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儿童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TM)和D-二聚体(D-D)的变化及其在儿童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52例MPP患儿,其中表现为大叶性肺炎者30例作为大叶性肺炎组,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者22例作为间质肺炎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TM和D-D水平。结果:大叶性肺炎组、间质性肺炎组、对照组血浆TM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3.83、15.56、8.78μ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大叶性肺炎组和间质性肺炎组血浆T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大叶性肺炎组血浆TM水平高于间质性肺炎组(P<0.05)。大叶性肺炎组和间质性肺炎组血浆D-D水平(中位数)均明显高于参考值中位数(P<0.01);大叶性肺炎组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间质性肺炎组(0.35μg/mL vs 0.13 μg/mL, P<0.01),且大叶性肺炎组血浆D-D升高比例明显高于间质性肺炎组(87% vs 59%,P<0.05)。结论:血浆TM 和D-D水平在MPP患儿中存在不同程度升高,表现为大叶性肺炎者升高更明显,提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参与了MPP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腹泻是我国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多见于 5岁以下特别是 3岁以下小儿。据 1986年我国 7省示范县调查 ,农村 5岁以下小儿平均每人每年发生腹泻 2~ 3次 ,年死亡率为 0 .0 5 %。以此估计 ,我国 5岁以下小儿每年有 1.7亿人次患腹泻 ,有约 4万小儿因腹泻死亡[1 ] 。我国卫生部已将小儿腹泻病列为“小儿四病”防治重点之一[2 ] 。我们观察了克毒清和大剂量乳酶生联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疾病的临床疗效。1 对象与方法10 0例 ,大便性状均为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 ,大便次数 >或 =8次 /d ,部分病例伴有发热、呕吐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大便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3.
HBsAg阴性HBV感染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25岁,乡镇医院护士,自述10个月前曾给一婴儿打针,扎伤自己手指,婴儿的母亲是HBV携带者.护士于当日注射了乙肝疫苗(30 μg/支).半年后在当地医院查HBVM 5项指标,结果为HBsAg阴性,HBeAg和抗HBc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溶血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影响,推算NSE溶血校正公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来我院健康查体人员不溶血标本80份,人工自制成不同血红蛋白浓度的溶血标本,分别检测溶血前、后NSE,分析溶血量(HGB)与NSE变化(△NSE)的相关性,推算溶血量与NSE变化相关方程,得出NSE溶血校正公式.结果 溶血量与NSE的变化呈直线相关(r=0.918);溶血量与NSE变化的相关方程:△NSE=9.389+27.279×HGB;NSE溶血校正公式即为NSE校正=NSE溶血-△NSE.结论 溶血对NSE的检测结果有影响,NSE与溶血程度呈正相关;在NSE检测时,溶血标本要弃用;对于采血困难者,可通过NSE溶血校正公式估算NSE.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冠心病是我国的常见病,与血液中脂类代谢异常有关,近年来检测项目逐渐增多,为探讨各项检测项目在高血压(HPD)、冠心病(CHD)中的临床价值,现将67例HPD患者和66例CHD患者与92例健康人血清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统计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5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特异性Ig M的检出情况用以指导临床。方法:2012年1月~12月我院儿科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 609例,收集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IVA)、乙型流感病毒(IVB)、副流感病毒(PIV)特异性Ig M。结果:1 609例患儿检出阳性标本263例(16.35%),IVB检出率最多,共136例(8.45%),其余依次为IVA 63例(3.92%)、PIV 62例(3.85%)、ADV 44例(2.73%)、RSV 42例(2.61%)。不同年龄组患儿阳性标本检出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4.822,P0.01),随年龄增长阳性标本检出率逐渐增高,学龄期儿童检查率最高(34.55%);IVB、PIV、IVA阳性标本检出率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2.660、86.145、39.791,均P0.05),IVB和IVA以学龄期儿童检查率为最高,分别达20.00%和8.64%,PIV以学龄前儿童检出率最高(12.07%)。不同呼吸道病毒Ig M阳性检出率在不同月份有各自的特点,IVB在3月和10月出现两个检出高峰,检出率分别达20.15%和11.11%;IVA在3月和5月出现两个检出高峰,检出率分别达10.27%和11.81%;PIV、RSV检出率在1~6月份平缓上升,在3月份检出率最高,分别达7.98%和6.46%,随后检出率又平稳下降;ADV在3、4、5三个月份检出率为最高,检出率达6.19%。结论:5种呼吸道病毒检出阳性率达16.35%,尤以IVB检出率为最高;呼吸道病毒特异性Ig M阳性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IVB和IVA以学龄期儿童感染率最高,而PIV以学龄前儿童感染率最高;5种呼吸道病毒感染在2012年有各自的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7.
1资料与方法1.1测定对象我院在2001~2004年收治肥胖患儿100例,他们均符合肥胖病诊断标准(参考1987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制定标准)。其中男40例,女60例,年龄在4~12岁,7~11岁较多。84例与摄入过多、遗传、少动多睡有关,16例有神经精神疾患。1.2测定方法受检者空腹静脉采血2ml,2小时内分离血清待测,检测甘油三脂及胆固醇浓度。1.3仪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测定结果100例患儿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均偏高,其中甘油三脂升高明显。3讨论儿童肥胖病是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西方国家报道患病率高达10%~30%不等。近年来发病率在我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