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机械吻合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胃恶性肿瘤患者全胃切除后应用管状吻合器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每例手术时间为70~180min,平均手术时间90.5min。无手术死亡。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食管空肠吻合处);4例发生吻合口溃疡,2例发生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狭窄率为3.57%,吻合口溃疡发生率为7.10%。结论全机械吻合在全胃切除术中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率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采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20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寰椎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科研积累寰椎的解剖学资料和临床行椎弓切除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03例寰椎干燥骨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椎动脉沟处形成沟环者占15.04%,椎动脉沟是寰椎的薄弱处;后弓:内侧半距(平均):左:11.57mm,右:11.42mm,外侧半距(平均):左:19.60mm,右:19.35mm.结论:(1)前路手术显露前弓范围在2l~28mm内,但不能切除前弓。(2)诊断“沟环症”和后弓切除术暴露范围要适当、慎重。切除后弓范围在10~llmm内,显露后弓范围存15~23mm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毛细支气管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MP感染致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特异性免疫凝集试验检测7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MP抗体(MP-IgM)。MP-IgM阳性为MP感染(感染组),阴性为对照组,对二组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感染组24例(34.3%)。年龄2~6个月5例(20.8%),6个月~2岁19例(79.2%);冬春发病14例(58.3%),夏秋10例(41.7%)。对照组46例。年龄2~6个月22例(47.8%),6个月~2岁24例(52.2%);冬春发病32例(69.6%),夏秋14例(30.4%)。二组发病年龄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病季节无明显差异(P〉0.05)。二组均有咳嗽、喘鸣及呼吸困难,与对照组比较,MP感染组高度发热[21例(87.5%)]、肺部X线片状阴影[18例(75%)]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a〈0.01);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均升高,但二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MP感染组发生并发症6例(25%),对照组8例(17.4%)。结论MP感染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肺外表现多见。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及时行MP-IgM检查,可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明确,好发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其可累及冠状动脉,引起损害,并可因冠状动脉伴有动脉瘤和血栓梗塞而引起猝死,故早期诊断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扩张及随访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24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肺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多发病.我院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本软件采用Authorware6.0 ,以人卫版《系统解剖学》第五版为基本教材。包括教师版和学生版两个版本 ,适用于五年制医学各专业 ,供教师教学或学生自学使用 ,也可供临床医生参考 ,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内容共集成了近 10 0 0多幅图片、40多个动画、3 0多个视频剪辑及大量的文字、声音等素材 ,内容丰富详尽 ,信息量大。每一节内容中包含文字讲解 ,图片、表格、视频、动画、声音讲解等 ,多种媒体相结合。本软件交互功能强大 ,界面美观友好。本软件获 2 0 0 2年江西省高校优秀多媒体课件评比一等奖 (省级教学成果奖 ) ,在我院解剖学教学中使用 ,并推广至兄弟院校使用 ,推荐使用 ,获得专家和师生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8.
支原体肺炎与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对18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MP-IgM检测,MP-IgM阳性为MP感染(感染组),MP-IgM阴性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感染组64例(34.4%),其中年龄〈6个月13例(20.3%),~2岁51例(79.7%),冬春发病38例(59.4%),夏秋26例(40.6%)。对照组122例,其中年龄〈6个月78例(63.9%),~2岁44例(36.1%),冬春发病112例(91.8%),夏秋10例(9.2%)。两组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儿均有咳嗽、喘憋及呼吸困难,与对照组比较,MP感染组中高度发热62例(96.9%)、肺部x线片状阴影48例(75%),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CRP、白细胞总数(WBC)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并发症发生率,MP感染组18例(28.1%),对照组19例(15.5%),P〈0.05。结论以中高度发热,且持续时间较长,肺部x线有片状阴影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疑为MP感染及时进行MP抗体的检查,早期作出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15岁,因发现右乳房渐进性包块半年,一周前在当地医院行包块除术,术后病理标本送我院会诊,意见为“右乳腺癌”。入我科进一步治疗,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乳外上象限可见一放射状手术切口,长约5cm,已拆线,未触及肿块,右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左侧乳腺检查未见异常。据当地医院记载,切除肿块直径约3cm。入院后行胸片及肝、胆、胰、脾、子宫附件B超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胸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术)提供可靠的后根分束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对成人尸体胸神经后根的自然分束和后根问神经纤维联系(CR)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观测。结果:1条胸神经后根有4~6条根丝组成,然后形成2~4根神经亚束,最后形成上、下2股神经束。后根问神经纤维联系出现率为55.4%,根据形状可分为5型,根据位置可分为3类。结论:胸神经后根各级神经分束较易分离,神经纤维联系较为简单,有利于临床医生进行SPR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