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血清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 S)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水平改变的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2例HFMD 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选择其中48例为重症 HFMD 组,44例为普通 HFMD 组,选择同期健康儿童46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 H2 S 及 IL-6水平。结果急性期:重症 HFMD 组与普通 HFMD 组血清 H2 S [(21.72±7.52)μmol /L、(31.86±8.41)μmol /L]水平均明显降低,IL-6[(131.33±17.82)ng /L、(95.48±15.07)ng /L]水平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H2 S (55.76±7.80)μmol /L,IL-6(61.31±13.43)ng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重症 HFMD 组与普通HFMD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恢复期:重症 HFMD 组血清 H2 S[(34.54±13.21)μmol /L]水平仍低于健康对照组,IL-6[(92.73±15.25)ng /L]水平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相关性分析显示:重症 HFMD 组与普通 HFMD 组血清 H2 S 与 IL-6水平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r =-0.31,P ﹤0.01;r =-0.45,P ﹤0.01)。结论 HFMD 患儿血清 H2 S 和 IL-6水平发生了改变,并且可作为重症 HFMD 患儿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92例HSP患儿,根据是否合并紫癜性肾炎(HSPN)分为HSPN组(31例),以及未合并紫癜性肾炎的HSP组(61例);根据临床症状分组:仅表现为皮肤紫癜的22例为单纯组,合并关节症状的24例为关节症状组,合并消化道症状的20例为消化道症状组,同时合并关节症状及消化道症状的26例为混合症状组。选择同期42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25-(OH)D_3水平。结果 HSP组、HSPN组的25-(OH)D_3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HSPN组的25-(OH)D_3水平又低于HSP组(P0.05)。关节症状组、消化道症状组、混合症状组之间的25-(OH)D_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但均低于单纯组(P0.01)。结论 HSP患儿25-(OH)D_3水平下降,以HSPN以及合并消化道、关节症状的更为显著,25-(OH)D_3水平下降可能作为HSP是否合并其它系统损害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242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冠状动脉损伤(CAL)分为CAL组(63例)和非CAL组(NCAL,179例),并且按照IVIG治疗效果分为IVIG敏感组(219例)和IVIG无反应组(23例)。选择同期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0例(上感组)为对照,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25-(OH)D3水平。结果 IVIG治疗前:上感组、NCAL组和CAL组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以CAL组最低(P0.05);上感组、IVIG敏感组和IVIG无反应组25-(OH)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以IVIG无反应组最低(P0.05)。IVIG治疗后:CAL组的25-(OH)D3水平低于NCAL组及对照组(P0.05);IVIG无反应组的25-(OH)D3水平低于IVIG敏感组及对照组(P0.05),以IVIG无反应组最低(P0.05)。结论 KD患儿25-(OH)D3水平下降,而且降低越明显,出现CAL以及无反应型KD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FMD)合并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就诊的7例HFMD合并K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儿中5例球结膜充血,6例口唇红、皲裂、杨梅舌。2例符合典型KD诊断标准,5例符合不完全KD诊断标准。7例患儿脑脊液结果均符合病毒性脑炎。咽拭子培养5例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1例柯萨奇病毒A16(CVA16)阳性。6例合并冠状动脉损伤,2例右束支传导阻滞。结论HFMD合并KD患儿多为不完全KD,常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冠状动脉损伤。  相似文献   
5.
董青伟  毕晶  张丽 《河北医药》2012,34(15):2366-2367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之一,也是重症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呼吸道主要病原菌,对儿童健康造成一定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5年全球每年约有160万例儿童死于肺炎链球菌感染,其中70~100万例为5岁以下儿童,2岁以下的病死率尤其高,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  相似文献   
6.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表现,探讨该病误诊情况,以引起基层医生重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30例维生素K缺乏症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未合并颅内出血者均痊愈,合并颅内出血者22例当中,治愈3例,临床好转出院10例,放弃治疗6例,死亡3例,误诊9例,误诊时间1~4天。结论提高对本病的重视,加强预防措施,降低误诊率,以降低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7.
背景糖耐量受损(IGT)及空腹血糖受损(IFG)是正常糖耐量向糖尿病转化的过渡阶段且该阶段可逆,因此探讨IGT及IFG进展为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对IGT和/或IFG肥胖儿童3年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保定市儿童医院、河北省儿童医院、贵阳市儿童医院及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IGT和/或IFG肥胖儿童123例,其中单纯IGT儿童38例(A组)、单纯IFG儿童54例(B组)、IGT并IFG儿童31例(C组);另选取同期单纯肥胖儿童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儿童基线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25-(OH)D_3水平,A组、B组、C组儿童随访3年临床转归,不同临床转归儿童基线及随访3年血清25-(OH)D_3水平;血清25-(OH)D_3水平与IGT和/或IFG肥胖儿童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后2 h血糖(2 h PG)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随访期间29例儿童失访,失访率为23.6%,其中A组9例、B组10例、C组10例。(2)4组儿童基线TC、TG、HDL-C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儿童基线血清25-(OH)D_3水平低于对照组,A组、B组儿童基线血清25-(OH)D_3水平高于C组(P0.0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_3水平与IGT和/或IFG肥胖儿童空腹血糖、2 h PG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6、-0.33,P0.05)。(4)随访3年,C组儿童临床转归劣于A组和B组(P0.05)。(5)IGT和/或IFG和糖尿病肥胖儿童基线及随访3年血清25-(OH)D_3水平低于正常糖耐量肥胖儿童,糖尿病肥胖儿童基线及随访3年血清25-(OH)D_3水平低于IGT和/或IFG肥胖儿童(P0.05)。结论血清25-(OH)D_3水平与IGT和/或IFG肥胖儿童空腹血糖、2 h PG呈负相关,且血清25-(OH)D_3水平较低的IGT和/或IFG肥胖儿童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8.
312例儿童麻疹的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近年来麻疹的流行病学变化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北省保定市儿童医院于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312例麻疹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麻疹的发病年龄趋向低龄化,3岁以下的婴幼儿高发。不典型麻疹明显增多。农村发病人数高于城市。未预防接种者发病率高于已做预防接种者。结论近年来,儿童麻疹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应加强麻疹监测力度,实施强化计划免疫策略是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例1,患儿男,2岁,因化验血钙低,给予口服盖天力(启东制药厂生产)2片/次,2次/d,患儿自己口服药物4片一次。服药第二天即出现口唇肿胀,并伴有痒感,无皮疹,无其它不适。家长以为服药过量,遂停药观察,2 d肿胀消退。数日后家长又给患儿口服盖天力2片,用药数小时后又出现口唇肿胀,并伴有痒感,急至医院。考虑盖天力过敏,遂停药,给予口服扑尔敏2 mg,维生素C 0.1 g,2次/d,1 d后肿胀消退。  相似文献   
10.
2002年4月-2004年4月,我院共收治新生儿咽下综合征52例,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男30例,女22例;年龄:1h-5d;早产儿10例,足月儿30例,过期产儿12例;同时伴有新生儿肺炎42例,脐炎10例,HLE、颅内出血35例,无伴随疾病者5例。临床表现:生后即呕吐,呕吐物多为泡沫黏液状,部分为黄白色水样物,或混有少许淡咖啡色物,进食后加重,多在奶后0.5h内出现呕吐,为奶液,非喷射状,量中等,大便排出正常。查体无颅高压征,腹软不胀,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8例行腹部B超,5例行上消化道造影,均未见异常。治疗及转归:均予温盐水洗胃1-5次后呕吐停止。2讨论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