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小儿直肠舟状窝瘘的治愈率,作者对170例经肛门直肠修补直肠舟状窝瘘患儿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和年龄,治疗效果及复发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170例中治愈153例,治愈率90%;失败17例(包括4例失访)。提出手术年龄以2~3岁为佳,内括约肌修补完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腹壁牵引法与CO2气腹法两种幽门环肌切开术的优缺点,探讨腹壁牵引法幽门环肌切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我院普外科收治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病例66例,其中21例行腹壁牵引法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45例行CO2气腹法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比较两组患儿术中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监测的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 CO2气腹法组气腹10 min后,pH值、PCO2、HCO3-浓度较气腹前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P、HR较术前有升高,但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SPO2改变不明显.腹壁牵引法组在Veress针穿刺10 min后各个指标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手术用时及术后偶发呕吐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比例、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壁牵引法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较传统气腹法腹腔镜手术更简便、经济,并发症相对少,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小儿右颈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致颅脑损伤的高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7月至2015年11月19例严重心肺衰竭患儿行右颈总动脉和右颈内静脉插管,并结扎相应远端血管转ECMO的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7例;年龄1d~13岁,新生儿2例;体重3.7~61.0 kg,平均(22.7±15.2)kg.本组行ECMO前低灌注13例(68.4%),伴有高乳酸血症10例(52.6%),少尿10例(52.6%),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同时ECMO(E-CPR)7例(36.8%),低氧和/或酸中毒16例(84.2%).采用静脉-动脉转流ECMO(VA-ECMO) 18例,静脉-静脉转流ECMO(VV-ECMO)1例.结果 能在1h内建立有效循环并在随后24h内获得明显组织灌注改善17例,不能改善2例.ECMO支持时间65~572 h,平均(172.0±141.0)h.19例中脱机14例(73.7%),存活13例(68.4%),死亡6例(31.6%).发生颅脑损伤4例(21.0%,颅脑损伤组),其中心搏骤停3例(院外心搏骤停史1例,E-CPR 2例),插管困难且不能在24h获得内环境和组织灌注改善2例,ECMO前长时间严重低氧血症1例,最终死亡2例(50.0%).行E-CPR 7例的存活率为71.4%(5/7),病死率为28.6%(2/7);颅脑损伤发生率为28.6%(2/7),明显高于总体平均水平.本组2例新生儿,存活1例为新生儿膈疝,1例为胎粪吸入综合征死于严重溶血、肝衰竭,这2例均无颅脑损伤.存活13例出院后随访时间1个月~6年不等,无颅脑损伤后遗症12例,能正常生活学习,有明显颅脑损伤后遗症1例(7.7%).存活13例中有10例在ECMO撤离后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均提示右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结扎远端血管充盈,血流正常;7例行脑MRI检查,2例行脑部CT检查,发现颅内出血2例.新生儿中存活1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提示双耳正常.结论 ECMO能治疗严重心肺衰竭患儿.预防ECMO所致颅脑损伤的关键在于密切关注EC-MO术前、术中各个相关危险因素,把握ECMO置入时机.对于小儿ECMO颈部血管入路是比较好的选择.结扎颈部血管并不增加颅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腹腔镜手术围术期并发症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应对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本中心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1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临床资料。男性48例,女性33例;其中早产儿45例(孕周32~37 w);低体重儿30例(体重<2500 g,最小体重1304 g)。包括肠旋转不良35例,环状胰腺24例,十二指肠隔膜11例,十二指肠闭锁5例,多发畸形6例(环状胰腺伴隔膜1例,环状胰腺伴旋转不良4例,2处隔膜1例)。结果全组患儿除2例肠旋转不良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79例均完成腹腔镜手术;环状胰腺术后吻合口漏1例,经禁食、胃肠减压和支持治疗2周后痊愈;肠旋转不良手术后肠扭转、肠坏死1例,予再次开腹手术;旋转不良结肠电灼伤穿孔1例,予再次开腹手术修补;环状胰腺术后戳孔大网膜疝出1例,予再手术回纳。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虽然较开放手术有优势,但同时也要注意其相关并发症。注意防范,不断提高手术技能,注重细节,扬长避短,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经肛门心型吻合术治疗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先天性畸形,一旦确诊均需手术治疗,以往多采用经腹病变肠段切除术.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特别是微创医学的发展,目前对于小婴儿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可行经肛门心型吻合术治疗.我院自2001年3月~2003年6月采用经肛门心型吻合术治疗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其手术方法、疗效及短期随访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辅助胆道冲洗治疗浓缩胆栓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胆囊造瘘胆道冲洗治疗浓缩胆栓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2003年1月~2005年2月手术治疗新生儿浓缩胆栓综合征10例.所有病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胆囊造瘘术,术中注入38%泛影葡胺作胆道造影.术后第1周每天经套管用10~20 ml生理盐水冲洗胆道.根据胆汁引流情况及术后胆红素的下降情况,以后每2~3d冲洗1次.套管留置时间2周~1个月.结果 10例术中胆道造影均证实为浓缩胆栓综合征.术中术后分别冲洗,术后0.5~2个月后胆红素和肝功能指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造瘘胆道冲洗是治疗浓缩胆栓综合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腹壁牵引法与CO2气腹法两种幽门环肌切开术的优缺点,探讨腹壁牵引法幽门环肌切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我院普外科收治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病例66例,其中21例行腹壁牵引法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45例行CO2气腹法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比较两组患儿术中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监测的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 CO2气腹法组气腹10 min后,pH值、PCO2、HCO3-浓度较气腹前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P、HR较术前有升高,但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SPO2改变不明显.腹壁牵引法组在Veress针穿刺10 min后各个指标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手术用时及术后偶发呕吐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比例、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壁牵引法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较传统气腹法腹腔镜手术更简便、经济,并发症相对少,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腹壁牵引法与CO2气腹法两种幽门环肌切开术的优缺点,探讨腹壁牵引法幽门环肌切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我院普外科收治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病例66例,其中21例行腹壁牵引法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45例行CO2气腹法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比较两组患儿术中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监测的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 CO2气腹法组气腹10 min后,pH值、PCO2、HCO3-浓度较气腹前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P、HR较术前有升高,但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SPO2改变不明显.腹壁牵引法组在Veress针穿刺10 min后各个指标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手术用时及术后偶发呕吐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比例、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壁牵引法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较传统气腹法腹腔镜手术更简便、经济,并发症相对少,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腹壁牵引法与CO2气腹法两种幽门环肌切开术的优缺点,探讨腹壁牵引法幽门环肌切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我院普外科收治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病例66例,其中21例行腹壁牵引法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45例行CO2气腹法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比较两组患儿术中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监测的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 CO2气腹法组气腹10 min后,pH值、PCO2、HCO3-浓度较气腹前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P、HR较术前有升高,但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SPO2改变不明显.腹壁牵引法组在Veress针穿刺10 min后各个指标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手术用时及术后偶发呕吐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比例、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壁牵引法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较传统气腹法腹腔镜手术更简便、经济,并发症相对少,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肠系膜淋巴管瘤(mesenteric lymphangiomas,MLs)是淋巴系统少见的良性肿瘤,住院患者发生率小于十万分之一,常见于小于十岁的儿童[1-2]。囊肿生长缓慢,位于腹腔,因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早期不易被发现,可伴有慢性腹痛,偶有间歇性绞痛。大部分患儿因急腹症就诊而被发现腹腔囊肿。虽然MLs可以无任何症状且偶然被发现,但是因其有潜在的生长,会侵袭周围器官,甚至产生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