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检测25例临床诊断心肌炎或疑似心肌炎的心功能指数,了解其左室功能及β受体的变化。方法 25例患儿为研究组,9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经静脉定量输入多巴酚丁胺,起始浓度为2.5ug/(kg.min),依次升高至5,10,15ug/(kgd.ddmidn),每一阶段检测指标: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左心室后壁增厚率(LVPWT),左心室间隔增厚率(LVST)。结果 多巴酚丁胺负荷前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率无明显变化,血压则随多巴酚丁胺负荷量增加两组呈逐渐上升趋势,健康儿童FS,EF,LVPWT及LVST随多巴酚丁胺负荷量增加逐渐升高,万丈在肌炎患儿FS,EF,LVPWT及LVST不能升高甚至降低,5例疑似心肌炎患儿,4例未能随多巴酚丁胺剂量增加而升高,其中1例,给予负荷后EF及FS都显著升高,该患儿确诊为β受体功能亢进。结论 DSE可了解健康儿童的心脏储备功能,发现心肌炎患儿泵功能及心室壁运动功能的下降,对判定病情及预后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潘涛  王建华  丁桂春  丰丽英  简文豪 《职业与健康》2012,28(8):1009-1010,1013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室参数测量在疾病诊断和脑发育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床旁超声诊断仪对出生后3 d内的新生儿颅脑进行常规检查,主要行冠状及矢状面扫描,对扫查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各项测定值在性别上的差异均不显著;新生儿侧脑室大小与头围呈正相关(r=0.310 0,P0.05),与新生儿体重及身长无相关性。结论床旁颅脑超声可作为常规检查手段,通过对新生儿脑室参数的测量来评估脑损伤类型和程度、评估脑的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0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活动后加重.外院诊为左侧胸腔大量积液,于左侧胸腔穿刺未抽出液体,始来我院.查体:胸廓对称无畸形,左侧呼吸运动明显减弱,呼吸音微弱.常规化验未见异常,血沉不快,C-反应蛋白不高,结核菌素实验为阴性.行胸部增强CT示左侧胸腔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纵隔中度右移.气管镜检查未见新生物.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6岁。发热、消瘦半年。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午后出现发热,最高38.3℃。无盗汗、咳嗽、咳痰、咯血伴食欲差,体重减轻。入院10余d后发生"急性脑梗死",经过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仍间断发热,2个月前再次发生急性脑梗死。入院体格检查: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2/6级叹气样杂音,二尖瓣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5岁。因右眼视力减退,渐重,失明10个月入院。查体:神清语利,右眼直接光反射消失。CT诊断为鞍区占位病变;脑血管造影(DSA)示右颈内动脉末端床突上动脉瘤。  相似文献   
6.
超声心动图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中的作用.方法 12例AHCM患者和2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AHCM患者中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3例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AHCM组心尖部心肌肥厚,与高心病组有显著差异[(19.3±4.8) mmvs( 9.2±3.1)mm,P<0.05],心尖部心腔狭窄;心电图表现为巨大倒置T波 ,R波振幅高;冠脉造影为阴性.结论超声心动图在诊断AHCM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CT血管成像(CTA)在主动脉缩窄(CO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经手术证实的92例COA患者的术前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CTA特征,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经手术证实的92例COA患者中,超声诊断正确87例,CTA诊断正确91例,两者对COA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87/92)和99%(9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0,P=0.213)。手术证实的结构异常共计222处,包括心内结构异常110处、心脏-血管连接异常13处和心外血管异常99处。在110处心内结构异常中,CTA检出92处、漏诊18处,包括瓣膜或瓣环病变11处、卵圆孔未闭3处、房间隔缺损2处、室间隔缺损和心内膜垫缺损各1处;超声对所有心内结构异常全部检出;两者对心内结构异常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92/110)和100%(11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01,P=0.000)。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13处,CTA与超声均全部检出。大血管异常99处,CTA漏诊2处,包括主肺动脉侧支循环和主动脉隔膜型缩窄各1处;超声漏诊15处病变,包括主动脉缩窄4处,侧支动脉3处,动脉导管未闭、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和永存左上腔静脉各2处,头臂静脉走行异常和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各1处;误诊1例,将主动脉缩窄误诊为主动脉弓离断;CTA、超声对大血管异常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97/99)和84%(83/99),CTA明显高于超声(χ^2=11.350,P=0.000)。结论超声心动图和CTA均是诊断主动脉缩窄的有效检查方法,CTA在诊断心脏外大血管异常方面优于超声心动图,而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心内畸形方面优于CTA,两者联合应用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3岁,腹部膨大数月伴贫血来我院诊治.经腹超声:盆腹腔见一巨大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物,上极达剑突,前后径18 cm,左右径24 cm,占据整个腹腔,壁厚薄不一,约0.4~0.8 cm,内未见乳头及分隔,为云雾状,肿物下极为杂乱的实性不均质回声,可见少量动脉血流信号,肿物前方可见模糊的宫体图像.  相似文献   
9.
患儿女,3个月.心脏无明显杂音,门诊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分叉处未见左肺动脉,呈圆弧形改变,主肺动脉直接延续为右肺动脉,彩色多普勒显示主肺动脉血流信号延续至右肺动脉(图1),心内未见其他畸形,提示:左肺动脉末显示(缺如?).肺动脉CT血管造影:肺动脉起源未见明显异常,左肺动脉缺如,右肺动脉走形未见明显异常,提示:左肺动脉缺如.气管三维重建:左侧胸廓小,左肺体积小,透过度减低,左下肺纹理稍模糊,各叶段支气管通畅,未见狭窄受压征象,提示:左侧胸廓小,左肺体积小,考虑先天性发育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瞬时减速度波强(W2)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55例(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7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另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3组受检者左心室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左心室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应用WI技术检测3组患者颈总动脉W2参数,采集肘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重复检查以上参数.结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单纯糖尿病组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分别为(5.37±0.21)mmol/L、(5.40±0.33)mmol/L,低于治疗前的(10.80±2.56)mmol/L、(11.20±1.8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82、25.57,P均<0.05).强化治疗前健康对照组受检者E、A、E/A、W2分别为(74.54±6.19) cm/s、(66.32±3.84) cm/s、1.35±0.86、(2266±912) mm Hg? m/s,单纯糖尿病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68.08±9.75) cm/s、(77.38±5.97)cm/s、0.91±0.05、(1969±492)mm Hg? m/s,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66.50±4.90)cm/s、(78.42±5.87)cm/s、0.88±0.09、(1967±417)mm Hg? m/s,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02、52.94、359.69、3.27,P均<0.05).单纯糖尿病组患者E、E/A、W2较健康对照组受检者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6.43、7.14、12.43,P均﹤0.05);A较健康对照组受检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4.06,P<0.05).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患者E、E/A、W2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7.14、42.89、3.35,P均<0.05);A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q=14.06,P<0.05).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单纯糖尿病组E/A、W2分别为1.31±0.05、(2432±319)mm Hg? m/s,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分别为0.91±0.14、(2059±188) mm Hg? m/s.强化治疗后,单纯糖尿病组患者E/A、W2较强化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92、6.24,P<0.05);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患者E/A、W2也较强化治疗前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1、1.79,P>0.05).结论 W2有助于临床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损伤程度,并在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过程中评估左心舒张功能恢复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