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碘摄入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合理补碘.方法:2010年1~2月因身材矮小收入我院内分泌科进行相关检查的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分为3组:亚临床甲减组(SCH组)、临床甲减组(CH组)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正常组);所有病例进行甲状腺功能、晨起空腹尿碘测定等.并对SCH组患儿进行随访.结果:1 689例矮小患儿中,碘摄入不足65例(3.8%),碘过量593例(35.2%),碘摄入正常1031例(61.1%).SCH 105例(6.2%)、CH 23例(1.4%)、正常1 586例(92.4%).105例SCH中,高尿碘78例(74.2%).高尿碘发生率SCH组显著高于CH组和正常组(P<0.01),SCH组、CH组、正常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389.38μg/L、136.21 μg/L、221.52μg/L.经过饮食干预和(或)甲状腺素替代治疗3个月后,尿碘均正常7例TSH仍增高.结论:碘摄入过多可能是儿童亚临床甲减的重要原因,尿碘检测应成为儿童常规的检测项目,发现异常及时干预可减少对儿童体格和智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儿童肥胖与性早熟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郑州地区3~12岁儿童为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获取研究对象8750名,全部进行体格检查,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趋势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超重和肥胖儿童中性早熟的检出率(1.4%)高于正常体重儿童(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春期儿童血清瘦素(LEP)、脂联素(ADIPO)与血脂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线索。方法选取13~14岁肥胖和体重正常儿童共73对,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LEP,用酶联免疫法测血清ADIPO,用酶比色法测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用沉淀法测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配对分析。结果肥胖组儿童血清LEP(24.011±6.831)μg/L,TG(1.574±0.889)mmol/L水平高于对照组(12.542±6.565)μg/L,(0.913±0.362)mmol/L(P值均=0.000);ADIPO(4.074±2.493)μg/mL,HDL(1.115±0.256)mmol/L水平低于对照组(5.526±3.194)μg/mL,(1.404±0.331)mmol/L(P值均0.01)。女童血清LEP与LDL呈正相关(r=0.246,P=0.043),与HDL呈负相关(r=-0.438,P=0.000);男童血清LEP与TG(r=0.518,P=0.000),TC(r=0.284,P=0.012)均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r=-0.353,P=0.002),ADIPO与HDL呈正相关(r=0.253,P=0.025)。结论青春期肥胖儿童存在瘦素、脂联素和血脂代谢紊乱,瘦素较脂联素与血脂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青春期肥胖儿童血清瘦素(LEP)与空腹血清胰岛素(INS)的关系,为有效开展儿童肥胖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73对13~14岁青春期肥胖儿童和体重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LEP和INS.结果 青春期肥胖组男、女儿童平均血清LEP(20.35±6.88和28.21±3.65 μg/L)均高于对照组(8.10±4.28和17.64±4.78 μg/L),且男童LEP低于女童(P<0.01);肥胖组男、女儿童平均血清INS(29.40±14.08和25.20±11.72 mIU/L)均高于对照组(17.23±7.13和16.85±5.08 mIU/L),但未发现性别间差异(P>0.05).在控制BMI后,LEP与INS在肥胖组和对照组男童中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在女童中均未发现相关性(P>0.05).结论 青春期肥胖儿童存在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肥胖儿童血清LEP女童高于男童,血清INS无性别差异.LEP与INS的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肥胖儿童血压与体质指数及血清胰岛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青春期肥胖儿童血压与体质指数(BMI)及空腹血清胰岛素(INS)的关系.方法 选取13-14岁青春期肥胖儿童65名和体重正常儿童87名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并计算BMI,用放免法测定空腹血清INS.结果 青春期肥胖组儿童高血压发生率(26.15%)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2.35%)(P=0.000),肥胖组高血压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11.377;肥胖组儿童空腹血清INS平均为(26.87±11.57)mU/L,高于对照组儿童(16.34±5.28)mU/L(P=0.000);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与空腹血清INS在控制BMI后均无相关性(P<0.05);SBP和DBP与BMI在控制INS后仍显示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体重正常儿童;肥胖儿童高血压的发生与BMI呈正相关,与血清INS水平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6.
头孢吡肟(Cefepime)是一新型第四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作用,抗菌谱和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明显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呈电中性的两性离子,具有高度的水溶性,能快速穿透革兰阴性菌外膜带负电的微孔通道,对β-内酰胺酶具有低亲和力,与其靶分子青霉素结合蛋  相似文献   
7.
1995年夏秋季节山东省各地小儿病毒性脑炎(下简称病脑)流行,经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抽样做脑脊液和粪病毒分离,证实为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所致,今将我院收治的48例分析如厂。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住院患儿。男30例,女18例,男女之比为1.67:1。年龄最小1岁6个月,最大11岁。其中<3岁4例(8.33%),~6岁26例(54.16%),>6岁18例(37.15%),以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为多,均于5~9月份发病,本组病例的诊断依据:①主要症状为急性发热、头痛、呕吐及不同程度精神状态改变;②脑脊液检查符合病毒性改变;③多伴脑电图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讨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儿童1型糖尿病(T1DM)关系,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空腹C-肽与血清维生素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2例T1DM患儿为T1DM组,28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用微量荧光方法 检测两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激光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32例T1DM患儿血清C-肽、HbAlc.结果 T1DM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1DM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空腹血清C-肽水平呈正相关(r:0.356,P<0.05),与HbAlc呈负相关(r=-0.394,P<0.05).结论 T1DM患儿体内存在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水平低下可能与T1DM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携带I2G基因突变的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患儿基因突变谱,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2016年间收治的携带I2G基因突变的21-OH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结果共26例患儿,男20例、女5例,失盐型(SW)22例(84.62%),单纯男性化型(SV)4例(15.38%)。I2G纯合突变16例(61.5%),除1例男童临床表现为SV外,其余15例均表现为SW。复合杂合突变10例(38.5%),其中7例为SW,分别携带有p.Q319X、p.R357W、p.R484P、p.V282L、Gll0fs、Cluster E6基因突变;1例SV女童携带p.I172N突变基因,另外2例SV男童(同胞兄弟)均携带p.Q319X突变及父源等位基因大片段重复,而母源等位基因上存在I2G杂合突变。结论携带I2G基因突变的21-OHD患儿基因型与临床表型有较好的一致性,纯合突变多表现为SW,复合杂合突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酶活性损害较轻的突变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认识。方法通过1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基因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有反复肺炎、中耳炎病史,有家族史。当地予抗感染治疗疗效差。查IgM、IgA、IgG明显降低, B细胞缺乏,给予抗感染及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后查IgM、IgA、IgG、B细胞升高。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患儿存在BTK基因突变。结论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临床常表现为反复感染,本病诊断多依赖临床和血丙种球蛋白测定, BTK基因突变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