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美专家用基因技术使实验鼠保持“苗条”美国科学家利用基因技术使实验鼠在吃高脂肪食物的同时保持“苗条”身材,这一技术如果能作用于人体,则无疑是贪吃又爱美的人们的一个福音。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药物学家麦克奈特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在《自然》杂志上报道说...  相似文献   
2.
美国科学家指出,滥用抗生素已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目前许多强力抗生素无法对付的感染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据《美国医学会杂志》报道,从1980年到1992年,全美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八,其中因为抗生素失灵而死于常见感染的人数大大增加,例如在这十二年中,全美仅  相似文献   
3.
4.
5.
科学家试验南美椎虫病新疗法据《科学》杂志报道,委内瑞拉和英法科学家合作,找到一种治疗南美椎虫病的方法,并已在实验鼠身上获得成功,为根治这种对人类致命的寄生虫病带来了新希望。南美椎虫病又称查格斯病,仅在南美地区就有1600万~1800万例患者,在世界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法对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性临床因素,明确穴位按摩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与多巴胺神经递质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3~9月在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待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产程进入活跃期时,采用穴位按摩法;对照组:不施任何治疗手段,自然分娩。观察穴位按摩的镇痛效果及对宫缩压的影响,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孕妇按摩前和按摩后血中多巴胺的含量。探讨穴位按摩法对多巴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疼痛程度下降,宫缩强度减弱,按摩后孕妇血清多巴胺的含量比按摩前明显降低(P〈0.05)。穴位按摩法能明显降低孕妇血中多巴胺的含量。结论采用穴位按摩法可明显减轻分娩疼痛,穴位按摩法可通过有效调节多巴胺的含量来达到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体形小的动物寿命长美国科学家发现,受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情况的影响,体形小的实验鼠的寿命远远高于普通老鼠。据此间媒体报道,北达科他州大学的女科学家霍利·布朗-博格等人研究发现,普通实验鼠寿命只有22个月左右,而体形只有它们1/3大小的一种较少见的矮鼠,却...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可帮助妇女预防早老性痴呆一项在美国进行的为期16年的调查表明,绝经后的妇女如果长期适当补充雌激素,她们患早老性痴呆的危险将比同龄人低一半以上。据霍普金斯医学院提供的材料,共有472名老年妇女参加了由该院和美国老年研究所联合进行的这一调查。在服用...  相似文献   
9.
心脏病基因疗法新技术美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一种可以将基因送到心脏所有细胞中去的新技术,这一成果将促进心脏病基因疗法的研究和发展。据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提供的消息,该院心脏病专家约翰·劳伦斯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经过改造的常见感冒病毒腺病毒作为载体,将一种信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PA01转录组的改变,探寻绿原酸对PA01抑菌机制。方法: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绿原酸对PA01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根据MIC测定结果设置绿原酸组(CA组)和对照组,对两组PA01进行转录组测序;随后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有370个差异基因表达上调,505个表达下调。GO、COG功能分类显示细胞过程、催化活性、氨基酸转运和代谢等条目中差异基因数量占优势;GO、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涉及细菌致病机制、细菌分泌系统、膜整体组件、膜的固有成分、离子跨膜转运蛋白活性、铁载体族非核糖体肽的生物合成和ABC转运蛋白等途径与通路。结论:绿原酸可显著改变PA01的转录谱,Ⅲ型分泌系统、铁载体等有望成为新的抗菌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