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10例。根据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单药组(n=55)和联合用药组(n=55)。单药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单药组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神经损伤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周后,联合用药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联合用药组的退烧时间、头痛头晕消失时间、呕吐停止时间、惊厥停止时间、意识恢复正常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单药组(P<0.05)。治疗1周后,联合用药组患儿的CRP、TNF-α、IL-6、CD8+、NSE、S100-β水平明显低于单药组,而CD3+、CD4+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总结李燕梅教授运用柴胡疏肝散合镇肝熄风汤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大量临床病例,从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病因病机出发,以心肝肾为辨证论治的核心脏腑,并通过具体的验案分析,总结归纳李燕梅教授治疗经验。结果运用柴胡疏肝散合镇肝熄风汤能够明显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睡眠质量,同时改善患者震颤、僵硬等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结论李燕梅教授运用柴胡疏肝散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效果满意,临床可辨证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促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在低龄化脓性脑膜炎(PM)患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PM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疾病进展程度分为普通PM组36例与重症PM组24例,另选取同期诊治的50例非中枢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儿脑脊液中促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相关指标水平与PM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重症PM组、普通PM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PM组、普通PM组的TNF-α、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症PM组高于普通P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PM组、普通PM组MDA、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症PM组高于普通P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PM组、普通PM组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病情严...  相似文献   
5.
<正>李燕梅,主任医师,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修订项目—头痛》项目组专家,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头痛分会主任委员,河南中医药大学头痛研究所所长,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区主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尤善运用中医药治疗头痛。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之一,以病人自觉偏侧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特点为病程长,病情易反复,痛止如常人,多合并自主神经功能症状,不仅易与焦虑抑郁共患,还可造成认知功能下降,无症状性后循环梗死等,严重影响患者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头痛与肝的关系入手,分析紧张性头痛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等,总结从肝论治紧张性头痛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托吡酯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发作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部分性癫痫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托吡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脑电图参数[α波减少>0.5 Hz、θ波增加、δ波增加]、血清生化指标[血清神经肽Y(NPY)、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α波减少>0.5 Hz、θ波增加、δ波增加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α波减少>0.5 Hz、θ波增加、δ波增加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NPY、GFAP、BDNF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两组血清NPY、GFAP、BDNF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