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上海市早产儿中心近10年间NEC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旨在加强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进一步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方法调查1993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出生的1869例早产儿,对确诊NEC的59例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引起NEC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早产儿NEC发生率为3.16%.胎龄小、体重低、胃肠道动力功能差及局部免疫应答能力低下、感染仍是NEC发病重要的影响因素.临床分度与预后密切相关.结论减少早产儿发生率是降低NEC发病率的最好办法.加强早产儿的护理,实施正确喂养方案,促进胃肠蠕动功能,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是十分重要的预防措施.何时恢复喂养需谨慎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上海市早产儿中心早产儿湿肺发生情况、临床特征进行调查分析 ,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方法 调查 2 0 0 2年 1月 1日~ 2 0 0 3年 12月 31日出生的活产早产婴儿 75 2例 ,临床表现湿肺症者 4 8例。回顾性总结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严重程度及影响因素、治疗手段和预后。结果 早产儿湿肺发生率为 6 38% ,可发生在各胎龄段和体重段之间。临床表现以症状出现早 ,多有呻吟、青紫、反应较差、明显吸凹征等为特点。病情严重程度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严重者多需用机械辅助通气。单纯湿肺症预后良好。结论 早产儿湿肺发生率相当高 ,剖宫产分娩仍然是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对上海市早产儿中心近10年间NEC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旨在加强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进一步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方法 调查1993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出生的1869例早产儿,对确诊NEC的59例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引起。NEC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早产儿NEC发生率为3.16%。胎龄小、体重低、胃肠道动力功能差及局部免疫应答能力低下、感染仍是NEC发病重要的影响因素。临床分度与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减少早产儿发生率是降低NEC发病率的最好办法。加强早产儿的护理,实施正确喂养方案,促进胃肠蠕动功能,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是十分重要的预防措施。何时恢复喂养需谨慎判断。  相似文献   
4.
经手术证实的双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46例。结合临床、X线胸片共分为3组:①无并发症的单纯缺损组28例;②合并肺动脉高压组12例(其中1例伴动脉导管未闭及主动脉右瓦氏窦瘤);③合并主动脉右瓣脱垂5例(其中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例)及主动脉右瓦氏窦瘤1例。与其它类型的室间隔缺损相比较,讨论了胸部平片诊断的价值、并发症的成因及心血管造影的表现,并强调主动脉根部造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夹层的造影诊断:附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夹层发生在冠状动脉较少见,极易因心肌缺血而致命。至今文献报道过的病例甚少。本组8例结合文献进行讨论。1资料与方法1993~1995年对疑冠心病作冠状动脉造影共324人次,发现2例冠状动脉夹层(占062%),同期作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相似文献   
6.
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并肠穿孔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对上海市儿童医院自1973至1992年9028例肠套病儿施行空气复位并发肠穿孔的14例作一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显示穿孔与注气压力有关,但无压力安全阈值。其他倾向穿孔的临床因素为年龄小(<6月),病程长,便血时间长,脱水,神萎,腹泻和发热等。结果还显示空气灌肠穿孔发生率低(0.15%)。即使发生穿孔引起张力性气腹,只要处理恰当可以避免死亡,而且穿孔后腹腔污染的机会也极少。因而我们认为空气灌肠是安全的。本院近5年来未发生穿孔的经验说明:病例和压力的选择以及肠套机的改进是减少穿孔,提高空气灌肠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湿肺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上海市早产儿中心早产儿湿肺发生情况、临床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方法调查2002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出生的活产早产婴儿752例,临床表现湿肺症者48例。回顾性总结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严重程度及影响因素、治疗手段和预后。结果早产儿湿肺发生率为6.38%,可发生在各胎龄段和体重段之间。临床表现以症状出现早,多有呻吟、青紫、反应较差、明显吸凹征等为特点。病情严重程度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严重者多需用机械辅助通气。单纯湿肺症预后良好。结论早产儿湿肺发生率相当高.剖宫产分娩仍然是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诊断意义:附4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被认识,目前已成为新生儿主要的外科急诊,也是早产儿主要死因,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有人认为与肠壁的缺氧,缺血有关,也可能因继发感染、或与早产儿的饮食等外因有关。诊断主要依靠X线平片。提高对新生儿NEC的早期认识,有利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近7年中所接生的约16300例新生儿中确诊的45例NEC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脉冲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脉冲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王舒,韩燕乔,顾莱莱,顾爱珠,杨晋朝我院1977~1988年6773例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91.3%,14例肠穿孔,其中1例死亡。肠穿孔率0.22%。自1989年起应用脉冲式空气灌肠技术代替传统的空气灌肠方法整复肠套叠,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