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将我院2001年12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5例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进行分析。本组5例,男2例,女3例,年龄2~13岁,病程2~12个月,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2例,3例无明显诱因。2例为慢性复发型,另3例均为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以行走不稳起病2例,双下肢乏力起病1例,四肢活动障碍起病1例,双侧髋关节活动受限1例。体检:对称性双下肢肌力减退4例,肌力2~4级,另1例双上肢肌力减退,肌力0级;双下肢肌萎缩1例。5例均有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双侧巴氏征阴性,1例咽反射减弱。所有病例均无明显感觉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3.
隐球菌性脑膜炎预后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隐球菌性脑膜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86~2004年确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13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疗效成功的8例中,两性霉素B(Amp B)联用氟胞嘧啶(5-FC)和(或)氟康唑治疗效果肯定,其中6例联合鞘内注射给药,1例经Ommaya囊侧脑室放液给药术。5例死亡,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有诊断延误,病情进展快,早期未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未及时鞘注和施行Ommaya囊侧脑室放液给药术。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早期采用鞘内注射给药和经Ommaya囊侧脑室放液给药,可显著改善本病预后。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在小儿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我们于1999年1月~1999年5月对收住院的40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了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动态测定。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对象:根据《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选择发病时间在1周以内的40例肺炎患儿,男24例,女16例;年龄2个月~6岁。其中经咽部负压吸痰培养、血培养确诊为细菌性肺炎6例,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诊断病毒性肺炎8例。正常对照组30例,系我院健康体检儿童,男20例,女10例,年龄3个月~6岁。…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2岁11个月,因"腹痛17 d,昏迷16 d"于2006年1月11日入院.17 d前无诱因出现阵发性脐周痛,持续约10min,能自行缓解,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相似文献   
6.
瑞氏综合征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氏综合征(Reye syndrome)又称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是一种急性进行 性脑病。病程特点是急性脑水肿和肝、肾、胰、心肌等器官的脂肪变性。主要的超微结构改 变是线粒体异常。临床特点为前驱病症的病毒感染后出现呕吐、意识障碍、惊厥等脑症状以 及肝功能异常和代谢紊乱。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婴幼儿患病为多。现将我院1982~ 1999年收住的RS 3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其发病率呈不断增加趋势,使小儿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1,2]。且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较为复杂,若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会导致小儿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3]。近年来研究报道显示,免疫功能和炎症机制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且参与其发生、发展[4,5]。故而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泛福舒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大鼠癫痫诱发后海马大麻素CB1受体表达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48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癫痫诱发前和癫痫诱发后两组,每组24只。每组大鼠又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C),睡眠剥夺1d、3d、5d组(SD1d、SD3d、SD5d)。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快速动眼期(REM)睡眠剥夺模型,戊四氮诱发癫痫。应用RT-PCR方法检测癫痫诱发前后大麻素CB1受体mRNA表达,并观察海马超微结构改变。结果SD1d组神经元轻度固缩,染色质轻度边聚,SD3d组和SD5d组均出现神经元凋亡。癫痫诱发后发现CC组大鼠无抽搐,CB1受体mRNA表达较癫痫诱发前明显升高(P〈0.01)。SD1d、SD3d、SD5d组大鼠抽搐严重,CB1受体mRNA表达较癫痫诱发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睡眠剥夺能造成神经元凋亡,影响大麻素CB1受体表达。CB1受体表达增高对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能抑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10.
细胞粘附分子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 ,它在机体免疫应答炎症反应、骨髓造血和肿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 40例急性肺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 1(sICAM - 1)水平的检测 ,以了解sICAM - 1在儿童急性肺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999年 1月~ 5月 ,收入我院内科病房的肺炎患儿 40例 ,发病时间在 1周以内 ,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 2个月~ 6岁。急性肺炎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 ,其中重症肺炎 7例 ,轻症肺炎 33例。恢复期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消失 ,肺部体征及X线胸片明显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