在某些方面可表现出恶性肿瘤特征,如血管生成与侵袭行为,具有恶变潜能。子宫腺肌病恶变的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腺癌居多。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平滑肌细胞异常、高雌激素状态、雌孕激素受体、代谢酶的异常、基因突变及表观遗传学等有关。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症状为异常阴道出血及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腺肌病术前诊断比较困难,特别是早期诊断更为困难,临床上漏诊、误诊率较高,术后病理可诊断此病。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预后尚不清楚,有待更多的病例证实。现就子宫腺肌病恶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早期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宋誌 《临床医学》2010,30(8):120-122
现代分子学及病理学研究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单克隆的肿瘤性疾病,并且一部分内异症会发展为卵巢癌,特别是子宫内膜样癌及透明细胞癌,也称内异症相关的卵巢癌(endometriosis—associatedovariancancer,EAOC)。一些分子学机制,如p53的变化,PTEN基因沉默,K—ras突变,HNF-1激活等特点在EAOC中较为常见,但其精确的癌变机制不明。本文就新近的分子学机制做以总结。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葆荣  宋誌 《天津医药》2005,33(9):594-595
妇科急腹症是妇科急症的常见病,起病急、发展快.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体健康,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共经腹腔镜诊治急腹症患者19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宋誌 《天津药学》2010,22(3):73-7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是子宫内膜组织种植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而产生的一系列病变。以盆腔粘连、腹痛、月经失调及不孕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故本文将国内外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