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婴儿肝病综合征是指1岁以内婴儿未明病因引起的以肝功能损害及病理性肝脏体征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征候群。其病因复杂而未完全明确,为进一步探索婴儿肝病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原因,我们对160例婴儿肝病综合征患儿做了TORCH(T弓形虫、O其它、R风疹、C巨细胞、H单纯疱疹)等病原检测和病因分析。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60例患儿均是因婴儿黄疸而来我院就诊,并经诊断为婴儿肝病综合征。其中男125例(占78.1%),女35例(占21.9%),男女之比约3.6:1;首次就诊时年龄最小的20d,最大6个月,其中20 ̄28d者16人(占10.0%),1 ̄3个月者132人(占82.5%),3 ̄6个月者12…  相似文献   
2.
ARI的中西医抗病毒治疗江西省儿童医院(南昌330006)王野樵急性呼吸道感染分上、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由病毒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中,儿童常见的支气管炎几乎总是由病毒而致(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和鼻病毒)。而支气...  相似文献   
3.
脑干脑炎是指发生于脑干的炎症、病因和发病机制多不明确。一般是在没有病原学的条件下依据临床作出诊断[1],小儿报道较少,而以心血管表现为临床特点的小儿脑干脑炎国内更为少见。现将我院确诊的1例婴儿脑干脑炎总结分析如下,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1临床资料患儿,男,9个月,因发热、流涕、打喷嚏4d入院,入院前4d患儿受凉后出现流涕、打喷嚏,随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9.8℃,不咳、不泻,次日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量不多,无抽搐。精神、食欲减退,曾在当地医院治疗,用药不详,效果不明显。G2P2、足月顺产,人工喂养,身体发育尚好,按时预防接种。入院…  相似文献   
4.
治验两则     
例1:黎某某,男,7岁.1985年8月31日入院.住院号44657,家长代诉病史.主诉:肢体活动障碍、失语、不能吞咽约一个月.现病史:患儿于七月下旬因突然高热(T40℃左右)、神志昏迷、抽搐,在当地地区医院诊断为:"乙型脑炎".经治疗,数天后热退、  相似文献   
5.
急性肝炎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临床分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两类。对于本病,我们一直采取西医诊断和中医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我科1984年4~6月份中资料完整的121例病例整理报告如下: 一、临术资料:本组121例均为门诊病例,起病天数均在一周以内,全部符合1985年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二)》(以下简称《方案》)的诊断标准。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84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37例,男性85例,女性36例;1岁以下  相似文献   
6.
“肾无实证”析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钱乙首创“肾主虚,无实也”之后,不少医家多宗之。如王海藏谓:“肾本无实,不可泻。”(《医学纲目》);刘纯更以肝肾对举为例:“肝司泻,肾主闭藏,肝为相火,有泻无补,肾为真水,有补无泄”(《医经小学》)……自此“肾无实,不可泻”之说逐渐形成。目前,乃至中医教材亦未给肾实证以应有之位置。如《内科学》说:“一般而论,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 ,其中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 )发病率又占相当大的比例。 1988年有人 [1 ] 对我国城乡 714例学龄前期儿童进行了调查 ,复感儿发病率城市为 32 .6 1% ,乡村为 2 4.19% ,现仍有上升的趋势。虽然抗生素的应用对细菌性感染疾病能较有效地控制 ,但对病毒感染仍缺乏较好的方法。而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中病毒占大多数 ,尤其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约占 90 %以上。中医药对提高小儿体质、增强抗病能力 ,扶正祛邪 ,有效地防治本病具有一定的优势。现把近年来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以供参考。1 病因病机虽然各家对本病的病因…  相似文献   
8.
五倍子外用治疗小儿汗症和湿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倍了既可内服亦可外用,笔者用五倍子研末外敷治疗小儿汗症及湿疹收到满意疗效。1 治疗小儿汗症。小儿盗汗和自汗为多见症状,虽然按中医辨证论治内服汤剂有一定疗效,但因煎煮麻烦,且喂药也困难,小儿不易接受,能否考虑运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呢?我们发现方书上有五倍子敷脐止汗的记载,遂用五倍子研末,温水调成糊状敷于济部,每次约10g,大小以稍超过脐部为准,再用胶布覆盖于上固定之,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