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篇
药学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新生儿感染中IL-8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IL 8和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免疫比浊法 ,检测 6 7例新生儿感染患儿血清中IL 8和CRP的含量。以 5 0例出生 3d后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4 3例患儿 (未用抗生素组 )IL 8的含量为 (196± 82 ) pg/mL ,与正常对照组 (6 8± 2 3)pg mL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CRP为 (38± 10 )mg/L与正常对照组 (6± 2 )mg L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 ,且二者具有正相关性 (r =0 95 8,P <0 0 1)。另 2 4例患儿(已用抗生素组 )IL 8和CRP的含量分别为 (85± 36 ) pg mL和 (10± 4 )mg L ,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IL 8和CRP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是早期诊断新生儿感染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呼吸道感染导致ITP患儿在治疗过程中血小板数量骤降的因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 72例治疗中ITP患儿血清腺病毒 (ADV)、柯萨奇病毒 (CBV)、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肺炎支原体 (MP)和肺炎衣原体 (CP)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72例ITP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阳性率为 81 9% (5 9/ 72 )。其中RSV阳性率为 2 9 2 % (2 1/ 72 ) ;CBV阳性率为 19 4 % (14 /72 ) ;MP阳性率为 15 3% (11/ 72 )。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阳性率为 2 7 7% (2 0 / 72 )。结论 ITP患儿治疗过程中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是其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 ,应注意抗病毒和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在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时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琼脂板免疫扩散法测定CRP和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腺病毒抗体和柯萨奇病毒抗体。结果  两种以上病毒的抗体阳性时 ,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者占 5 6 % (18/32 ) ;而单个病毒感染时 ,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 10mg/L。 结论  混合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时 ,患儿同时伴有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可考虑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导致ITP患儿在治疗过程中血小板数量骤降的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对72例治疗中ITP患儿血清腺病毒(ADV)、柯萨奇病毒(CB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抗体进行检测。结果72例ITP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阳性率为81.9%(59/72)。其中RSV阳性率为29.2%(21/72);CBV阳性率为19.4%(14/72);MP阳性率为15.3%(11/72)。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阳性率为27.7%(20/72)。结论ITP患儿治疗过程中,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是其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应注意抗病毒和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5.
ITP患儿治疗中血小板下降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部分病毒感染导致ITP患儿在治疗中 ,血小板数量下降的因素。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 6 2例治疗中ITP患儿血清柯萨奇病毒 (CBV)、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腺病毒 (ADV)、EB病毒 (EB)和肺炎支原休 (MP)IgM抗体。结果  显示 6 2例ITP患儿感染阳性率为 75 8% ( 4 7/6 2 )。其中RSV阳性率为 32 3% ( 2 0 /6 2 ) ;CBV阳性率为 1 7 7% ( 1 1 /6 2 ) ;MP阳性率为 1 4 5% ( 9/6 2 ) ;ADV阳性率为 9 7% ( 6 /6 2 )。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阳性率为 33 9% ( 2 1 /6 2 )。结论  ITP患儿治疗过程中 ,部分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其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 ,临床上应重视抗病毒和免疫的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