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麻醉后恶性高热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高热 (malignanthyperthermia ,MH)是在有易感体质的患儿中由麻醉药物或其他药物所激发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在临床中较为罕见 ,新生儿发病报道甚少 ,表现不典型 ,诊断困难。我们遇到1例新生儿术后恶性高热 ,报道如下。患儿 :男 ,2 2d。呼吸困难 ,面色发绀 1 8d。第 2胎第 2产 ,有娩出窒息史 ,生后 4d出现气促、呼吸困难 ,1 0d时症状加重 ,拟诊先天性膈疝 (左 )入院。体检 :鼻翼扇动 ,三凹症 (+) ,气管稍偏右 ,左肺叩鼓音 ,呼吸音减弱 ,心音右侧胸部明显。X线片示左胸腔内可见较多肠管积气影 ,并与腹腔肠管影相通 ,纵隔右移。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对罗马Ⅳ标准功能性胃肠病(FGID)诊断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1月龄至3岁的CMPA患儿作为病例组,84例健康体检确诊无CMPA的婴幼儿作为对照组。由儿科消化专科医生使用罗马Ⅳ标准FGID诊断问卷询问两组婴幼儿的父母,评估临床症状,进行FGID诊断。结果 病例组家族过敏史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84例病例组中,38例(45%)符合罗马Ⅳ版诊断FGID的标准;而84例对照组中,13例(15%)符合罗马Ⅳ版诊断FGID的标准(P < 0.05)。根据FGID罗马Ⅳ标准,婴儿反流、功能性腹泻、婴儿排便困难、功能性便秘等胃肠病,病例组的诊断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对对照组中诊断为FGID的患儿进行FGID常规治疗,病例组中诊断为FGID的患儿除常规治疗外,进行了牛奶蛋白回避治疗。治疗3个月后,病例组的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在婴幼儿中,CMPA对罗马Ⅳ标准FGID的诊断有重要影响,诊断FGID时应该考虑CMPA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采用蒙脱石散联合术苓止泻汤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1日~2014年6月1日因肠炎在我科进行治疗的患儿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蒙脱石散联合术苓止泻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腹泻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蒙脱石散联合术苓止泻汤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缩短疗程,使患儿的胃肠道得到有效的保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使用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的临床试验方法,纳入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广东省4家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收治的符合罗马Ⅲ标准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儿,观察并比较治疗1周及2周的总症状积分变化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根据总症状积分下降程度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并以疗效相差大于10%为优效标准对治疗1周及2周的有效性做非劣检验.结果 共有201例患儿纳入观察,196例完成2周治疗.治疗2周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8.88%、87.76%,明显高于治疗1周的显效率(27.04%)和总有效率(76.02%)(U=2.935,P<0.05).治疗2周后和1周后症状积分改善率的差值、症状积分下降的差值及显效率变化差值的95%可信区间(95% CI)下限均大于10%,治疗2周疗效优于治疗1周疗效.试验期间未见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服用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消化不良对各症状改善明显.治疗2周较治疗1周的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胃镜下胃肠道黏膜改变的特点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胃十二指肠内镜检查及(Hp)检测。结果胃十二指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炎性改变。其中部分呈点片状出血。幽门螺杆菌(Hp)阳性36例,占67.9%。结论胃镜检查有助于了解儿童过敏性紫癜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改变;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儿童腹型荨麻疹5例胃镜特征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荨麻疹为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典型荨麻疹诊治方法成熟.以消化道症状(腹痛、腹胀、呕吐、血便、肠梗阻等)为首发表现的腹型荨麻疹是荨麻疹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常被误诊,甚至被送进手术室进行手术.笔者通过总结我院近年的5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腹型荨麻疹童临床资料和胃镜下形态以及病理改变的特点进行回顾分析,为早期诊断暂无皮肤表现的腹型荨麻疹提出依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龙晓玲  沈智贵 《贵州医药》2012,36(2):140-141
分娩时由于子宫收缩,血管受到压迫;又因韧带拉伸,肌肉韧带的神经末梢受到激若,盆底组织受压、阴道扩张、会阴拉长,这些都会使产妇感到分娩的剧烈疼痛[2].给产妇带来了较大的身心痛苦.因此减轻或缓解分娩疼痛,帮助产妇顺利完成分娩,降低母体和婴儿的死亡率及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是每个产科工作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我院于2011年4月开始椎管内应用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并与未加任何干预的自然分娩进行比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发病情况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方法对142例上消化道疾病患儿行电子胃镜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2例患儿中,慢性浅表性胃炎105例(73.94%),溃疡37例(26.06%).全部病例行幽门螺杆菌检查,120例为阳性(84.51%).结论小儿上消化道疾病以慢性浅表性胃炎为主,小儿消化性溃疡也并不少见,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以学龄儿童多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发病情况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方法对276例上消化道疾病患儿行电子胃镜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76例患儿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08例(75.36%),溃疡68例(24.64%)。全部病例行幽门螺杆菌检查,232例为阳性(84.07%)。结论小儿上消化道疾病以慢性浅表性胃炎为主,小儿消化性溃疡也并不少见,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以学龄儿童多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临床表现以胃肠道表现为主的食物过敏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山市博爱医院确诊为过敏性胃肠炎的3例患儿,总结其临床表现,胃镜下表现,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2例患儿以进食后哭闹,呕吐,并呕吐咖啡样液体为主要表现,1例以腹泻为主要表现,3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体重不增,营养不良,贫血等情况,3例患儿胃镜检查显示胃粘膜糜烂,充血,损害。经过更换特殊奶粉喂养后,3例患儿病情均明显改善,无再呕吐,腹泻,贫血纠正。结论食物过敏可导致患儿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等胃肠炎表现,同时可出现贫血,生长发育迟缓等。胃镜检查可见胃粘膜充血,糜烂,损害。食物过敏性胃肠炎无异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食物激发试验,回避试验,避免过敏原为最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