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支原体和衣原体的分型及病原型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人们对支原体、衣原体认识的不断深入,已经发现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与临床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所致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在欧美国家已超出淋病的发生率,在我国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当前性传播疾病(STD)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2.
文章系统介绍并分析比较了国际上常见各类胎儿生长曲线的建立方法、适用人群及用于临床筛查小于胎龄儿及预测不良围产儿结局的价值。提出选择合适的胎儿生长曲线,对提高小于胎龄儿产前筛查的敏感度、预测严重不良围产儿结局,进一步指导孕期监护和管理,减少围产儿死亡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妊娠特殊并发症及胎儿的结构异常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6~2013.09期间由ART受孕在本院产检及分娩的44例MCDA双胎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ART受孕组),分析MCDA双胎的特殊并发症及胎儿结构异常,并与同期的自然受孕的MCDA双胎组(自然受孕组,n=360)进行比较。结果:ART受孕组母体平均年龄及BMI均较自然受孕组明显增高(P0.01),组间初产妇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MCDA双胎妊娠中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81例,占20.0%;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IUGR)47例,占11.6%,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TRAPS)10例,占2.5%;胎儿结构异常25例,占6.2%。ART受孕组与自然受孕组MCDA双胎特殊并发症及胎儿结构异常的发生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RT受孕对MCDA双胎妊娠特殊并发症及胎儿结构异常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动能歧视—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玉米粉中钙、镁、钠,钾、锂、硼,铝、锌、锶,钡、锡、铷、钒、铬、钴、镍、砷,硒、钼、镉,锑、铅、铁、锰、铜元素的方法并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动能歧视(KED)模式,通过优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仪器参数,选用浓度为10μg/L的内标钪、铟、铋混合溶液与经微波消解后的样品溶液进行在线实时进样测定。结果 25种元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0,检出限为0.000 2~0.5 mg/k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5.9%~108.9%,相对标准偏差(RSD)≤7.67%;测量国家一级大米粉标准物质中的25种元素,测量值与质控值相符合;部分玉米粉样品Pb、Cr、As的含量超出限值。结论 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检出限低、精密度好的优点,适合同时批量测量玉米粉中25种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超声影像学、临床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胎儿疾病可在妊娠期得以筛查和诊断.小儿内外科学的飞速发展已使多数产前诊断明确的胎儿疾病,尤其是孤立的胎儿结构异常在出生后得以治疗,但少数的胎儿疾病可在宫内迅速恶化,出生后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很差,从而促使了胎儿宫内治疗学的诞生和发展.胎儿宫内治疗的目的是阻止胎儿疾病恶化所导致的不可逆的胎儿损伤或死亡,为产后治疗创造条件,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并提高存活儿的生存质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胎儿宫内治疗学一直是国外胎儿医学专家和小儿外科专家共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双胎妊娠产前筛查和诊断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颈项透明层(NT)厚度联合外周血游离DNA[无创产前检测(NIPT)]检测可提高非整倍体筛查的检出率,减少不必要的介入性产前诊断。双胎之一胎儿异常后的宫内干预需建立在精准的产前诊断基础之上。双胎妊娠的特殊并发症的诊治应转至专业的产前诊断中心或区域性的胎儿医学中心进行。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规范和指导我国双胎妊娠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基于近5年发表的国内外双胎相关文献、指南及专家共识,围绕原指南梳理的临床问题,采用GRADE方法对系统评价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对2015年版本的双胎指南推荐或专家共识进行更新。  相似文献   
8.
胚外体腔穿刺术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胚外体腔液穿刺术的实施方法、短期安全性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孕 6~ 12周要求人工流产的孕妇 6 2例 ,在人流前行胚外体腔穿刺术抽取胚外体腔液 ,对其中 30例在穿刺 2~ 14d后再行人流术 ,随访期间观察孕妇流产率 ,穿刺前及穿刺后 1,5min ,2~ 14d后的胎心率变化 ,穿刺前后CRL变化 ,穿刺前后 15min母体血清甲胎蛋白 (AFP)浓度的变化。结果 :胚外体腔穿刺的总成功率为 95 .2 %。穿刺均在 5min内完成。孕 7~ 10周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 90 % ,孕 6~ 7周者为 2 0 % ,孕 10~ 12周者为4 3%。胚外体腔液中含有一定量的体腔细胞。 30例孕妇在随访期间 1例胎死宫内 ,与高热和病毒感染有关。穿刺前及穿刺后 5min与 2~ 14d后胎心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随访结束后预测胎龄 (根据穿刺前CRL计算的胎龄 +随访天数 )与实际胎龄 (根据穿刺后CRL计算的胎龄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穿刺前后血清AFP浓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胚外体腔穿刺术操作简单易行 ,穿刺成功率高 ,穿刺的最佳时间为孕 7~ 10周 ,这是一种较为安全的产前诊断取材术 ,穿刺术后短期内对胎儿的生长无影响 ,对胎盘无损害  相似文献   
9.
10.
正由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和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共同制定的《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于2015年正式发布,指南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为双胎妊娠的孕期监护及处理;第二部分为双胎妊娠特殊问题的处理。本指南是通过对国外有关双胎妊娠的重要文献进行综述,参考国外妇产科学会已颁发的双胎指南,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的现状编撰而成,旨在规范国内双胎及多胎妊娠的诊治及转诊流程,促进转诊中心的建立及多中心的合作,对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