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4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172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247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636篇
内科学   317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177篇
特种医学   230篇
外科学   429篇
综合类   1232篇
预防医学   657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432篇
  2篇
中国医学   388篇
肿瘤学   145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83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目的】探讨波动性高糖对内皮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用于实验。实验分正常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和葡萄糖交替处理组(5.5/28 mmol/L葡萄糖)。其中葡萄糖交替处理模拟人血糖波动状态,方案是前12 h内每隔4 h交替培养,后12 h内葡萄糖维持5.5 mmol/L水平,按此循环,共培养48 h。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酶标仪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葡萄糖交替处理组降低HUVEC细胞活性(P<0.01);降低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增加丙二醛和8-羟基脱氧鸟苷的含量(P<0.01);增加自噬相关基因Atg4和Atg5的表达(P<0.001)。【结论】波动性高糖可能是先通过诱导HUVEC产生氧化应激,进而使HUVEC产生自噬,最终降低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淋巴结阴性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R-NENs)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83例淋巴结阴性R-NEN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定期随访。  结果  83例患者中男性49例(59.0%)、女性34例(41.0%);平均年龄(43.3±11.4)岁;61例(75.5%)患者主要因非特异性症状就诊;肿瘤单发75例(90.4%);肿瘤平均直径为(0.8±0.7)cm;主要浸润黏膜层及黏膜下层80例(96.4%);病理分级以G1为主,共65例(78.3%),Ki-67指数平均值为(2.1±1.7)%;肿瘤分期Ⅰ期78例(94.0%)。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gA阳性29例(34.9%)。治疗方式使用内镜下切除67例(80.7%),手术16例(19.3%)。中位随访时间24(3~90)个月,5年生存率100%,2例(2.4%)复发。肿瘤复发与Ki-67阳性指数具有显著相关性(P=0.025);肿瘤浸润深度与肿瘤直径具有相关性(P=0.030)。Kaplan-Meier法分析得出治疗方式、肿瘤分级对预后复发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01)。  结论  淋巴结阴性R-NENs直径>1.0 cm相对容易浸及固有肌层,直径≤ 1.0 cm也有浸及固有肌层的可能,建议此类患者行超声内镜(EUS)检查以决定治疗方式。内镜下切除为淋巴结阴性R-NENs的主要治疗方式,Ki-67指数较高患者治疗后相对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5年以来收治了36例脊髓室管膜瘤患者,占同期脊髓髓内肿瘤的33.6%;本组患者均采用了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眼睛与其它器官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因其它疾病影响会逐渐退化和衰弱。如何养目来增进健康呢?根据我国传统的养目方法,结合现代医学有关知识,可归纳出八种养目方法。熨目每天晨起或睡前,取坐或立式,闭目,同时双手掌快速摩擦揉搓,约半分钟便会感到发热发烫,随即迅速将双手掌按抚于双眼上。待热感不明显时,再如法重试一次,每日如此循环14次。此法有通经活络,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运目自然站于窗前2~3米外,双眼依次注视4窗角,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反复交替,共反复7~14次。此法可以舒筋活络、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ischem ia encephalopathy,H IE)胎儿和H IE新生儿血清中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水平与脑损伤的关系,为脑瘫(cerebral palsy,CP)高危儿人群进行早期干预提供监测手段。方法收集23例H IE胎儿和34例H IE新生儿血清以及25例正常胎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34例H IE新生儿包括11例轻度H IE,8例中度H IE和15例重度H IE。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H IE胎儿组和轻、中、重H IE新生儿组血清中TPO的水平,并与正常胎儿组和正常新生儿组比较。结果H IE胎儿组和H IE新生儿组TPO分别高于正常胎儿组和正常新生儿组(分别P<0.01,P<0.01),重度H IE组TPO低于轻度H IE组(P<0.05)。结论血清TPO水平与H IE所致脑损伤严重程度有关。脐血TPO检测可为脑瘫高危儿人群进行早期干预提供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王胜辉  袁新宇 《中原医刊》2002,29(11):36-36
1999年 11月~ 2 0 0 1年 11月我院共收治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 30例 ,采用雷尼替丁治疗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 6版诊断标准。排除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 ,咽下综合征 ,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 ,假性消化道出血 ,其它全身性血液疾病。30例患儿中 ,男 13例 ,女 17例 ;产道分娩 2 4例 ,剖宫产 6例 ;早产儿 8例 ,足月儿 2 2例 ;发病日龄 ,~ 2 4h8例 ,~ 48h 15例 ,~ 72h 7例。1 2 临床表现 :反复少量呕吐咖啡色或鲜红色液体或排少量黑便。其中呕血 15例 ,血便 18例 ,10例…  相似文献   
8.
垂体ACTH腺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9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和探讨垂体ACTH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29例垂体ACTH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垂体ACTH微腺瘤的诊断较为困难,有库欣氏综合征表现的患者,辅以血清ACTH、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并结合影像学资料方可确诊,经蝶手术切除肿瘤复发率仅为6.9%。结论 垂体ACTH腺瘤的诊断须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经蝶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垂体ACTH腺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病例摘要袁××,男,57岁,农民.因上腹部突然持续性刀割样疼痛伴恶心、呕吐48小时,于1980年11月28日急诊入院.1970年2月开始上腹部经常隐痛,吐酸水,嗳气,以进生冷食物后更明显,并排柏油样大便2次,经服解痉止痛剂及抗酸药物后症状缓解。体检:体温38.5℃,脉搏9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08/70毫米汞柱.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痛苦表情,心肺无异常。外科情况:腹部饱满,无肠型及蠕动波;腹肌板硬,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未扪及包块,肝脾未触  相似文献   
10.
石丹岳  彭飞祁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8):894-894,896
我院于2005年4月5日成功应用内窥镜技术经口咽入路治疗Klipple-Feil综合征合并颅底凹陷、脊髓受压患者1例,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