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采用影像尿动力学评估小儿先天性膀胱输尿管返流(VUR)与膀胱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7例VUR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经影像尿动力学、尿常规、排泄性尿路造影等检查,记录患儿尿路感染、逼尿肌过度活动、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及VUR程度等情况,根据尿动力学表现的不同分为正常组、单纯逼尿肌过度活动组和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组(伴或不伴逼尿肌过度活动的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另外按照返流级别将患儿分为低级别返流(Ⅰ~Ⅱ度)和高级别返流(Ⅲ~Ⅴ度),分析膀胱功能与VUR侧别、返流程度以及尿路感染的关系.结果 VUR患儿合并膀胱功能异常占73.1%(49/67例),其中膀胱过度活动症占49.3%(33/49例),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占23.8%(16/49例).单纯膀胱过度活动患儿多为单侧,Ⅰ~Ⅱ度返流,且较少合并尿路感染.而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的患儿多为双侧,Ⅲ~Ⅳ度返流,且较多见尿路感染.结论 影像尿动力学可以准确诊断VUR,同时对患儿膀胱功能的评估,及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遗尿与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的关系,筛选小儿VUR的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尿动力学中心以遗尿为主诉就诊并且神经功能正常的儿童和青少年83例(男36例,女47例),年龄5~16岁,平均(9.42±3.21)岁.所有患儿进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检查以评估VUR情况,并进行尿常规、尿培养、肾脏和膀胱超声检查.尿动力学检查包括尿流率、盆地肌电图和膀胱压力容积测定.泌尿系检查的准入标准包括泌尿系超声异常、白天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异常、尿路感染或者同胞兄妹中有VUR病史等.结果 48例(57.8%)出现单症状性夜遗尿(MNE),35例(42.2%)非单症状性夜遗尿(NMNE).13例(15.7%)出现VUR.t检验结果显示,白天尿失禁患儿、女性患儿和当前伴有尿路感染的患儿VUR发病率明显升高(P<0.05);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性别、白天尿失禁和当前尿尿路感染的回归系数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VUR与患儿年龄、遗尿类型(原发性、继发性)、遗尿频率、有无遗尿家族史、尿路感染病史、有无排便异常和除白天尿失禁外的白天尿路症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UR明显常见于白天尿失禁的遗尿患儿,建议存在白天尿失禁的遗尿患儿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当前尿路感染是遗尿患儿发生VUR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一种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用于定量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方法 将抗TNF-α和hs-CRP单克隆抗体包被在96孔板,制备铕(Eu3+)和钐(Sm3+)检测抗体偶联物,建立双抗体夹心TRFIA法并组装成试剂盒,评价此试剂盒的灵敏度、线性范围、加标回收率和各项检测性能。结果 建立了TRFIA检测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的新方法并组装成试剂盒,此试剂盒对TNF-α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00 ng/L,灵敏度为0.05 ng/L,对hs-CRP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00 mg/L,灵敏度为0.02 mg/L;对TNF-α检测的加标回收率92.00%~107.00%,对hs-CRP检测的加标回收率95.00%~106.82%,与其他常见的血清干扰物质无明显的交叉反应;对TNF-α检测的批内CV 4.57%~9.24%,批间CV 5.13%~9.27%;对hs-CRP检测的批内CV 3.57%~7.69%,批间CV 6.07%~10.00%;试剂盒能够在4 ℃稳定保存6个月,37 ℃下可稳定保存7 d以上。TNF-α的检测阈值为0.44 ng/L,hs-CRP的检测阈值为1.41 mg/L。该试剂盒检测判定结果与临床情况相一致,符合率100%。结论 双标记TRFIA法可定量检测TNF-α和hs-CRP水平,具有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特异性强、方便快捷等优点,可为脓毒症临床样品的早期筛查、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ic reflux,VUR)的尿动力学表现特点,为小儿VUR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尿动力学中心就诊的VUR患儿87例(男58例,女29例);年龄4~12岁,平均6岁.另选取因下尿路症状就诊而尿动力学检查无异常且无VUR小儿60例(男38例,女22例)作为对照组;年龄4~12岁,平均6岁.将VUR患儿依据反流的程度分为轻度(Ⅰ度,15例)、中度(Ⅱ度和Ⅲ度,33例)、重度(Ⅳ度和Ⅴ度,39例).尿动力观察参数包括: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力、最大膀胱容量和膀胱顺应性.结果 VUR组的最大尿流率和最大膀胱容量分别为(6.8±6.3)ml/s和(138.5±73.9)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1±6.7)ml/s和(285.5±107.5)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UR组残余尿量为(95.9±103.4)ml明显高于对照组(9.6±13.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UR组最大逼尿肌压力为(41.6±22.2)cmH2O与对照组(35.1±13.0) cmH2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VUR组男、女童尿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UR组轻度反流(15例)、中度反流(33例)和重度反流(39例)的最大膀胱容量分别为(121.83±69.94) ml、(163.73±80.81)ml和(123.58±68.70) 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反流组顺应性正常12例(80%),中度反流组12例(36.4%),重度反流组9例(23.1%),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最大尿流率降低、最大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增多和膀胱顺应性差可能是VUR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ENKT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2月该院就诊的50例ENKTL患者作为ENKTL组,依据Ann Arbor分期系统将研究对象分为Ⅰ~Ⅱ期、Ⅲ~Ⅳ期。根据PINK评分系统将研究对象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同时选取50例鼻中隔偏曲(NSD)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Th1/Th2细胞因子、LDH、β2-MG的检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ENKTL的相关因素,多样本秩和检验分析相关因素与ENKTL分期及不同分层之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中IL-6、LDH、β2-MG联合检测对ENKTL的诊断价值。结果 ENKTL组男38例,女12例,年龄(43.72±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