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前宫颈扩张给药时间的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口服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前宫颈软化扩张适宜的给药时间。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 ,将 1 97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 4 0 0 μg术前 1h服、米索前列醇 4 0 0 μg术前 2h服用、米索前列醇 4 0 0 μg术前 1h服用配伍 1 %利多卡因宫颈 3点、 9点各注射 2ml以及不采用任何药物的A、B、C、D四组。观察并比较各组宫颈松弛程度、扩宫难易度、手术效果、疼痛程度、术前术后宫腔长度差、手术时出血量及人流综合征等参数。结果 A、B、C组在术前宫颈松弛度和扩宫难易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而A、B、C组与D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P =0 0 0 0 )。手术效果以及疼痛评分比较 :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A、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9、P =0 0 0 8) ;A、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0 )。宫腔长度差及出血量在A、B、C、D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A、B、C组均无人流综合征发生 ,D组 1例人流综合征。结论 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 4 0 0 μg可以有效地软化扩张宫颈 ,减少受术者痛苦 ;术前 1h和 2h用药同样可以有效地软化扩张宫颈 ;口服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宫颈局部麻醉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双炔失碳酯加强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双炔失碳酯加强米非司酮对人体抗早孕的作用,以期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减轻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长的副作用。方法: 143例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2例,常规药物流产;观察组71例,在常规药物流产基础上加用双炔失碳酯7. 5mg,间隔24h, 2次。观察分析两组对象孕囊排出时间、流产后阴道出血情况及尿hCG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囊排出时间及流产后出血时间均明显缩短(P<0. 01 ),药流后出血时间≤14天者明显增加(P<0. 01 ), >21天者明显减少(P<0. 01 ),流产后两周尿hCG阳性率明显降低(P<0. 05);观察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在常规流产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双炔失碳酯可以加强米非司酮的抗早孕作用,缩短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提高药物流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黄体支持方法与人工授精的妊娠结局及妊娠周期雌二醇(E2)、孕酮(P)、E2/P动态变化规律,黄体支持中合理的E2/P比值,确定合理的黄体支持方法.方法 对接受供精人工授精促排卵助孕治疗的患者172个治疗周期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排卵后第3天开始接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A组),hCG+黄体酮注射(B组)和口服黄体酮胶囊(C组)三种不同黄体支持方法,比较三者的妊娠结局,连续检测妊娠周期早卵泡期、排卵期(hCG日)、孕卵着床期(窗口期),以及早孕期、孕6、7~8周体内E2、P水平.结果 三种不同黄体支持方法中B组妊娠成功率高于其他两组;排卵用药后各个时期P水平C组最高,A、B两组之间无差异;B组与正常妊娠组E2/P比值及变化趋势最相近.结论 hCG+黄体酮注射组虽无口服黄体酮胶囊组提高P浓度作用显著,但周期妊娠率最高,而且与妊娠对照组E2/P比值及变化趋势最接近,因此在黄体支持不仅要提高P浓度,尚需维持合适的雌孕激素的比值,提示hCG+黄体酮注射是三种方案中的最佳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氯米芬(CC)促排卵患者使用戊酸雌二醇(补佳乐)和17β-雌二醇(芬吗通)对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12月因男方因素于我中心做供精人工授精手术(AID)患者125例,因排卵障碍均行CC促排卵治疗。根据内膜补充方案分为戊酸雌二醇(补佳乐)组51例,17β-雌二醇(芬吗通)组35例和戊酸雌二醇+17β-雌二醇(复合药物)组39例。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增厚幅度、内膜形态变化和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分别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前A型内膜比率和用药后内膜厚度,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药物组的用药前内膜厚度、用药前后内膜增厚幅度、用药后A型内膜比率和用药前后A型内膜增幅比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药物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35.90%)高于补佳乐组(23.53%)和芬吗通组(28.57%),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C促排卵周期使用芬吗通可以达到和补佳乐同样的改善内膜效果;对于子宫内膜薄,单纯使用补佳乐或者芬吗通不能获得满意内膜厚度和形态的患者,可以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达到理想的改善内膜效果。  相似文献   
5.
6.
本研究在同一试验室中进行 ,旨在阐明 ASCUS认定 ,HPV分类及细胞学检查随访在活检报告基础上对于高等级鳞状细胞上皮内瘤样病变 (HSIL)可能的预测作用。本研究鉴定 918例患者宫颈细胞的液体标本 ,根据细胞学检查结果按常规标准分为正常组、ASCUS组、低等级 (L ISL )及高等级 (HISL)鳞状细胞上皮内瘤样病变组 ,其中 ASCUS组又根据细胞异常分化的程度分为类似反应性组 (AFR)、未分类组(ANOS)、倾向 L SIL 组 (AFL S)、倾向 HISL 组 (AFHS)。在对上述标本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 -多形核白细胞限制片段长度分析法(PCR- RFL…  相似文献   
7.
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外周血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孕症的病因非常复杂 ,就女方而言 ,除与解剖、遗传、内分泌及感染因素有关外 ,还有 10 %~2 0 %的患者原因不明。在此类患者中 ,免疫因素占2 0 % ,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 ,体液免疫中研究最多的是抗精子抗体 (AsAb) ,大量的动物及临床试验已证实了AsAb导致不孕的病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炔失碳酯与米非司酮抗早孕的协同作用,以及对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流产后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21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70例。A组:常规药物流产;B组:常规药物加双炔失碳酯7.5 mg,间隔12 h×4次;C组:在常规药物加双炔失碳酯7.5 mg,间隔24 h×2次。观察3组的胎囊排出时间、流产后阴道出血情况及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C组胎囊排出时间及流产后出血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流产后出血时间<14 d者明显增加(P<0.01),>21 d者明显减少(P<0.01),流产后2周尿hCG阳性率均明显降低(P<0.05);B和C组完全流产率均高于A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胎囊排出时间,流产后阴道出血天数及流产后尿hCG的变化,B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药物流产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双炔失碳酯可以加强米非司酮的抗早孕作用,缩短药流后出血时间,提高药物流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波检测法评价子宫内膜分型的分子基础。方法:手术获取排卵日三线型(A型)和均匀型(C型)人窗口期子宫内膜,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孕酮受体A和B在子宫内膜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定位。结果:超声检测分型为A型和C型人窗口期子宫内膜中,RT-PCR结果显示孕酮受体B基因的mRNA表达有差异,孕酮受体A的mRNA表达差异不明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孕酮受体B蛋白质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表达有差异,孕酮受体A的表达差异不明显。结论:孕酮受体B在介导子宫内膜对孕酮的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超声分型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f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一种常见的骨髓衰竭性疾病。重型再障(SAA)预后差,诊断一旦确立宜及早选用骨髓移植或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等治疗。同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已作为新诊断的40岁以下年轻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