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通过对小于胎龄儿(SGA)和适于胎龄儿(AGA)脐血清和母亲分娩时血清总脂肪酸(TFA)和游离脂肪酸(FFA)成份的测定,探讨两者间关系以及SGA脂肪酸的特点。两组母亲分娩时血清TFA和FFA浓度显著高于其婴儿。但在百分含量上,两组新生儿C20:4ω6、C22:6ω3和C16:1ω7、C18:0显著增高,前二者增高表明SGA与AGA儿均俱备转化、保留这两种EFA的能力,后二者增高表明SGA儿与AGA儿同样能在宫内自身合成脂肪酸。  相似文献   
2.
背景:人乳中富含的长链多价不饱和脂肪酸(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LCPUFAs)对婴儿的脑和视网膜的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母乳中这些脂肪酸的含量十分必要。目的:研究中国不同地区母乳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含量的差别。设计:横断面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选择上海市区和郊区以及浙江省舟山群岛3个地区的健康产妇共196例,其中上海市区产妇60例,上海郊区(崇明县)产妇40例,浙江省舟山群岛产妇96例。采用石英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对母乳中PUF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主要观察指标:上海市区、上海郊区和浙江舟山地区母乳中脂肪酸的含量以及初乳与成熟乳中脂肪酸含量的比较。结果:上海市区产妇成熟母乳中亚油酸的含量[(27.30&;#177;5.86)%]显著高于郊区崇明县产妇母乳中亚油酸的含量[(20.18&;#177;3.8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6.770,P&;lt;0.001),也显著高于浙江舟山地区成熟母乳中亚油酸的含量[(19.75&;#177;3.33)%](t=7.460,P&;lt;0.001)。而母乳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的含量在浙江舟山地区[(0.68&;#177;0.23)%]显著高于上海市区[(0.42+0.1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6.203,P&;lt;0.001)和上海郊区母乳中DHA的含量[(0.42&;#177;0.1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5.902,P&;lt;0.001。母乳中α-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的含量在上海市区和郊县以及与浙江舟山地区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初乳中AA和DHA的含量,分别为(0.77&;#177;0.15)%和(0.80&;#177;026)%,显著高于成熟乳中AA和DHA的含量[分别为(0.57&;#177;0.11)%.(068&;#177;0.2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248,P&;lt;0.001;t=2.236,P&;lt;0.05)。结论:不同地区由于饮食习惯不同,母乳中这些PUFA含量有较大差别。浙江舟山群岛居民由于膳食中鱼和海产类食物较多,故母乳中DHA的含量较上海地区明显高,但亚油酸的含量却明显低于上海市区。  相似文献   
3.
串联质谱技术在脂肪酸氧化代谢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干血滤纸片中酰基肉碱水平,诊断脂肪酸氧化代谢病。方法对象为2941例临床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童,利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患儿干血滤纸片中酰基肉碱水平,结合临床资料和常规生化结果,进行脂肪酸氧化代谢病诊断。结果诊断了14例脂肪酸氧化代谢病(0.5%),其中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缺乏症1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缺乏症1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例,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7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结论通过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干血滤纸片中酰基肉碱水平,可对部分脂肪酸氧化代谢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串联质谱技术是近几年应用于临床检验的新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一次试验可检测数十种物质的优点。本文通过对近4年的质控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美国CDC每年提供4批酰基肉碱质控干血滤纸片,酰基肉碱检测方法为取直径为3mm的质控干血滤纸片放入96孔聚丙烯板,经含酰基肉碱内标的甲醇萃取,盐酸正丁醇衍生后,进行串联质谱检测。分析本实验室质控结果与美国CDC检测结果的偏差及其他实验室质控结果(169个实验室的均值)与美国CDC检测结果的偏差之间的差异。结果:本实验室每次质控结果所有酰基肉碱均在美国CDC检测结果95%可信区间内,且每一批结果的临床评价与美国CDC质控临床评价完全一致。本实验室质控结果与美国CDC检测结果的偏差与其他实验室质控结果与美国CDC检测结果的偏差比较,无显著差异,丙酰基肉碱差异显著(Z=-2.638,P〈0.005),戊二酰基肉碱差异亦显著(Z=-2.482,P〈0.005)。结论:本实验室酰基肉碱质控结果,达到美国CDC的质控要求,丙酰基肉碱检测值偏高,其阳性判断切割值设定也相应增高,而戊二酰基肉碱检测值偏低,其阳性判断切割值设定也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5.
769例高苯丙氨酸血症诊治和基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对 76 9例高苯丙氨酸血症 (HPA)患者进行诊治随访和基因检测。方法 对 76 9例 (新生儿筛查获诊 95例 ,高危筛查获诊 5 0例 ,非筛查获诊 6 2 4例 )患者进行家族史调查 ;采用Guthrie细菌抑制法或定量荧光检测法进行血苯丙氨酸浓度测定 ;采用尿蝶呤分析进行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鉴别诊断 ;采用低或无苯丙氨酸奶粉对苯丙酮尿症 (PKU)患者进行治疗 ;评价各型HPA临床疗效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及微卫星连锁分析等方法 ,对 10 0例经典型PKU患者进行PKU致病基因突变检测 ;对 2 3个PKU高危家庭进行产前诊断。结果  (1) 76 9例中 730例为经典型PKU ,2 7例轻型HPA ,12例BH4D。 (2 ) 338例接受了低 /无苯丙氨酸奶粉治疗 ,治疗期间血苯丙氨酸浓度控制达良好和一般的 ,95例新生儿筛查获诊者中占 71 6 % ,非筛查获诊的 2 4 3例中占 5 4 7%。 (3)对治疗者中 112例进行智能测定 ,5 5例经筛查获诊者的智商 (IQ)为 (78± 2 2 )分 ,5 7例非筛查获诊者的IQ为 (6 2± 18)分 ,两组IQ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 ;5例接受治疗的BH4D者IQ 70~ 80分。 (4) 72例正常入学者 ,6 6 7%患者学习成绩达中等或以上。 (5 )在 10 0例经典型PKU中发现 5种基因突变(Arg111Ter、Arg2 4 1Cys、Arg2 4 3Glu、IVS6nt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近3年的质控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每年提供4批氨基酸质控干血滤纸片,利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干血滤纸片中氨基酸水平。以美国CDC检测结果为标准,分析本实验室氨基酸质控结果偏差及其他实验室质控结果(213个实验室的均值)偏差之间的差异。结果本实验室每次质控结果所有氨基酸均在美国CDC检测结果95%可信区间内,且每一批结果的临床评价与美国CDC质控临床评价完全一致。本实验室质控结果偏差与其他实验室质控结果偏差比较,苯丙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酪氨酸和缬氨酸均无显著性差异,瓜氨酸有显著性差异(Z=-2.945P〈0.005)。结论本实验室氨基酸质控结果,达到美国CDC的质控要求,瓜氨酸检测值偏低,其阳性判断切割值设定也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可靠的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干血滤纸片中氨基酸方法,以便用于氨基酸代谢紊乱疾病的筛查和诊断。方法 取含不同浓度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瓜氨酸和缬氨酸)的血滤纸片,用含已知量相应氨基酸内标的甲醇萃取,盐酸正丁醇衍生后,用串联质谱仪检测血片中氨基酸谱及其浓度。分析该方法的精确性、样品回收率及浓度相关性。结果 氨基酸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 3% ~9. 7%、9. 9% ~14. 3%。低浓度回收率为92% ~100%,中等浓度回收率为94% ~104%,高浓度回收率为98% ~107%。不同浓度的氨基酸实测浓度与加入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 999 0~0. 999 9。结论 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干血滤纸片中氨基酸能够达到较高的精确性、准确性和回收率,为临床进行氨基酸分析提供了一项新技术,可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高危儿童遗传代谢病的诊断及其他与氨基酸代谢有关的疾病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旨在从基因水平证实多种羧化酶缺乏症(multiple carboxylase deficiency,MCD)的诊断,探讨我国MCD患儿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12例MCD患儿接受基因诊断.采用PCR及直接测序法分别对4例生物素酶(biotinidase,BT)缺乏症和8例全羧化酶合成酶(holocarboxylase synthetas,HLCS)缺乏症进行BT基因和HLCS基因突变分析,对基因新突变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及患儿父母和50名正常对照者基因检测以证实.结果 12例患儿基因突变检出率100%.4例BT缺乏症中发现BT基因突变6种:c.98-104del7ins3,c.1369G>A(V457M),c.1157G>A(W386X),c.1284C>A(Y428X),c.1384delA,c.1493_1494insT,后4种为新突变.8例HLCS缺乏症中发现HLCS基因突变4种:c.126G>T(E42D),c.1994G>C(R665P),c.1088T>A(V363D),c.1522C>T(R508W),后两种为热点突变[75%(12/16)],c.1994G>C为新突变.结论 本研究从基因水平上证实了12例MCD的诊断.共发现了6种BT基因突变,4种HLCS基因突变,其中5种为新突变;得出2种HLCS基因的热点突变.  相似文献   
9.
10.
例为609G>A纯合突变,5例为609G>A伴658_660delAAG(2例)、567_568insT、394C>T和217C>T杂合突变,其中658_660deIAAG和567_568insT为尚未报道的突变.结论 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经合理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基因突变检测表明609G>A为中国患儿的热点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